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田华
◆摘 要:學习与研究舞蹈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理念,熟悉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教学领域,掌握与应用舞蹈在学前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运用新的舞蹈教育理念创造新的舞蹈教学,以便更加有利于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与运用研究。
◆关键词:舞蹈;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教学的手段。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前教育中实施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让舞蹈真正走进学前教育课堂至关重要。
有人认为艺术教育中的音乐、美术可以兼容或替代舞蹈而达到美育之目的,这种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因受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行为习惯成“自然”;片面强调美学的共性而是无视其个性。
舞蹈是以肢体活动、行为语言为传播媒体的动觉艺术,相比作用于听觉的音乐艺术来说,具有音乐艺术所不带有的、独特的美育功能。舞蹈艺术有音调有姿态,其有力有节的肢体,真、善、美的舞蹈形象塑造,能感染人们的思想、品性、感情,影响和陶冶人们的个性特征、情操。是培养国人审美情致,而且能够培养出来健美的形体,端庄的行为举止、高雅的品格。
舞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从整体上来看既包括想象也包括记忆;既包括直觉也包括分析;既包括鉴赏也包括积累。所以说完整的教育,教授专业知识同时也教授怎样做人。舞蹈是心理性肌肉运动领域的一门自然学科。舞蹈与运动直接引导了开发与启蒙,因为它们使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和谐地结合起来,舞蹈教育在这时就为教育提供了完整性。
舞蹈特别适用于教育,服务于教育的各个领域,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使学生懂得哲学美,不光带动发挥想象力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升华精神生活和扩大社交能力,最终让其更好地贡献于这个社会。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是指儿童形体的训练,因为儿童骨骼较软,易塑性强。所以,按照这些特点,让孩子首先在地面上展开标准的、系统的业务素质练习,以锻炼幼儿身体各个部分特别是腿部的气力以及肌肉的灵活性以及柔软性。以及选择促进儿童舞蹈训练兴趣的音乐和编排趣味性很强的舞蹈来吸引孩子的兴趣,并实施教学。
中学舞蹈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为目的,以形体训练为基点,开阔视野,充实内容。辅以民间性的中外民间舞蹈教学,让学生接触各异样式、各异身韵的舞蹈。不但陶冶情操,锤炼性格特征,也能够知晓世界之上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丰富人文知识。还要充分发挥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与表演创编能力,凭借认知优势与生活体验,完全可以参与舞蹈创编中,不再是老师照搬录像,学生学动作的老套路,而是师生艺术与文化修养的充分施展与体现。
音乐课应融合舞蹈教学,舞蹈所体现的感情和意境比音乐更为生动形象,甚至有时是音乐难以表达的。首先,舞蹈语言用人体肢体来表现音乐难以表现和塑造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丰富、复杂的感情,既应是舞蹈艺术作品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特质,亦应是舞蹈课与音乐课的区别之一。其次,两者的不同之处亦表现在于除了视觉、听觉之外,特定的环境下,舞蹈还是一种动觉的艺术。再者,就舞蹈本身而言,它应是听不见的,应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就独立的音乐来说,它应是“看”不见的,应是属于听觉作品的范畴。因此,有人却说有没有音响是舞蹈的局限,亦有人叹气音乐太抽象,摸不着亦看不见,不易理解,而音乐课与舞蹈课正是从内容上、形式上达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统一。因此音乐课与舞蹈课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密不可分。
舞蹈课的教育价值。自娱自乐,表达情怀;增强体质,培养气质;交流情感,增进友谊;享受愉悦,陶冶情操。
多元智能教育发展与舞蹈教育融合。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包涵舞蹈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等。这些智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常常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在这些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应是相当宽泛的。在教育上,应该依照每位人能力发展的独特的品牌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展开有预见性的培养;各个学科都围绕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设计和推行,舞蹈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舞蹈与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等等姊妹艺术作品之间的智能关系应是极为密切的。舞蹈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但它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则是极高的,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十分必要。应当打开思绪,倡导在老师之间积极建立跨学科合作课堂教学激励机制,舞蹈老师亦能主动参与到别的学科的课程内容之中,在教学模式上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开展创新,使学生能够综合教学信息开展学习和研究。
在学前教育开设舞蹈课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需要像我们这些专业舞蹈人士首当其冲,加强科研,努力构建出一套科学完整的舞蹈教学方法,还要让我们更深人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为广大学前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真诚的祝愿这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能早日春满校园。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
[2]于平着.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汪薇.我国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舞台,2014(01).
[4]孙诗幔.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人才的基本功训练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本文是天津市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2020年度专项重点课题《中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