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东
摘 要:主要以提升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质量提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领域越来广越泛,成为当下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现阶段的学校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得不到部分教师的重视,但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
要承担起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责任,更不能忽视对本学科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小学生爱玩好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又因为坐在计算机前,有些学生只想玩电脑游戏,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因此教师一般都是一边讲解知识一边来回巡视,督促学生进行学习。课堂中,因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总会提出一些偏离教学内容的问题,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讲解重难点,无法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进一步影响学习效率。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很强的自控力,容易在课堂上大声讲话,针对课堂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升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法,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多数课程需要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才可以完成,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学习,保证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强,又有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并让强者在学习中帮助弱者。面多教师的提问或计算机操作中的困难,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同时相互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交流学习中保持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1]。
(二)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初期,年龄偏小,处于爱玩的阶段,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既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又不能让学生对讲述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及应用,长期如此,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且无法意识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让游戏与教材内容相互融合,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性,并且要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练习,并在课程安排中合理分配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课时。讲练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切勿一味地进行口头教学,忽视计算机实际操作的重要性[2]。所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并总结重难点,用简单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其重点,而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复述教材上的内容。课堂上的部分时间要让学生把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操作时,教师可以走入学生中间,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对每节课的教学环节做好安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提升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将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应用到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重要,对于小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融入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學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效率,为计算机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高质量
人才。
参考文献:
[1]屈武江.应用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2):130-132.
[2]潘蕊.职业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