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 段金鑫
摘要:《末代皇帝》是西方著名电影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拍摄的一部中国历史专题传记性电影。该片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九个最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导演试图通过镜头影像语言来解读溥仪,进而旁观中国历史。影片当中的符号象征颇多,且富有不同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本文拟从符号叙事的角度简要分析解读影片。
关键词:符号象征;文化意义;叙事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66-02
一、影片中“门”的符号解读
影片《末代皇帝》主要讲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路。而“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符号,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成为表达溥仪人生道路的关键节奏点。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门”这一重要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艺术创作中。溥仪的传奇一生,在影片中被符号化为三道“门”。这三道“门”,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中代表了溥仪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感悟,也代表了那些相应时期下溥仪的真实处境。通过观察这三道“门”,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特殊性。
影片中的第一道“门”指的是封建式的皇权。在登基大典上,年仅3岁的小男孩溥仪面对着大殿感到不解。这时,影片镜头突然旋转,让观众看到只悬挂着黄色帘布的敞开的宫殿正厅大门,帘布随风飘起,幼小的溥仪双手紧紧地抓着黄色帘布,从大厅走了出来。木讷的他看见满殿的大臣在“一跪,二拜,三叩头”,一声接着一声,敲打着这个年仅3岁的帝国皇帝。而这一道门,正是溥仪悲剧一生的开始。3岁的他在帘子下嬉闹,不再拥有普通小孩的童年生活,而要做大臣眼中的天子。这道门是其他所有人心中的封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3岁的溥仪被禁锢在了高墙之内。导演的镜头给观众传递的视觉感受看似深远宽阔,实则是溥仪永远逃不出这道门的深刻写照。
影片中的第二道“门”象征着情感。在这部影片中,溥仪的一生中有三位重要的女性:一个是从小带他长大的乳母,一个是他的母亲,还有一个是末代皇后婉容。这三位女性各自代表着三种情感:有其对乳母的依恋之情,与母亲不可分割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和婉容皇后之间的爱情。影片中,当乳母被送走时,溥仪追上去,却被宫门阻挡,和乳母永远分开。对于乳母,他恋恋不舍,却因行动受限,只能对着宫门痛哭。溥仪的母亲去世时,溥仪骑着单车想要回家看望,却被门卫阻拦不让其出去,导致他与母亲阴阳永隔。当婉容与他人通奸并生下婴儿被送走时,溥仪追上去,却还是被门阻挡。对于走不出宫门,溥仪心生恨意。
影片中的第三道“门”是自由。这虽然在符号解读看来虚无缥缈,但在影片的文本分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通往自由的这道门,溥仪坎坷前半生都未能越过去。身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代表的是封建统治党派的渺茫希望。哪怕他是一个废帝,同样也还是要坚守在清宫里。溥仪是家族统治和权力掌控的一个主体,3岁被迫登基,6岁时被迫宣布退位。后来,溥仪想通过日本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抱负,在伪满洲国的一个傀儡政权里担任傀儡皇帝。然而,无知的他反倒让自己被人彻底利用。36岁被苏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被引渡回国进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直到50岁才获得自由成为普通公民。
对这三道“门”符号含义的解读,指向的是封建皇权、情感和自由,影片中对应每个不同的时间阶段。而“门”的每个时间阶段,又都能递进出三个层次——“接触、监禁、再监禁”,这也正是溥仪在旧社会中大部分的人生路。影片分为上下部,时长200多分钟,受众在短短的影像中观看了溥仪的悲剧一生。细观影片不难发现,“门”是在导演的有意表达下进行的。但整部影片里导演的表达没有带任何情感色彩,皆是运用客观的镜头语言来呈现,受众对于符号的理解消化都在个人认知中,强化了影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意义。
二、人物行为与对话的符号象征
在影片的分析与探讨中,符号在本质上就存在内涵和外延的对比。符号的内涵象征可以是借喻、所指的,可以是受众或导演推理出来的,也可以是暗示意义以及更高层面的神话领域[1]。从外延看,就是对文本的表面理解、是能指、明显的、可描述的,或对应的是某个可存在的范畴。
在《末代皇帝》这部影片中,当庄士敦想要给溥仪配上自己的眼镜时,遭到了宫里老太太和亲王妹妹们的强烈反对。太傅比较开明,在一系列对老妃子们的劝说画面中,太傅与其他妃子们被分别框入了不同的画幅区域。一座巨大的雕花门窗把他们隔离出来,像隔空传话一样。这些年轻的妃子们分别被框入画中,仿佛墙上的一副肖像画,生活在另一个时空中。这象征着老妃子们的思想依旧是陈腐守旧的,没有一点革新。而台詞“真是时代不同了”,也道出了时代背景的所指意义——宫内一成不变,宫外俨然已经变得让宫内人难以适应,这也进一步说明在封建的王权下,宫内人的思想已经被宫外所抛弃。
