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的疗效观察

2021-07-26 03:03刘玲赵艳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耳穴压豆观察疗效

刘玲 赵艳艳

【关键词】子午流注;耳穴压豆;糖尿病;合并失眠;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类严重的并发症,如四肢麻木、疼痛不適等,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诱发失眠。糖尿病合并失眠已经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改善此症状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耳穴压豆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具有通畅经络、运行气血、调节脏腑等功效,子午流注学说最早体现在黄帝内经中。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实施耳穴压豆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状,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我中心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34岁~59岁,平均年龄(40.16±2.51)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5岁~60岁,平均年龄(39.98±2.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糖尿病专科治疗护理基础上,选用常规耳穴压豆疗法,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垂前、失眠点、脾、胃、内分泌。每日按压5次,每次每穴30秒,双侧耳穴轮流使用,3天更换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研究组:在糖尿病专科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耳穴压豆法治疗,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垂前、失眠点、脾、胃、内分泌。脾虚胃热证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清胃泻火”,足太阴脾经流注时间为巳时(9:00~11:00),足阳明胃经流注时间为辰时(7:00~9:00),选取巳时开穴,巳时每日按压2次、辰时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30秒,双侧耳穴轮流使用,3天更换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将治疗效果区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其中显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6h以上,有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增加达3h以上但总睡眠时间不足6h,无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治疗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60/6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13%(50/6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耳穴压豆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在耳朵上有相对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2]。近年来,医疗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耳穴压豆对失眠有较好疗效,学者杨媛媛等[3]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耳穴贴压在治疗失眠总有效率方面优于针刺组及口服药组,同时研究发现干预效果与按压频率、保留时间、选穴组方有关。子午流注学说是时间中医学的主流,在针刺、穴位敷贴、艾灸等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研究较少。本文作者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就子午流注耳穴压豆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中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耳穴压豆的对照组患者,应用子午流注学说指导实施耳穴压豆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93.75%vs78.13%)。本文作者分析认为,耳穴压豆具有调节神经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功效已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子午流注学说则认为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对应十二个时辰,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经脉中的气血也会随时间出现盛衰交替,子午流注指导下的耳穴压豆能够借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时机,因势利导,从而起到调和阴阳、协调气血的功效,从而对失眠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实施耳穴压豆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状,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实施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耳穴压豆观察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