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应用心理学关注全人健康,关切人类知善不行、晓恶偏作的认知、情绪、意志三重困境,根据科学心理学研究证据提出并大力推广存在主义心理学乃至积极心理学,一系列新概念、理论与技术成为新知、前沿,广受欢迎。比如生命叙事、生命意义,再比如心流、兴盛。这种回归人性的趋势让我们想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维护与促进全人健康的实践与传承,值得关联梳理向读者朋友介绍。
兴盛(flourishing)不同于“幸福(happiness)”,是整体性、综合性和结构性幸福评价指标。幸福指情感状态,而兴盛是生活方式,不限于某一精神状态或过程,常指幸福生活或美好生活;矢志探求人间美好事物,类似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注重的全人成长、知行合一。
二者都与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均体现个人当下幸福状况;但享乐与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联系更紧密。享乐主义(hedonism)注重生活幸福和满足,而兴盛注重最佳能力和个人成长。享乐取向者积极情感更多,重视当下幸福,追求快乐和积极体验;兴盛者重视生命意义追寻,看重长期幸福,致力于追求意义和实现自我价值。
享乐强调寻求快乐和舒适的愉悦体验,追求最大化快乐和最小化痛苦。兴盛强调人生目的性和意义性、积极的人际关系、个人成长、自主独立等多方面,是综合的幸福取向。兴盛者生活有意义、有目的,尽管追求意义过程中经历痛苦和挫折,但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使其痛并快乐,因达成目标和实现意义而感到内在持久幸福。兴盛与享乐的关键区别在于,追求幸福过程中,人能否接纳和理解焦虑、烦恼和压力等负性体验,能否尊重他人之异,并视其为实现幸福的一部分。
生活多样,意义和目的是人类兴盛的核心来源;困难的经历、痛苦和挣扎不可避免,创伤经历助人寻得生命现实和意义。认知功能、健康和社会关系皆影响积极的幸福,幸福科学需注重个人和人际关系兴盛,长久幸福和健康需经历、理解、控制消极或痛苦情绪(如失望、失败、悲伤)等生活内容。负性情绪和经历无法避免,负性体验与积极体验同样重要。
高效政府、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以及社会公平促进个人兴盛,政府状况及政策影响个人兴盛,而个人健康、人际关系、生活满意度、目标和美德,则促进家庭建设、社会兴盛、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亚里士多德说每个人都有独特才能,唯有在实现才能的过程中才可能找到真正幸福。类似幸福观,还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积极心理学的心流体验。
中国文化幸福观多元并存,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注重人际交往;道家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佛家智慧洞察生死。儒家幸福观主张德福一致,视洪范五福(富足、长寿、康宁、美德、善终)为基础,结合“福”与“极”(幸福与不幸),满足道德理性,寻求幸福真义。道家幸福观倡导自然无为,顺应、自由为上。佛教幸福观强调心灵宁静与超然,精神解脱和完全自由。
总之,古今中外均致力于寻求人类终极幸福,阐释实现兴盛的途径。单一幸福指标不足以衡量人类幸福,兴盛是衡量全面幸福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为所有幸福研究的测量标准。
心流(flow)指一个人完全沉浸于喜爱活动的积极情绪状态。心流不同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是超物质层面的内在精神体验。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彭凯平将 “flow”译为“福流”,指幸福的终极状态,实现身、心、灵完美融合。儒、道、佛代表的东方文化早窥心流,如禅宗强调全神贯注产生极乐体验,也称“涅槃”。
我们关注和探索从心流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兴盛幸福(终极幸福)的途径。兴盛指最佳心理功能,在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活动中实现兴盛。而实现最佳心理功能则与心流(最佳体验)密切相关,心流使生活更美好,人们可以通过参与和享受日常活动获得心流体验、间接影响兴盛幸福。
积极情绪是持续和增强兴盛的手段,兴盛者可以通过持续获得积极情绪实现最佳心理健康。心流过程中人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加深刻持久,能促进兴盛。相关研究发现,兴盛者乐观、能力强、高自尊,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高生活目标,更易体验心流,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心流者(醉心于学习和解决难题的忘我感受),更能获得理想的学业成绩和更高的幸福感。
在投入过程中体验心流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当个体专注于行为、体验心流时最快乐。如专注于演奏音乐获得心流体验,投入音乐演奏的心流体验使人获得坚持演奏音乐的动机,并希望能完美表演獲得成就。此时,人们专注于其感兴趣的活动获得心流体验的同时,也是意义寻求的过程。
继而,心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群体心流(group flow)。群体心流可促进成员间情感交流,产生群体认同感。共同体验心流的成员更认同团队,并与其他成员建立强情感联系,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寻求成就心流的动机倾向使人们能在不同任务和情境中创造更多心流体验。成就心流动机可促进系列行为,如分析问题(发现困难)和解决困难;反过来,发现困难转为解决困难能促进心流。所以,心流提供积极情感和持续动力,使个体致力于任务问题的解决进而取得成就。
獲得心流的关键在于行动即目的,目标赋予生活过程以意义。交流和对话、写作、终生学习、工作、享受独处以及应对压力皆可获得心流。平凡工作也能产生“心流”。跑步、滑雪、唱诗班唱歌、跳舞、打桥牌、阅读,乃至热爱的工作(外科手术、商业交易)、社会交往等都会产生心流。
体育活动、音乐皆能促进个人心流体验,有助于人类兴盛。通过音乐互动、作曲带来意义和目的感,能产生较强心流体验,激发幸福感,获得自我超越。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也能实现兴盛。文化活动(气功、太极、广场舞、诗书画印、琴棋、戏曲等)可以调节情绪,促进脑功能和健康长寿。交谊舞、广场舞等健体活动反映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个人价值观,可建立群体社会网络、跨文化交流、减轻冲突,提升主观幸福感。传统武术太极拳、八段锦乃至刀枪剑戟棍等既能增进心理健康,也能促进兴盛。
再比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在家中门窗上、客厅里、书房中贴上书画作品。为什么?因为这些作品从形式之美到内容之正皆可启动我们的心流。久而久之则可以形成心流式正能量循环进而达至兴盛状态。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比如林散之先生这幅“吉祥如意”,不仅因美而悦目,更能启动我们心中的幸福平安意念,使人感到祥和宁静。
正因为如此,数千年来中国文人无不将诗书画印作为日常学习实践的基本操作。遗憾的是,近百年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学历高低,知识分子能且愿写诗词、作书画、篆刻印者越来越少。
从心流获得兴盛的最佳途径是实践。获得心流的方式多样,琴棋书画剑、诗酒花茶拳,动静皆可。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工作场所和学校,不同社会环境、人群、年龄段者的兴盛可能不同。兴盛是个体潜能的真正实现,是对人类积极情绪、人际关系、自我成长、创造力和复原力、生命意义和目的、品格和美德、身心健康状况等综合指标的评价,是为了寻求终极幸福。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导、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际应用心理协会(IAAP)原秘书长、亚洲心理协会(APsyA)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主任、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老年心理分会会长;研究心理健康发展、认知年老化、宗教心理学;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出版专著5本,制订、修订国家标准12项;获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杰出贡献奖(2004)、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2006)、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奖.学术成果奖(2007、2010)和优秀工作者(2013、2017)、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优秀心理卫生工作者(2011)、国际应用心理协会(IAAP)杰出贡献奖(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