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共享调查研究*

2021-07-26 00:5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高红艳刘笑迎蒋小贝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知识库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高红艳 刘笑迎 蒋小贝

特色馆藏,简称特藏,一般指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随着图书馆馆藏容量、类型的拓展和信息化手段的发展,所谓的特藏,不仅仅是指以往传统概念中的善本、古籍,而是延伸到一个图书馆乃至学校的特殊收藏或数字化建设。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多以纸质文献的形式进行储存,信息载体比较单一,信息管理效率比较低,读者在借阅中会受到不同的时空限制。而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载体类型更加多元,读者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便捷检索的功能,获取的文献资料可轻易地实现复制与共享,节约了大量时间与资源。据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2017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显示:789所高校图书馆2017年的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均值比2016年减少了7.6万元,744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费比2016年升高了3.5%,在文献购置费中,电子资源购置费的比例已经过半,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电子资源购置费成为图书馆资源购置费的主要部分(《2017 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http://www.scal.edu.cn/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tjpg/7.pdf)。以数字化为中心的图书馆建设成为目前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而特色图书馆作为馆藏的精华部分,是体现图书馆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资源。对这部分资源进行保护性整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扩大宣传,不仅仅是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影响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现 状

1.地域特色

地方文献是记录地方情况或地方特色的文献。主要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物著作、地方出版物等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实用性和优势特性,应该是特色图书馆建设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比如金陵图书馆就建立了包括南京年鉴、南京明城墙、南京云锦等1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比较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等环境中生长的道地药材、区域性的高发疾病、受家族传承影响的医派学说,在地域上都有明显的特色。地方高校整理这些医籍等资料也相对便利,地域性特色图书馆建设应该是首先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医药高校特色图书馆建设主要围绕在以地域为特色的中草药数据库建设方面。如成都、江西、福建、云南、贵阳等地的中医药高校建设了以道地药材为主的数据库(见表1)。对于区域性疾病、地方中医药名人、地方中医史料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建设较少。比如在南北朝时期,齐鲁大地上的徐氏家族传承8代,出现了12位载入史册的名医,即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响、徐文伯、徐嗣伯、徐成伯、徐雄、徐践、徐之才、徐敏齐、徐复[1],如能有条件地对此进行族谱、脉络、史料、著作等的梳理,将有重要的价值。

2.流派特色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2]。地域性和时代性是流派的两大重要特征。与地域性特色图书馆不同的是,流派的地域特征不局限于某一地域。中医流派的地域性是指,围绕一位或者几位代表医家,对某一个领域的学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形成一个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团体[3]。比如海派中医在祖籍分布上就比较松散,只有陆渊雷、徐小圃祖籍上海,恽铁樵、朱南孙等祖籍江苏,还有医家严苍山等祖籍分布在浙江绍兴等地。[4]

医学流派体现了中医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了扁鹊学派、伤寒学派、寒凉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和中西汇通学派等传统学术流派,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钱塘医派、孟河学派、岭南医派、新安医派、永嘉医派、齐鲁医派、湖湘医派、吴中医派、御医学派等以地域为特征的医学流派,还有妇科、儿科、骨科、针推、外科、喉科等专科流派[5]。中医流派发展如此之蓬勃,但在流派特色图书馆建设方面(见表2),目前只有黑龙江、南京、安徽、云南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尝试,其他高校建设的不多,并且黑龙江名老中医特藏文库仅有黑龙江地区名中医的简介。此类数据库缺乏代表性的理论学术方面深入研究。

表2 中医药高校流派特色数据库情况表

3.学科特色

如果说地域和流派是特色图书馆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它的独一性使得图书馆更具有辨识性,但其服务往往也只针对有一定需求的特殊人群。专业性的学科资源建设则是图书馆特色资源收集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功能定位针对广大在校师生人群。提高专业性特色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不仅能丰富馆藏资源,提高特色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教学和科研进一步的需求,也能提高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被调查的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中,学科特色图书馆数量也最多(见表3),如长春建立了以人参为主题的数据库,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表3 中医药高校学科特色数据库情况表

4.校友、校史、名人捐赠特色

目前,高校“双一流”建设理念的崛起使得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学校校友教学科研成果和校史不仅聚集着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也孕育了学校的悠久历史、独特风格和发展脉络。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建设,不仅为本校的学术历史发展奠定基础,也能激励师生的强烈自豪感和拼搏精神。

