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检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1-07-27 08:21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二科陕西西安710003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支原体影像学支气管

1.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二科(陕西 西安 710003)

2.西安市儿童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03)

袁 娟1 白慧萍2 徐鹏飞1 刘瑞清1 杨希茹1 邓慧玲1,*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常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年龄有提前趋势,婴儿也可感染。肺炎支原体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2]。MP为全球性,全年四季散发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30%[3]。MP通常以持续性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重症患儿可出现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或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报道显示,肺炎支原体与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较为常见[4]。鉴别诊断MP和MP+SP对合理治疗MP以及优化抗生素使用有重要意义,日益受到临床重视[5]。临床上早期广泛使用抗生素往往降低了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给MP和MP+SP的鉴别诊断增加了困难,目前,临床上鉴别诊断MP和MP+SP的常用辅助方法还包括影像学检查,其中有多层螺旋CT(MSCT)、胸部X线等[6]。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MP和MP+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SCT检查对儿童MP与MP+SP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MP和MP+SP患者的临床资料,MP和MP+SP患者各38例。MP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7.81±1.24)岁。MP+SP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4~15岁,平均年龄(7.34±1.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接受MSCT检查。

纳入指标:无碘试剂过敏史;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肺炎,同时根据血清学肺炎支原体-IgM、肺炎支原体RNA检测、肺炎链球菌血培养等检查,明确MP、SP感染并分为MP组和MP+SP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无肺部基础疾病;无其他脏器器官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排除标准:家长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配合检查或未完成相关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采用 philips公司 brilliance 64排多层螺旋 CT平扫,部分不配合患儿行10%水合氯醛0.5mL/kg口服或直肠保留灌肠镇静后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扫描层厚为5mm,层距5mm,螺距为0.9,薄层重建层厚及层间距皆为0.67mm。图像观察:肺窗宽1000~1500HU,窗位-400HU,纵隔窗宽300~400HU,窗位50HU。扫描完成后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将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观察MP和MP+SP两组患者的MSCT表现,并比较气道和肺间质病变征象的出现率及肺内病变形态出现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P和MP+SP两组患者MSCT表现中气道和肺间质病变征象的出现率情况MP和MP+SP两组患者中,MP组出现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支气管充气相、肺气肿分别有23例、25例、36例、25例、30例、7例,MP+SP组出现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支气管充气相、肺气肿分别有8例、13例、15例、13例、29例、10例。两者患者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出现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支气管充气相和肺气肿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P和MP+SP两组患者MSCT表现中气道和肺间质病变征象的出现率比较[n(%)]

2.2 MP和MP+SP两组患者肺内病变形态出现率情况MP组28例出现扇形薄片影,10例无规律肺内实变影;MP+SP组5例出现扇形薄片影,33例无规律肺内实变影,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P和MP+SP两组患者肺内病变形态出现率比较[n(%)]

2.3 图像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4。

图1 右肺大片实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图2 右肺中叶实变,结节影及树芽征。图3 可见小叶中心结节及树芽征。图4 左肺上叶广泛分布的单独存在的树芽征及小叶中心结节。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微生物,外层为细胞膜,含胆固醇,无细胞壁,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主要以分裂方式繁殖[7]。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而以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大多起病不甚急,有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8]。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占小儿肺炎的10%~20%,肺炎支原体流行年可高达50%[9]。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部经常存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在儿童期较活跃。但是当患有MP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破坏气道纤毛防御系统,导致气道清除功能下降,呼吸道上皮受到损伤,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犯,出现MP+SP造成混合感染。临床上,MP+SP较多见,有相关研究显示,MP+SP约占全部MP的15.0%[10]。所以早期鉴别诊断MP及MP+SP尤其重要,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及时合理用药。

CT检查是临床上鉴别诊断MP和SP常用的影像学方法[11]。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与发展,在CT的基础上,研发出了MSCT。MSCT较常规CT而言,无论是从扫描时间上,还是从Z轴分辨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减少了运动伪影和漏扫的现象,扫描范围更广[12]。SP的致病因素有由于含有高分子多糖体的细菌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MP早期主要改变为肺间质炎症,MSCT检查可见病变区肺纹理增粗而模糊[13]。由于MP渗出性实变较淡,MSCT可较清晰地显示其内走行的肺纹理,呈磨玻璃样改变[14]。

本研究发现,MP+SP组经MSCT检查,表现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可见界限模糊的大片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影像学提示MP+SP组的肺泡炎症程度比MP组的肺泡炎症程度要重。本研究结果显示,MP组与MP+SP组在肺内形态上表现不一,两组扇形薄片影和无规律肺内实变影的出现率不一样,MP组扇形薄片影出现率为73.68%,无规律肺内实变影出现率为26.32%;MP+SP组扇形薄片影出现率为13.16%,无规律肺内实变影出现率为86.84%,这说明了两者在肺内形态上具有差异性。MP+SP组表现为大叶内实变影为主,病变呈斑片状或片状影,分布无规律。当肺泡炎症融合时,可掩盖肺间质病变,磨玻璃影、网状影上表现不明显,支气管增厚表现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者患者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出现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P与MP+SP病变在MSCT表现上,形态具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MSCT检查在鉴别诊断MP与MP+SP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临床上可对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对MP与MP+SP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支原体影像学支气管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