拼布专栏:闫娜:立足拼布,探索美的无限可能性

2021-07-28 11:22艳光
流行色 2021年5期
关键词:真丝配色美的

文/艳光

从走进拼布,发现拼布世界的芬芳烂漫,到分享这份美,和更多人一起探索美的无限可能性,闫娜从水泥森林里走来,带着自己的热爱和热情,将柔和与色彩融入了更多人的生活中。

初识拼布

闫娜与拼布的缘分,还得从2005年说起。那时候她在深圳工作,一次来上海出差,等车的时候,顺手在路边书摊买了一本《上海服饰》。就是这本杂志,开启了闫娜的拼布之路。

“晚上闲来翻阅时,发现最后两页用整版刊登了一个关于上海新开了个叫做‘缝艺吧’的介绍,琳琅满目的拼布作品一下子吸引住了我,至今我还记得那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就像久逢知己。思绪里不断涌现出小时候每天在家里抱着的一个大布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布头,经过自己的搭配缝成沙包、小背包、小背心等小物。埋在内心深处的爱好一下子被勾了出来,当时就想这就是我以后的梦幻小屋。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各种拼布相关的信息,购买各种拼布工具和材料,开始了拼布的自我探索之路。”

学海无涯

自己摸索自然有一个人埋头琢磨的快乐,但学海无涯,向师友学习、讨论,共同进步,能够快速习得前人的经验和技艺,拓展专业和快乐的疆域。闫娜说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人的学习不能忽略历史性和社会性,她在自学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吸取前人优秀成果和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拜师学艺。

闫娜和金媛善老师

“我开始在上班之余,利用周末时间向汀君和仪涵两位老师学习日式拼布和韩式拼布,这些学习,奠定了我用棉布制作拼布作品的基础。之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进入了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金媛善老师拼布研习班第三期,正式开始真丝和苎麻拼布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开拓了我对拼布材质的认知,让我发现了我对真丝这种材质其实非常敏感和喜爱,更让我对拼布有了更加广阔的认知。拼布不仅仅是一门手工艺术,更是一种爱的传播和一种美的探索。”

在拼布中感受到更为广阔的爱与美的闫娜,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学习拼布这件事情上,她孜孜不倦,不断发现新需求,向更多老师学习。

“在金老师的研习班毕业后,我又向在美国获得无数大奖的姚昕老师学习各种现今运用广泛的拼布技法,以及大作品的制作方法。姚昕老师一心想着帮助中国拼布作品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过程中,给了大家无数的建议和鼓励。”

“拼布中的配色非常重要,为了提升配色的能力,我还专门向被誉为配色大师的美国卡夫先生学习配色。”

有时候觉得学习一项技艺就像玩一个建造游戏,一开始我们只需要掌握基础技能,但随着建造的进行,我们会生发出更多的“需要”,既有技能方法类,也有理论观念类,还有文化素材类,以营造出一个意涵丰富、意境优美的世界。

“在逐渐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技法、材质、配色、线条、节奏、叠加等各个要素,需要扎根在一个肥沃广阔的土地上,才能生长出一件作品该有的样子。所以,我还得深入学习美学的理论知识,努力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以及通过社会考察和深入实践提升综合审美能力。”

于是,闫娜去上王增业老师的美学读书会,去日本和黑羽志寿子老师学习拼布作品的创作和技法,向小仓幸子老师学习缎带绣和珠绣。

“也许,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在一个细分领域中,不断探索、迭代,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开创新思路。最终,拼布变成一个载体,通过它我们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审美之眼,发现美的无限可能性。”

拼布之美

闫娜每年年底会汇总自己的作品,结集成《拼布之美》,即将一年中所做大小拼布作品做一次回顾与梳理。她说通过作品集来回顾与时光的相伴,里面不仅饱含岁月的痕迹,还有拼布之美对身心的滋养,更是通过拼布,记录和探索美的各种可能性。

作品《晚霞》,灵感来源于每天傍晚夕阳西下的天空。用窗户隔断的方式分成小块,每块采用真丝绡,以倒三针的手法制作而成。

作品《五彩风车》,寓意生活富有变化、五彩斑斓、红红火火。获第十届亚洲拼布展优秀奖和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拼布邀请赛壁饰类最佳设计奖。

给女儿制作的电脑包

习作:七七四十九片钱型纹包袱皮。

习作:真丝拼布包。

喜欢真丝缎,便制作了真丝迷你小抱枕。

在疫情期间,受风靡网络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启发,用从日本带回来的老布做了茶挂和茶席。