长期以来,中医界对名人捐赠的文献收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尤其是在面对读者服务方面,鉴于纸质资料反复翻看会加速这些珍贵资料的损坏,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资料,一般限制向普通读者开放。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接受任应秋家属无偿捐赠的2000册古籍、2000册平装书,及任老的论文、书籍底稿、照片、书信、处方、证书、文件等资料[6],如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实现手稿的扫描和全文数据库建设,不仅可有利于手稿的保存,也可为读者调取文献提供很大便利,还可实现信息价值的增值,体现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在积极探索任应秋老先生手稿的电子化发展。

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实现了干祖望捐赠资料的电子化建设,值得各馆借鉴。该馆以干祖望捐赠书刊手稿为基础承建了全文型数据库,共收录线装书236种、1012册,期刊107种、1150册。近现代书2080种、2254册,手稿、医案若干(http://library.njucm.edu.cn/bencandy.php?fid=68&id=1672)。

5.学位论文库、知识库

中医药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往往汇集知名学者,有大量的知识产出,其学术成果与教研资料构成了本校特色化、个性化的特藏。图书馆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可随时收集补充学术成果与专著,及时完善特藏资源。

机构知识库,是学术研究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本机构成员所产生的已发表的学位论文、专著、论文、专利、研究报告、科研项目等进行收集、保存和传播的一种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系统[7]。机构知识库是促进科技信息开放共享、提升机构知识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力量,已经被全球学术界广泛接受并形成普遍共识。在国内,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施,以一流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使得建设机构知识库的需求愈加强烈。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医药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还建立了广中医SCI论文库。此外,成都、广州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了机构知识库(见表4)。

表4 中医药高校学术机构知识库情况表

6.其他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特色也可以考虑其他特色资源建设,如民族医药数据库和其他人文中医学相关数据库。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壮医壮药数据库,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建立了苗族医药文化数据库,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道藏医药文献数据库、国外中医药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医医德文献数据库,这些也比较有代表性。

问题对策

通过对国内高校特色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特色资源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等页面访问不突出,特色资源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各高校已建成的中医药数字资源很多,在图书馆首页经常有4~6个分类栏目,如“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常用数据库”“试用数据库”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栏目。其分类轴心既有使用频率,也有文献语言、文献类型等,但大多不设置二级导航,让人难以查找到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如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采购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收藏汉籍集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石刻拓本资料”“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在古籍建设方面比较有代表性,但由于没有专门列出,被湮没于众多的古籍资源里。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此外,一些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相对简单。一些特色数据库仍以目录、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信息数据库为主,缺乏全文、图文、多媒体等深层次、高质量数据库。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建立的中医药内科病案库,包含72种疾病,但点击进去发现,每个疾病只有两三个病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名老中医特藏文献库并没有收录名老专家的文献,只是一些专家简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区分度不明显,特色不突出

一般来说,自建数据库都属于学校的特色资源,但特色数据库不一定都是自建数据库,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特色等引进国内外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目前“中医药数据中心”已建立共享数据平台,涉及标准、中医、中药、针灸、古籍等领域多个数据库。如与中医有关的中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数据库、中医防治肾病数据库等30种疾病数据库;与中药有关的中药化学成分、中国化学实验数据库,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药基础信息数据库,中国藏药数据库,中国蒙药数据库,中国苗药数据库,中国傣药数据库,中国维吾尔药数据库,中国瑶药数据库11个数据库(http://dbcenter.cintcm.com/channel-link.jsp?channelId=10772)。

学科特色数据库的构建要注意充分调研国家已有的公开数据库,避免重复建设。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题”下的“中药化学实验数据库”,属于“中医药数据中心”发布的公共数据,不属于自建数据库,对于不熟悉的读者来说,很容易误以为是学校的自建数据库。

3.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起步较晚,与国内外知识库联盟类的组织接轨缓慢

中医院校对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总体起步较晚。据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先后开展了机构知识库建设。其中有些入口在本校图书馆网站开设的特色专栏,有些在自建资源、图书馆数字资源、图书馆试用资源、图书馆学科服务、其他类资源中,甚至有些不在图书馆网站,难以精确统计。