庄士敦的身影再次出现,是给溥仪上课时。这里的重要符号是一本西方英文杂志。影片中,庄士敦一仰头,就被墙上的论语吸引,而溥仪则被英文杂志这个新鲜的事物所吸引。镜头定格的一刻,呈现出强烈的符号对比。英文杂志上的一个个大大的英文和小小的、突兀的外国老头格外醒目,加之他身穿颜色明黄的中式白袍,用毛笔书写着中文,种种细节集中在此刻,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对比,将这种冲击推向高潮。这当中充分暗示着彼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文化碰撞,令中国观众印象深刻。事实上,影片中这样的人物对话和行为刻画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导演有意的巧妙设计与安排,以期让受众感受到影片中中西文化的碰撞。
三、时空角度下的影片叙事
瑞士著名符号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其符号学领域首次提出了共时和历时两种概念。“共时”,主要泛指一种语言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稳定运行状态;“历时”,主要泛指一种语言伴随时间线而发生的变化,有关语言演化的一切都应该是历时的。
从共时的角度看,影片《末代皇帝》的诸多角色在同一时空的演绎和装扮均承担了相对固定的人物关系和价值。比如,影片讲述溥仪登基时,镜头中出现的气势磅礴的宫门、城墙、大殿,与坐在轿中的小溥仪对比后形成一种压迫感,一个简单的推车镜头刻画了皇子从城外走进宫城,走进了他一生的囚禁之地。再比如,庄士敦在清朝老臣带领下走进故宫的场景,画面中有清朝遗老、西装洋人、示威大学生、挑扁担的农民,也有汽车、轿子、自行车、黄包车,这些人事物都在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当时所处的历史时空环境。影片中,在几个重要转换阶段使用了大量历史符号语言,通过服饰、礼仪、交通、建筑等对比变迁,以表达不同的年代。
从历时的角度看,影片《末代皇帝》的叙事文本具有一种演化趋势,采用了双时空的故事结构。一是影片中主要人物溥仪回忆的历史时空,在这当中,溥仪被独立在外,成为一个叙述人,他的每一次讲述都带有时间的变化感;二是辅助这部影片发展和历史故事的真实时空,两个时空的不断交叉融合,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溥仪连接得更加丰满[2]。通过溥仪这个人物,导演完成了新旧时空的变换衔接。在倒序和插叙的切换里,溥仪本人也通过不断“自我回忆”和“被迫回忆”,在他人对他前半生的支配与反支配中,在对历史的旁观中,完成了批判与否定,推进了文明的进步和变迁。同时,在区别两个时空时,导演在摄影的光线、色彩、节奏上以及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化上都较为慎重。例如,影片中溥仪在镜头开始时把手腕放在洗手池里,鲜血染红一池水,影片陡然转场。这些设计别出心裁,这样无缝隙的衔接让观众对于时空有了必要的认识和理解。从电影色彩分析来看,在真实时空中,主要色调大都是青白或者蓝绿色调,但在溥仪所记录和回忆的历史时空大都采用了以红黄两种作为主要的基调。正是这两种冷暖色调的对比,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符号的内涵来看,现实與历史也是一种象征上的隐喻。
四、影片符号叙事分析的意义
《末代皇帝》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严肃性题材的影视作品,有着独特的创作背景。但这部影片的呈现并不是枯燥无聊的,经过导演的艺术加工,成了一部极具历史教育意义的影片。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末代皇帝》一举夺得九个最佳。影片色彩基调、符号意义的建构、对光的运用、文本本身的价值意义是其得奖的关键。
符号在影片中承载了丰富的信息,是传达象征意义的载体。影片建立在溥仪对自己一生的追忆行为上,无数观众通过溥仪的视角窥见了末代皇帝的生活,满足了对皇权的想象,成为观察历史的一条特殊途径。导演通过对溥仪的客观白描,串起了辛亥革命、清朝灭亡、五四运动、军阀割据、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让观众看到在溥仪从权倾一时到沦为傀儡再到成为共和国普通公民的人生路中,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在这些强调历史衔接的艺术化创作中,导演也将自身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传递给了观众,弥补了后人对铅印在史书上的概念性词汇的“视觉空白”。
五、结语
影片《末代皇帝》中,符号叙事语言贯穿全片。200多分钟的时长里,导演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作,将溥仪的漫长人生进行艺术化再现。通过角色演绎,给了观众“看见”历史的机会。对观众而言,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是溥仪一个人的故事,更多地要看到艺术家对历史文化的真诚记录和翔实反思,以及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的各类手法创新。对于影视剧行业的从业者和文学研究行业的创作者来说,对导演拍摄技巧的把握、演员表演能力的提升、影片符号叙事的运用、故事文本的创作等,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勇.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J].电影艺术,2007(04):32-35.
[2] 徐恩玉.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黄宇(1992—),男,湖北宜昌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
段金鑫(1998—),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