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丽
(湛江西南医院 妇产科,湛江 吴川 524500)
妊娠女性因为分娩时的产道收缩及刺激,使得泌尿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这样使得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这一并发症[1]。产后SUI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影响正常生活,而且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对于这一情况强调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提高生活质量[2]。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是治疗产后SUI的有效方法,主要可通过电刺激增加盆底肌肉群的血液循环,借助盆底康复训练提高盆底肌张力以及改善肌肉收缩协调性,以此缓解患者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中,采取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对产后SUI的临床疗效,以期给相关人员合理参考借鉴,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后SUI患者86例,均是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湛江西南医院产科分娩并发生SUI的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年龄为24~37岁,平均(31.02±1.56)岁;发病时间在产后3天至6个月,平均(2.56±0.42)d。纳入标准:①所有的产妇在产前经系统查体及B超检查,显示均为单胎、头位,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②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经尿垫试验确诊SUI;③患者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也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盆腔手术史、泌尿系统感染史及尿失禁史的患者;②对电刺激治疗存在禁忌证的患者;③依从性差或者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具体如下: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应用法国PHENIX USB4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监测患者肌力状况。在对患者的治疗上,初始的电刺激参数可以设定为频率50 Hz、脉宽250μs,以患者感觉不到肌肉强烈收缩以及疼痛为基本标准,之后逐渐调节到可以唤醒产妇本体感觉的适合强度。调节到以8~32 Hz频率、320~740μs脉宽电刺激及生物反馈参数,使得Ⅰ类肌纤维、腹部与会阴收缩;用20~80 Hz频率、20~320μs脉宽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使得Ⅱ类肌纤维、腹部及会阴收缩。30 min/次,每周2次,持续治疗8周;②盆底康复训练。指导产妇在训练之前需充分排空小便,取患者为半卧的体位,教导其正确对需要进行锻炼的盆底肌群识别,按肛门、阴道、尿道顺序进行依次的收缩;收缩盆底肌群同时需确保腹肌、大腿肌群放松,持续收缩期间维持3 s以上属于1次有效的收缩。根据锻炼时间的不断增加锻炼的次数,每次的锻炼时间在20~30 min,2次/d,持续干预8周。前期可以产妇予以指导,待产妇掌握后居家自行进行训练,此外还需要定期的给予健康宣教指导及进行心理疏导,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及提高配合度。对照组采取单纯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方法同观察组一致,持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尿频、尿急及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排尿恢复正常,在情绪剧烈波动时刻未见尿液的溢出;好转:症状显著改善,排尿间隔、次数基本接近正常;无效:无症状及排尿的改变。将痊愈率与好转率作为治疗总有效率;②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排尿状况、尿垫试验、盆底肌力进行评价。排尿状况主要根据国际尿控协会SUI标准与尿垫试验结果评估[4],排尿状况评分越低表明产妇排尿状况也越佳;对盆底肌力评价主要是用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评估,分成6个级别:肌肉无收缩为0级;肌肉颤动并收缩1次,持续时间在1 s内为1级;肌肉收缩2次且持续时间2 s为2级;肌肉完全收缩,收缩次数3次且持续3 d为3级;肌肉完全收缩,收缩4次且持续4 s为4级;肌肉完全收缩,收缩5次并且持续时间5 s为5级。肌力的级别越高表明盆底肌力恢复越佳;③治疗后应用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I-QOL)评分,量表主要分成限制性行为、影响社会心理与形成社会尴尬3个领域,共计22个条目,采取3级测评方式,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排尿状况、盆底肌力。经治疗后的排尿状况评分观察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排尿状况、盆底肌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排尿状况、盆底肌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
2.3 生活质量。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个领域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评分情况比较(,分)
产后SUI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指因腹压突然增加所致尿液不自主流出,病因主要是产妇分娩过程尿道支撑结构被破坏以及盆底肌力受损所致[5]。国内的相关报道称,在妊娠女性中,产后SUI的发生率大约是23.4%,而在SUI的发生上常发生在产后2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应用合理的方法治疗[6]。
研究表明,对产后SUI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药物治疗等。本次研究中,采取了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SUI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患者的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后在排尿状况评分上显著降低,在盆底肌力评分上显著提高;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在尿失禁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上较治疗前提高,充分表明应用联合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治疗方式,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置于阴道内的探头同体表电极生存不同强度电流,对阴部神经刺激,克制尿肌收缩度,在这一时期尿道周围的横纹肌、盆底肌群功能可得到强化,这样可以巩固尿道、膀胱颈生理位置[7]。利用电流刺激的作用刺激交感神经元,使得尿失禁情况得到改善。而生物反馈的方式,可以将肌肉收缩形成的生物电流转变成可视图像,利用构成的图像指引治疗,使得患者可以自主操控盆底肌的收缩,让盆底肌肉收缩并且舒张,这样可以明显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力量,提高盆底肌力[8]。而盆底康复训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促进尿道附近横纹肌、盆底肌收缩,提高盆底肌力,继而达到帮助患者自主排尿的作用。在对产后SUI患者的干预上,通过合适频率的电刺激方式与盆底肌训练方式,起到协同配合的作用,改善排尿状况及提高盆底肌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在对患者的干预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促进盆底肌肉的正确收缩,改善患者排尿状况以及促进盆底肌力的提高,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