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凤
◆摘 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他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有关,心中的素材多了自然就可以将心中的想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在纸上。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让学生的文章可以做到真情实感,由心而发,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对写作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本文将分析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运用探索
作文作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必要能力,这项能力的强与弱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所运用微课来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写作题目,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
一、微课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
微课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短暂材料制作的视频课程,有针对性的对重要的知识点展开有效的教学,微课虽然短少,但具有突出主题,针对性强的效果,其中包含的内容也不都是单一的,有知识点素材、老师点评、学生随堂练习等。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
1.授课所用的时间少:微课课程的时间一般都在五到十分钟,而且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基本都是视频的形式,现在学生都已经普及手机网络,这样片段化的知识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来进行学习。
2.教学内容简化明了: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对比,微课针对性强,问题凸显性强,更方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吸收,微课最主要的是对课堂中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或是对课堂中某个环节,某个主题进行总结,相比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程教学内容的复杂,微课更为精简,所以微课又被人称为微型课堂,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每节课只有一个主题,换句话说一节课就以一个重点问题为主。反馈性强、传播多元化、简单易懂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素材的积累
要想做到言之有物就要见识多多,要想使学生的文章可以做到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就离不开教师在日常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手段,尤其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但以为的阅读可能使学生适得其反,这是老师就要利用微课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
例如:一定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建设网络平台,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尤其是现在社交软件被普遍应用,更有利于网络平台的建设。还要确保学校整体的信息化的建设,其次要确保无线网络可以覆盖到整个校园,保证好每个学生的网络速度,让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学习时没有客观因素的障碍。最后,要在在原有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微课在技术上的优势,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微课的学习习惯,老师也要时常在网络平台上和学生进行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老师的教学指标。
(二)微课的内容简要明确有吸引力和创新力
微课并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往的一节课时间都是固定的,微课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但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它束缚性不强,能够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内容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制作微课一般的时间都都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这样能削减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占用,这样使学生不至于产生厌烦的情感。学生在学生时代大多数都是感性为主的,所以学习有没有兴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注意对学生兴趣方面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制作微课内容的时候在其中插入一些短暂的搞笑视频或励志的小故事,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趣味性,只有提升其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在学生时代,正是学生三观逐渐形成的时候,也是好奇心较为强烈的时期,学生对身边的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现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下,是网络深入人心的时代,学生对网络流传的流行事物最为感兴趣。因此老师在制定微课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运用的素材包含一定的时尚性,要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不能一味的固守传统模式,要进行各个方面的创新,以此来吸引学生们更专注的注意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这其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重点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感受写作的乐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使学生热爱写作,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黎素玲.微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小学语文高年段人物描写类习作为例[J].中国教師,2020(06):103-104.
[2]叶水华.“小”微课,“大”作用——微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6):97.
[3]刘秀杰.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9(13):171+173.
[4]汪义红.山重水复疑无路微课拨雾指迷津——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9(0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