目前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机构知识库联盟组织有开放存取知识库目录(OpenDOAR)、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注册(ROAR)、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以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牵头的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CHAIR)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与中医药相关高校加入国内外知识库联盟。目前有部分中医药高校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如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甘肃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http://tsg.gzy.edu.cn/)、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省保山中医高等专科学校(http://www.calis.edu.cn/pages/list.html?id=60267a9c-b8dd- 4095-a98e- 266fe5f3471b)。目前中国高校知识库联盟已有50家会员机构(http://chair.calis.edu.cn/pages/list.html?id=25f2a59d-f82f- 4d35-a46f-b28012e81edc),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

4.访问受限

此次调研发现,除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公开访问权限功能较多外,绝大多数中医院校都设置访问权限对本校的资源进行保护,这种访问权限保护有工号学号密码登陆、IP登录、浏览器登陆等限制,非常不利于普通用户浏览、查询和访问,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校资源、学术成果的宣传、推广和知识转化。

对 策

1.建议增设特色资源栏目,提高其利用率

图书馆主页是馆藏资源服务宣传的重要平台,是读者获取知识最有效的载体。特色数据库的页面位置决定了读者能否快速访问特色数据库,对提升特色数据库的利用率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将特色数据库栏目放到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不仅能方便读者使用,更能凸显学科特色、学校特色和馆藏特色等资源的重要价值[8]。

建议各高校在首页设立“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栏目,或将“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置于“数字资源”下二级栏目,或置于醒目位置,以方便用户查询。比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图书馆主页下比较醒目的位置设立“数字资源”“古籍特藏”栏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设置也比较合理,读者鼠标一旦移动至此栏,便可直接看见该馆拥有的特色数据库,并可直接点击数据库名称进入该数据库页面,使用体验良好[9]。此外,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设立了自建数据库资源,导航明显,也值得借鉴。

此外,为满足高校教师科研教学等能力的提升,数据库建设不仅要丰富多彩,涵盖面广,还要有一定深度,反映学科的前沿、水平和热点。

2.充分调研,特色选题

在建设特色数据库前,必须全面调研。在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一般共性数据库有哪些,除一些共性内容外,各高校图书馆建设不应只停留在本校教师的成果、硕博士论文等已有的模式上,要根据各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引入或自建与教学、科研、专业学科特色、历史、地域、名人等相关的特色数据库,并在引入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方面做好区分标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总体比较全面,引入与医学相关的外文数据库37个、中文数据库32个,建立特色数据库(外网不能访问)14个,在“资源栏目”下引入中国药典、日本药典、英国药典数据库,也曾建设过“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平台”,后应课题组要求撤掉,如能进一步规划,能更加突出该校的中药学学科特色。再如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敦煌文献库”,选题较好,能彰显该校的地域特色,如能合理地与其他资源区分,则能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

3.积极加入已有的知识组织联盟,构建中医药院校学科知识库联盟,以寻求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

第一,中医药机构知识库可依靠授权、开放的方式对学校的科研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发展趋势、知识结构、个人研究动态进行汇总提交。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授权个人认领成果的开放式模式非常值得借鉴。第二,积极加入已有的知识组织联盟,构建中医药院校学科知识库联盟,以寻求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第三,机构知识库建设可以与学校的绩效考核做互相参考,为科研机构、学科、团队、人才等的考核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使绩效量化内容有迹可循。第四,中医药机构知识库可通过将需要转化的科研成果设置成大众公开型的方式,提高其知名度,并加强推广力度,以辅助科研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推广[10]。第五,机构知识库要实现开放存取,需要注意与拥有机构、知识产权拥有者和成果使用者三方达成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协议,规避学术出版版权受侵犯和机构库成果遭剽窃抄袭等知识产权风险[11]。

4.建议开放特色数据库访问权限,实现特色资源共享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出:向外传递文献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向外传递的文献越多,表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越强。从高校向外传递文献的数据表明,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向外传递的文献量总体保持平稳微升趋势,向内的文献传入需求则翻倍增长,各高校图书馆建立共享合作的能力正在增强(《2017 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http://www.scal.edu.cn/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tjpg/7.pdf)。从馆际互借到开放访问权限,扩大图书馆的服务群体是提高整个民族知识生产力的必然趋势,建议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OpenDOAR、ROAR、CAS IR GRID、CALISCHAIR或中医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逐步放开图书馆访问权限,实现特色资源共享,增加特色资源的宣传和竞争力,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发展。

猜你喜欢
知识库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动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