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春秋时期,有位杞国人常担忧天会塌下来,也听不进他人的劝说,整日惶恐不安,即使头顶的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存在,依然无法打消他对天塌下来的顾虑。您可能会说:“这不是‘杞人忧天的故事吗?天怎么会塌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嘛!”然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与这位杞人类似,老年焦虑症的患者每天同样小心翼翼,或许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烦恼的焦点。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情绪,老年人也不例外。其实,出现焦虑并不可怕,因为适当的焦虑对人们解决问题、尽快逃离危险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无须特殊处理。只有当焦虑程度过重、个体难以承受或持续时间过长、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时,才有可能归属为焦虑症。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焦虑症的患者,他们常表现为心烦意乱、紧张不安、较难集中注意力,有害怕或担忧的事物,也有人说不出具体担心的问题,他们多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加剧紧张,多伴心慌、手抖、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和夜间失眠、噩梦或半夜惊醒等异常。按照它发病的急缓,一般可分急性与慢性焦虑:
三个月前的一天,67岁的孙老太在公园遛弯时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头晕、心慌,慢慢地,她感覺脖子像被勒住了似的,喘不过来气,头脑一片空白,全身大汗,她以为自己快不行了,就大声呼救。幸有路人拨打了“120”,将她送至附近医院。谁知还没等车开到医院,她的情况就自行好转,而且整个发病过程中她都很清醒。她不放心,还是让医生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未发现明确病因,她很后怕,再不敢轻易外出。
但即便如此,半个月后她还是和上次一样发病了,仍是未等医生救治,情况就慢慢好转,医生也查不出问题所在。她在不发病时和常人一样,可一旦发病就会有种快要死了的感觉,这让她非常恐慌,害怕再次发病,也越来越担忧身体,稍有不适就去医院检查,在多次被告知身体无大碍后,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怪病。
孙老太的情况就是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
A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发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出汗、全身发抖、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等不适,自认为快要死去或失去理智,为此非常害怕。
B每次发病持续5~1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如常。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整个过程。每次发作虽耗时不长,但之后还会再次出现,1个月内可发作3次以上,或在第一次发病后惧怕再次发病的负性情绪可持续至少1个月。
C多数患者因担心病发时得不到救助、惧怕再次发病或对于在公共场所中发病而感到羞耻等,主动回避社交或外出,急需外出时让他人陪同,可伴发抑郁情绪或自杀倾向。
65岁的刘老最近半年总觉得紧张不安,他也说不清具体在害怕什么,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地阵发性紧张、出汗、心慌、手抖、频繁如厕,在综合医院检查的结果不过都是些小毛病,医生说不会引发上述异常。
不难看出,从表现上刘老的慢性焦虑与孙老太有类似之处,只是他发病更缓且病情时而轻、时而重,在半年内持续进展,又有别于急性焦虑发作。
老年焦虑症的患原因可能有:
老年人多伴各种躯体病,包括急症、危重症,可能会引发他们害怕病重或服药不良反应、惧怕死亡等紧张情绪。
随着身体的老化,部分老年人可能会产生渐趋固执、多愁善感或以自我为中心等改变,尤其是那些一贯要强、追求完美、个性敏感的老人,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焦虑。
家庭方面(亲友患重病或突然离世、“空巢”老人缺少子女陪伴、与家人的矛盾等)、经济收入减低等均有可能引发孤独、紧张、忧虑等情绪,尤其当缺乏有效应对问题的方法时上述负面情绪会加剧。
家族中有人患过焦虑抑郁等疾病,这类人群也属于发病的高危人群。
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该病在今后仍有可能再次复发,需要关注:
1遵从医嘱,规律服药。很多老人会因身体患病、自觉服药太多,不愿规律服用精神科药物,尤其当自觉病情好转后更易自行减停药,而这恰好是病情波动或再次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
2定期复诊和复查。一般一个月左右来精神科复诊一次,还要定期做血常规、血生化、甲功、血药浓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水平)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作为医生调药的参考。
3针对影响患者情绪的问题入手,减缓情绪波动。
调整心态:随着老龄化的自然进程,每位老年人都有可能面对身体、记忆力均变差等问题,我们要尝试用平和心态去接纳并逐渐适应这种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否认或抵触。
重新定位自我价值: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依然老有所用,在家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承担着爷爷奶奶、父(母)亲等重要角色,继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根据个人所长与身体状况,我们可以在单位、社区中继续发挥余热,传授经验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价值感。
培养兴趣,规律作息:退休前每日忙碌,如今可以安享晚年、培养新的兴趣或技能,给自己制定一份日常活动表,尽量让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都有安排,除起居规律、营养均衡外,还要加入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与适当锻炼,让生活过得更充实。
积极应对负性事件:遭遇负性事件在所难免,我们尽量采用积极心态去处理:与亲友定期联系、互相关心并保持良好关系,试着包容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如遇和他人的争端,尽量心平气和地相互沟通、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彼此退让,提建议可以,但不要将意愿强加给人,给他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尝试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勿以偏概全,不为未发生的事而烦心,也避免消极推断事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