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志,刘成荫
(1.五华琴江医院放射科,广东 梅州 514400;2.五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梅州 514400)
空洞型肺结核的主要病因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使肺组织形成干酪样坏死病灶,坏死区域周围逐渐由肉芽组织增生,最后形成纤维包裹,若局部组织变态反应较剧烈,干酪样坏死组织会发生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即形成空洞,空洞的内壁还有大量代谢活跃,生长旺盛的细胞外结核菌成为肺结核播散的来源[1]。空洞型肺结核多数是聚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少数见于原发性肺结核。此疾病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期间,患者受长期使用抗生素及营养状态较差等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抵抗力较低,较易发生真菌感染,严重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2]。
但经感染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特异症状,较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3]。CT 扫描作为肺结核的主要诊断手段,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较高,对肺结核的疾病检出率具有积极应用价值。但较少用于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基于此,本文就胸部CT 诊断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20年5月内收治的48例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均在18~60 岁,平均45.76±10.24 岁;肺结核病程1~5年,平均3.46±0.54年),随机选取同期本院确诊的50例单纯肺结核空洞患者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均在18~60 岁,平均45.16±10.33 岁;肺结核病程1~5年,平均3.51±0.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4]《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5]与肺结核以及肺真菌感染相关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肺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全身性感染及既往病史资料不全患者;排除入组前1年内有肺部手术史患者;排除沟通、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所选研究对象均行胸部CT 扫描检查,即引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使用西门子SOMATOM CT,64 排(参数设置:电流:115 mAs、电压:130kV、层厚:0.78 mm,层间距:1×1 mm,重建层厚:1.25 mm)。扫描时叮嘱患者屏气,从肺尖部扫描直到肺底部。其影像学检查结果由两名及以上资深影像学科医生进行阅片及诊断。
统计分析检查结果及影像特点。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 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胸部CT 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分别为93.75%、94.0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n,(%)]
观察组患者累及2 个肺叶、结节影、空洞影、斑片状影、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播散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累及单个肺叶及累及≥3 个肺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n,(%)]
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主要分为原发性真菌感染及继发性真菌感染,主要因患者肺部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患者免疫力降低,进而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常见致病真菌为曲霉菌、念珠菌、假丝酵母及毛霉菌等,当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案主要采取广谱性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但明确的早期诊断是保障对症治疗效果的关键[6]。
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特发特异性,其影像学特征与与常规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具有一定相似程度,为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采取尽早诊断及鉴别是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前提[7]。当前临床对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疾病检验手段为血、痰等标本真菌培养或穿刺活检等,虽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但耗时长,较易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尤其是穿刺活检,作为有创检验手段,患者接受度较低,且较易引起患者进一步感染风险。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成熟,CT 扫描技术作为采用低频率放射线对人体某部位进行持续性扫描,由计算机采集所得出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并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的检查方式,其无创、无痛的诊断方式,广泛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8]。本研究将其用于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疾病检测中发现,其疾病检出率高达93.75%,提示,具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究其原因,CT 扫描可清晰反映患者病灶形态、结构、大小及钙化情况等,并清晰显示空洞影、空洞大小与结节影情况,对肺结核相关疾病均有较高诊断价值。
其次,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累及2 个肺叶、结节影、空洞影、斑片状影、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播散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空洞患者,累及单个肺叶及累及≥3 个肺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纯肺结核空洞患者。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具有显著差异。在张含芝[9]及孙浩[10]等人的研究中也表明,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CT 表现病灶形态边缘较为多样化,感染灶范围扩大,胸腔积液率高,病灶形态边缘更模糊,支气管播散病灶多。由此可见,在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 扫描可有效取得鉴别诊断价值,对及时开展对症治疗,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胸部CT 用于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患者的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