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现代化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个体之间是有不同程度差异的,而教师所需要秉持的教育理念就是公平、承认、善待和接纳学生之间的差异化问题,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为此,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妥善地结合各群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水平来正确教学。本文主要讨论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差异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随着当代教学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平均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尝试各类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所以小学高年级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系统化地利用差异化教学方法,将不同知识接收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设置分层次的目标,施展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种类的练习题目,对各个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以此来充分锻炼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差异化教学
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差异化教学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学生群体中,由于学生之间不同的经历、认知以及知识接收等能力的不同,所形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作为教师就是要正确的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此类差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方法来促进不同学生的学习成长。
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所体现出的差异
学习基本功方面的差别
现阶段,基本所有城镇地区的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是由于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部分家长不愿意孩子过早接触到电脑,害怕影响孩子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接触电脑时间不多,学习的过程较为缓慢,上手難度也较大。而另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则是在家里就已经早早地了解到电脑的许多操作技巧和知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各个学生之间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时间有所差别。
学习兴趣的差别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促进其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区别,每个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所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性别方面,就很明显地呈现出男生比女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别
按照学生学习态度来区分的话,可以大致将学生分为主动学习型、半主动型以及被动型。在对待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统一化的教学,用同一种方式、方法和进度,则必然不会产生太好的结果。尤其对于那些被动型学生来讲,其对信息课程的学习往往都采取消极的方式来应付,所以教师如果只是统一教学的话,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信息技术课程中差异教学的实践方法
差异测试,分组教学
在新学期集体授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差异测试。比如采取教学问答和上机实操的形式来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大致表现将学生分成A、B、C 三个类别,当然这三个组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后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A类的学生是本身就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且接收能力较好的;B类学生是计算机操作一般,但是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不错的;C类学生就是基础较为薄弱,而且接收能力也一般的。老师在进行分组的同时,可以将A、B、C三类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以优带差,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督促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之间的积极作用。
学习任务分层级达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和延伸知识,而延伸的知识教学,老师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可探究性。比如在教Word 功能时,可以要求基础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在完成课堂基本学习任务后,再按照课本后的延伸任务进一步探索研究。利用知识任务的分层探索不仅可以培养基础较好同学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给基础较差的同学更多时间进行练习。
课后评价、反馈的差异化
在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距后,老师自然也需要运用差异化的方式来正确看待每一位同学,就如上文中所述的A、B、C分组一样,针对不同梯次学生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A类学生,要客观评价其学习和表现情况;B 类学生,在鼓励的同时指出其不足;C 类学生则是以鼓励为主,树立其自信心。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老师如果可以合理地看待和利用这种差异化的资源,并将其作为今后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和依据,设计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