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1-07-23 22:03陈欣
速读·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校本课程开发

陈欣

◆摘  要:现代物理快速普及,高中生已不再满足于物理教材上的内容。本文结合学校实际,从高一物理课程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开发高一物理校本课程的思路,总结了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校本“三阶段六步法”课程设计策略,期望能为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项目学习;高一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普通高中大都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并且校本课程实行学校内部评价,物理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编制的教材、由于缺乏课程实施后的内部评价和来自外部的评价和反馈,使得物理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缺乏反馈。另一方面,课程应注重引入激发学生问题的情境,刺激学生兴趣的意境,否则会导致学生自主参与度低,课程生命力短暂的结果产生。

一、对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国家中小学课程的体系中包含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类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层面进行自主开发的课程,属于拓展型课程,它的内容会影响学生本学科的学习质量。而项目学习作为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的小组合作实践型课堂教学形态”,能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物理情境、丰富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开发自身的优势智能,能激励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个性化学习与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运用更丰富的思维与技能,多方面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展示成果。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1.项目学习的特点

项目学习,就是让学生参与分阶段的学习任务的过程。要求他们通过学习探究、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结合校本课程设置的情境,他们会接触身边社区或社会中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多个学科领域,他们会更容易明白不同学科是如何相互联系和支持的。项目学习的情境性,可以给学生们带来踏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校本课程中设置的项目,由项目的确立、实施、结束和结果评估等阶段构成,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学习,学生们能够体验过程带来的成就感。

2.项目型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1)课程整合

项目学习需要进行课程的整合。整合的意义在于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寻找共同关注的要素来安排课程。课程整合能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的隔离,把学生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通过整合而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一致性的看法。如“高一物理项目学习型校本课程”中《宇宙航天》专题的开设就是物理、数学、地理等课程的整合。

(2)课程拓展

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教材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进行拓展后的课程的内容与学生所学课程专题有关,广度和深度在所学课程专题之上。在本校开发的高一物理校本课程,“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一章中,就是对圆周运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都必须紧贴国家物理课程的原则。因此在校本课程的项目学习中,学生能够从书本中来,又能走出书本。在现有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程创编

课程创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以我校为例,依托沙湾古镇的本土文化,开发了“沙湾飘色结构形态中的力学原理探究”特色校本课程。这类创编的校本课程,充分依托了本土文化特色和社区资源。有利于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学生能在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案例

1.以兴趣为先,资源为本为课程设计指引的校本课程

从物理学科难度大的特点来看,项目学习型物理校本课程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发现兴趣—经验情境—刺激思维—个性成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可以选择STEM、创客、科技创新等多课程融合的方式,进而开发成一个个物理主题的校本课程。另外,依托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展。如我校所处的沙湾古镇的地域秀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设置后都可成为开发和可利用的校本课程内容。

2.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项目学习的特点要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重过程、重方法、重体验、重成果。项目学习指导下的物理校本课程不以知识目标为测评的全部,主要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评价要素,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主体,例如:学生在各个项目活的具体表现: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在组内的角色及具体的表现;提问、答题的次数及水平;材料运用和动手实践的程度;课后的反思;提交的成果得分等。

3.打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的品牌校本课程

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校本课程应不断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挖掘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充分利用社区和本土资源。例如,沙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我校物理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参与飘色模型制作,创作出各种体现岭南古镇文化气息和本地乡土韵味的作品,加强了学生的项目学习的体验,也提升了学科校本课程的品牌。

四、结语

在各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国对迎接教育新挑战的一种回应,是高考“一核四层四翼”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发挥办学优势、提升办校品位和特色,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继而推动社会发展一项建设。增加校本课程的情境性,结合项目学习的优势,对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以及建立一套简洁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树生.学校课程规划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9(06):4-5.

[2]杨志宇.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校本课程开发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