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松
(常州市德安医院 影像科,江苏 常州 213000)
以薄壁囊腔为特点的囊腔型肺癌是影像学上比较少见的一种肺癌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肺癌的1%~4%。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囊腔型肺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群体,且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1]。癌症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在肺癌筛查中,CT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低剂量CT筛查诊断方式在临床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囊腔型肺癌的诊断率及检出率也随之升高。但是,经俞霞、金利等学者[2]长期研究发现,囊腔型肺癌患者在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在筛查诊断时与肺囊肿、肺大泡等空腔性疾病发生混淆,降低首次检查诊断准确率的同时,还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难度。基于此,本研究对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所选囊腔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旨在探讨提高上述癌症诊断准确率的策略。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德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6~73岁,平均(52.14±10.43)岁;检出方式:2例因基础性疾病入院常规检查时被发现,4例因咳嗽、咳痰就诊时被发现,9例因健康体检时被偶然发现。此外,15例患者中,11例具有长期吸烟史,4例患有肺气肿。入组标准:①所选15例患者均由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②经CT检查发现,患者肺部存在含气腔隙伴或不伴实性、亚实性或磨玻璃成分;③患者的含气腔隙最大径超过5 mm;④患者的囊壁厚度不足4 mm。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穿刺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严重缺失的患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④临时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所选15例患者入院后,需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统一采用由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CT(Ingenuity)进行CT扫描。扫描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呼吸训练,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吸气后屏住呼吸,然后确定扫描范围——自患者的胸腔入口开始,直至其肋膈角以下结束。CT扫描前,医护人员还应注意调整CT机的相关应用参数:管电压控制在120 kV,使用自动管电流,层间隔调整为5.0 mm,层厚调整为5.0~7.0 mm,矩阵确定为512×512,旋转时间控制在0.5 s/r,探测器准直调整为128 mm×0.6 mm,螺距调整为0.92,并将扫描视野推进至350 mm×350 mm。扫描结束后,分别利用B40纵隔软组织算法、B60f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重建图像的层厚为1.0 mm,间距为1.0 mm。将获得的图像全部上传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并完成图像观察和多平面三维重组等操作。安排2名及以上具有丰富胸部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如出现分歧时应协商解决或邀请高年资主任医师共同阅片,从而取得一致结果。
2.1 囊腔型肺癌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所选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均为单发病例,囊腔型肺癌的详细分布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所选患者的囊腔型肺癌分布情况[n(%)]
表2 所选患者的囊腔型肺癌分布情况()
表2 所选患者的囊腔型肺癌分布情况()
2.2 CT影像学表现分析。所选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发生率如表3所示。
表3 所选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CT征象与发生率(n,%)
作为一种含囊腔性病变的特殊型肺癌,囊腔型肺癌在临床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加之影像征象特殊、缺乏筛查经验、术前诊断难度高、认知不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或延误患者治疗的同时,甚至还会严重降低其生活及生存质量[3-4]。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检查技术的持续进步,近几年来,CT扫描在临床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越发广泛,直接导致囊腔型肺癌的检出病例越来越多。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科学、规范的筛查诊断技术有助于提高囊腔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能力。
一直以来,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进行肺癌筛查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X线胸片在常规胸部体检中的应用虽然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早期囊腔型肺癌诊断中缺乏优势[5]。近年来,低剂量螺旋CT被广泛用于早期囊腔型肺癌筛查工作中,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低剂量螺旋CT的运用不仅能确保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同时还能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暴露患者病灶[6]。此外,低剂量螺旋CT还具有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充分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学特征与细微结构等优势,能够借助体位改变等扫描方式观察患者的病变区充气状态,进而掌握其病灶组织的形态、大小、边缘、内部结构以及周围情况等信息[7-8]。实验结果显示:所选15例囊腔型肺癌患者均为单发病例,其中,6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肺,9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此外,发生率超过50%的征象包括:囊壁厚薄不均、囊内壁不整或毛糙、周围血管集束、病灶边缘毛刺、病灶实性、周围胸膜凹陷、囊腔内分隔、病灶边缘分叶、囊腔内壁结节以及病灶形态类圆形等。
综上所述,早期囊腔型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缺乏典型性,为了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高度重视囊壁厚度不均匀、单发薄壁以及内有分隔的患者,同时还应要求其定期接受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