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峪鸣
[摘 要] 统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让学生看到课文所描写内容形象化展示的同时,能加深其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本文从统编版课本中插图的概况、课堂运用现状分析、插图的使用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对于插图教学价值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插图;教学价值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概况
笔者以硕放实验小学一至三年级使用的6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数据分析。
(一)插图的数量
数量上,每篇课文的平均插图数大致在2到3幅,极少数没有插图或仅有1幅插图。
(二)插图的种类
1.按照插图内容进行分类:人物类、景物类、动物类。人物类插图中,一幅图只有一个中心人物。景物类插图占据了较大比例,可分为:儿童画景物插图、水墨画景物插图、实际景物插图。教材倾向于使用色彩鲜明、风格明快的儿童水彩画风格的景物插图,古诗或颇含古韵的课文常用水墨画进行装饰,极少数课文使用实际景物插图。
2.按照插图功能进行分类:整页背景型插图、文字环绕型插图、人物气泡型插图。大量“整页插图”格外引人注目,常常两幅甚至三幅同时出现,往往是一篇课文的主色调,影响课文的第一观感。文字环绕型插图,不同于“整页插图”,这类插图的功能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指示、丰富、扩充,常见于新闻稿、记叙文、小说等课文中。人物气泡型插图常常出现在课文补充内容中,它以卡通人物加小气泡的形式出现,有着漫画特色,主要功能是对于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指示,或者直接呈现课后练习或课后思考,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伸展思维。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看教学实录等方式对目前一、二年级教师利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辅助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教师对教材插图的重视情况
本次选取的调查对象为南京、无锡两地共3所小学任教一二年级语文的老师。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见表1、表2)。
总体上,教师对小学低段课文插图比较认可,但14%的教师并不经常或从不在理解重点段的教学中使用插图,72%的教师表示并不会在回顾教学中使用插图。超过半数的教师肯定了插图的质量,但部分老师认为课文的插图“与主题无关”。
(二)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应之前选取的教师样本与随机选取43名同学(一二年级)进行了访谈(见表3、表4、表5)。
插图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但学生缺乏自觉运用插图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对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虽认识不一,但对插图的可行性预期比较一致,部分教师教学出现了重图轻文的失衡现象。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策略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插图能以其鲜明的色彩和有趣的表达将文本所要表示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严谨之中包含着童真童趣,直观中也体现着巧妙的艺术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下册第13课《荷叶圆圆》中,课文把荷叶比作“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来表现荷叶的作用。课文配以两幅插图,第一幅中小水滴安静地躺在荷叶中,小蜻蜓则舒适地立在荷叶上,第二幅中小青蛙在荷叶上放声歌唱,荷叶成了它表演的舞台,小鱼儿则在荷叶下嬉戏玩耍,荷叶可以为它挡风遮雨。这两幅插图以儿童的视角巧妙地进行了描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把插图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课堂要素
插图是课文精彩部分的重点描绘,或对教学难点的直观展示,教师可利用插图导入营造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利用插图进行巧妙设疑,让学生说说插图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内容,与文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利用插图感受人物形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时,通过提問让学生想象插图中的各个形象会有着什么样的对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利用插图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时,提问为什么月光会和霜一样,这时候通过插图可以形象地让学生感知原来是月光照射在诗人的床上,就如同雪白的霜一样。
插图还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的主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时,通过插图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爷爷的和蔼可亲,亲自栽种树苗,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对于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从而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
(三)善于开发互文性阅读素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与文本构成联系的有效资源都应当合理利用起来。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一般依赖有具体形象的事物,之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知进一步进行加工。插图以其生动形象增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审美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插图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透过图像去感悟可能存在的隐含思想内容,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咏柳》时,因为古诗句式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插图诱导学生,让学生想象杨柳的体态形状:春风与杨柳之间会不会对话呢?再让学生想象春风吹拂杨柳的情形,从而理解春风似“剪刀”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以插图打开学生思想的阀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后让学生搜集柳树的插图,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时,可以通过插图与课文描写的内容让学生分析小鸟和青蛙的形象,让学生思考: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争论?最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青蛙跳出井底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可以让学生尝试口头表达,也可以播放相关动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样充满思考与乐趣的课堂中,学生不断动脑思考,改变了教师教学时学生只听讲不动脑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顾佩琳.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析与使用的探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李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特点与运用策略——以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1).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