盼望着疫情结束,拎着心爱的大包包,再去为热爱拼布的上班族送去温暖和柔软,制作过程充满了阳光和喜悦。

疫情期间陪娃上网课,陪读做坐垫。

拼布课重启后,和学生们一起制作橘子皮餐垫,愿它带给我们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古布茶席。古布上手捻线的痕迹、手织布的肌理,给人堆叠、粗犷、原始的感觉。拼布人也要当粗则粗、当细则细。

《迷失在小方中》,体现拼布人常常迷失在方寸天地间,而且常常在制作过程中经历喜悦、怀疑、平和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但最终会以作品的美来为拼布人的心理历程找到一个归宿。获2020年第四届中国(北京)拼布大赛小物类最佳工艺奖。

尝试真丝堆叠效果的习作。

真丝拼布桌旗,长200厘米,宽30厘米。

传播爱与美

品尝到拼布世界里的爱与美,闫娜开始将这份美好散播出去,温暖更多忙碌、疲惫的心灵。

“在制作拼布的过程中,越做越觉得美好,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我开始设计课程,在上海碧云社区开展拼布教学,根据爱好者的不同技艺程度和喜欢,开设了拼布入门班、拼布技法班、拼布成品班、真丝专修班等课程。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从零开始。”

“有的同学一见如故,说从来不知道有这么美好的东西,早点认识就好了……

“有的同学从未拿过针,从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学会,到5年后认定拼布是自己的终身爱好……

“有的同学在医院给亲人陪床时做拼布,给病痛中的亲人和自己带来了平静的力量……

“有的同学在家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拼布,老公发自内心感慨,这种场景带来的祥和的气氛在满屋子流动,实在让人心生欢喜……”

这个过程其实是个相互感染爱与美的过程,通过拼布,人与人之间的苦与乐变得可以相互理解、相互疗愈。那些凝固着的冰冷开始慢慢变得柔软、有温度。

“拼布之美慢慢被大家体会着、演绎着。我们逐渐认识到拼布不仅仅是一项手作活动,也是一种柔软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拼布发现美的无限可能性。”

“大家自发提议组建拼布基金会,为更多的妈妈们带去平和的力量,为家庭带来祥和的元素。由此,我们在两年前成立了千衲坊拼布基金会。一方面打造自身拼布实力,探索更多拼布的可能性,一方面致力于把拼布这样一项美好的活动传递给更多的女性。”

“基金会的同学们不仅在节日的时候制作限量版手作物,还一起帮助企业打造拼布俱乐部,不仅为全职妈妈带来课程,更为职业女性在工作之余提供拼布课程,以缓解她们工作中的压力,探索自己的真正爱好。目前,我们已为多家企业搭建了拼布俱乐部,以后相信会越来越多。”

闫娜说,这是她作为一个曾经工作在陆家嘴的上班族的夙愿。当时,加班下班后,深刻地感觉到陆家嘴就是一片水泥森林,太需要柔软的东西融入。如今,她和基金会成员们正是一股柔软的力量,在为水泥森林增添一些柔美与亮色。

“这是拼布基金会成员的合影,不得不说她们个个能干,还会创新,关键还有一颗博爱和公益之心。”

立足拼布,探索美的无限可能性

对闫娜来说,拼布不仅是美和爱的体现,还承载着艺术和美学,更是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拼布作为一门手工艺术,是最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载体。因为欧美拼布盛行有几百年,但中国据考证三千年前就有拼布这门手工艺。从这一点来看,东西方有着天然的对话基础。而且东西方的文化和风格大不相同,有着巨大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就目前全球最大型的休斯顿拼布展来看,大多是欧美日韩的拼布风格,极少有我们几千年来发展出来的东方特有风格的拼布。而且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拼布,每个民族又有自己对拼布的独特理解和制作,风格和制作手法都相当丰富,很多作品的艺术造诣也相当高,展开来,这些将是一个庞大的东方拼布艺术体系,也会为我们中国拼布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闫娜和她的朋友、同学们一起探索和发现了更多的美与爱,并且带着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一路播撒一路收获,创造了一个祥和多彩的拼布世界。

“在与拼布共处的十多年中,越来越觉得拼布就是一个契机,像齿轮一样,不断迭代我们各方面美的追求,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收获。我和同学们从实践中总结了下图:”

“最终,拼布将带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探索美的无限可能性,促成更加不惑和通透的自己。”闫娜认为,这就是拼布的使命。

要问拼布究竟有多美,那就是美得有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真丝配色美的
与真丝剪纸零距离
《基于季节变化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研究》插图
寻找古意的配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选对真丝,给夏天找个好伴侣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妆配色新风潮
巧熨真丝衣服
计算机测配色实验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