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非遗项目都作出了贡献。比如沙县小吃是北方食品制作技艺与南方饮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带动了数十万人就业;柳州螺蛳粉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解决就业、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非遗名录)。名录共185项,其中,饮食类18个项目入选,包括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火宫殿臭豆腐、川菜等制作工艺。
这些地方特色小吃上榜的理由是什么?
地方特色小吃为何能进入非遗名录
6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表示,近年来,许多非遗项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沙县小吃和柳州螺蛳粉的制作技艺就是这样的典型项目。
王晨阳表示,柳州螺蛳粉是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据悉,20世纪80年代,螺蛳粉起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街边夜市。软韧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花生、腐竹、萝卜干等辅料,加入时令青菜,再淋上鲜美的螺蛳汤,酸、辣、鲜、爽、烫交集的独特风味使螺蛳粉在粉面江湖“独树一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柳州螺蛳粉成为全国热销产品。如今,柳州螺蛳粉已经发展成面向全国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养殖、种植、加工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解决就业、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源自福建的沙县小吃是北方食品制作技艺与南方饮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扁肉、拌面、蒸饺、炖汤……沙县小吃如今保留的小吃品种有110个。在沙县人眼里,扁肉是“砖头”,拌面是“钢筋”,小吃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如今,沙县小吃在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拓销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带动了30万人就业。
既有文化意义,又推动经济发展,柳州螺蛳粉和沙县小吃确实堪称典范。
任何菜的制作技艺都能纳入非遗名录吗
其实,和“吃”相关的项目列入非遗名录不是第一次了。前4批非遗名录中,朝鲜族泡菜、上海本帮菜、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六必居酱菜、全聚德挂炉烤鸭等美食的制作技艺接连上榜。
中国烹饪协会监事长、饮食传统技艺评审组组长冯恩援表示,此次进入非遗目录的制作技艺,体现了中国智慧。
有人会问:“是不是任何菜的制作技艺都能纳入非遗?”答案是否定的。
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可追溯到19世纪,它在制馅、和面、擀皮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操作方法。
有媒体刊文指出,非遗名录不仅是对大众喜爱的地方特色小吃的“官方认可”,更是对其背后历史沿革、传承发展的深度挖掘与高度重视。让“大众口味”登上“大雅之堂”,一定程度上也使人们摆脱了对“路边摊式”“快餐式”的片面认识与刻板印象。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发掘这些大众口味的文化价值并扩大知名度,让“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走在“抢救”和“保护”之前,就是对这些宝贵文化技艺的最好保护。
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此次非遗名录中,吃只是一部分。其实,贫困地区有许多具有当地特色和重大价值的非遗项目。通过保护和传承,使这些孕育在基层、扎根于群众的非遗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比如图什业图刺绣是蒙古族刺绣的一种,特色鲜明、细腻质朴。在政府的支持下,科右中旗有2.6万名妇女从事图什业图刺绣产业,2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人均年增收超过2000元。
与之相似的还有松桃苗绣。该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松桃苗绣的“指尖力量”不断转化为“脱贫力量”。
此外,还有湘西苗绣、海伦剪纸、奉节木雕、坝漆制作技艺、佤族织锦、汉中藤编技艺、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等。相信这些非遗项目在列入非遗名录后,在鞏固拓展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潇湘晨报》《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