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出版;读者服务思想
【作者单位】王珏,西北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1.027
公民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普法工作,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简称“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后,相关出版单位创新出版了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法治教育读物,引导广大读者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提高法治素养,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随即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相关单位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
2020年6月,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一书,选择群众关心的118个民法典热点问题,用问答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阐释民法典一系列的新规定、新概念和新精神,尝试探索公民法治教育的形式,夯实法治教育的群众基础,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了图书出版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一、及时回应公民学法需求,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
公民的法治意识并非天然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只能通过学习来塑造。公民只有对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和机制产生相应的理解和认同,这些制度和机制才会被赋予价值和意义。因此,公民通过学习来获得法治意识和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法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公民学习相关的社会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把法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作为公民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为党员群众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1]。因此,相关出版单位要创新公民法治教育的形式,以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后,一批优秀的普法教育读物相继出版,服务广大读者。如2019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系列读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该系列图书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和法治体系等的成果,语言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彩,使用大量案例、典故、谚语,是广大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辅导材料,体现了图书出版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服务读者、扎根群众是法治教育图书出版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做到及时回应群众所需。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表决后,及时向广大群众阐释民法典一系列的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成为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20年6月,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就会同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力量编写了《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读本,选取群众关心的118个热点问题,用问答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阐释相关内容,为广大群众学习民法典提供了有益帮助,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及时回应了读者所需。
二、关注热点话题,扎根群众日常生活
教育读本的编写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让宣传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的无缝链接,使接受者从“让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根本转变[2]。将法治知识和理念的传输转向日常生活领域,内化为公民法治常态化的日常活动,能大幅度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相关出版单位要重视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开展公民法治教育工作。
《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全书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7个篇章,密切结合大众生活实际,选取了118个民法典热点问题,用热点话题普及民法典知识[3]。如“胎儿能继承遗产吗?”“什么是不可抗力?”“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居民小区的电梯坏了、房顶漏水了,如何维修?”“被人冒名顶替上学或工作,该怎么办?”……这些话题都是群众生活的热点话题,吸引力较强。一是每个问题都对应相应的篇章,使得常见问题归位,如“别人能够擅自使用我的肖像吗?”属于第四篇《人格权》的内容;二是每个问题都对应相应的民法典条款,以漫画的形式给出问题示例及解决办法,并配以“普法讲堂”进行扩展说明。
《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不仅关注民法典在大众生活中的应用,还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让人们在学习民法典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如在《可以给孩子选择父姓或母性之外的其他姓氏吗?》一节中,“普法讲堂”环节提示:姓氏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宗族血脉和家庭传承,并且涉及社会管理,对姓氏的选择应当进行适当规范和限制,如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原则,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等;自然人的姓氏并不是无原则地自由选取的,等等。这些拓展知识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对法律的认知,也彰显了民法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借助新媒体应时开展数字普法
丰富公民法治教育载体,就要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智能媒体技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目前,網络占据了公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渗透公民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为法治教育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收法治教育信息和有关知识。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种软件系统,如微信、微博等都是开放式系统,参与其中的每个公民都可能既是法治教育的实施者,又是法治教育的接受者,从而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法治教育主体概念。因此,相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借助新媒体开展数字普法,使数字内容成为纸质内容的有益补充。
《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一书设置了数字普法内容,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链接,阅读民法典全文及新旧法条对照。在新旧法条对照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之前相关法律和民法典的不同。如此前《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民法典则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多了对“超过”的界定[3]。这些内容一目了然,十分方便读者阅读。为了保护版权,数字版民法典的每一页都打上了“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水印文字,在细节中体现了法律意识。
四、深化读者服务,增强普法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2021年1月12日,当当发布的《2020阅读趋势报告》显示,在各品类图书增速中,法律类图书位居第一,其中,2020年诞生的民法典销量是《新华字典》的8倍。这说明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更愿意通过阅读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要进一步增强普法教育实效性,相关出版单位就必须深化法治教育图书的读者服务思想。
1.将法治教育图书的宣传科普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中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分贴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际。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社会的最小元素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参与自治可以激发其责任感,具有社会管理的天然基础。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管理组织,与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社区中生活、工作、学习,在社区中接受法治教育也更为方便、有效。因此,法治教育图书宣传要走进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纽带作用开展普法教育。
2.深化融合出版,创新法治教育图书出版的形式
当前,融合出版蓬勃发展,读者可以在智能平台上自主选择接受法治知识和文化熏陶,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单一方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法治教育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以音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法治教育图书的内容十分必要。如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的《民法典开讲》视频书,全书共12讲,每一讲均有一个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观看法学专家深度解读民法典的视频。
3.及时修订内容,增强图书时效性和指导性
法治教育图书出版的难点之一是法律的时效性强,有一个理解和执行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因此,把握出书时机、完善图书内容关系到法治教育圖书的时效性和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如2020年5月民法典通过表决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发布了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相关图书及时修订了内容,增强了图书的时效性和指导性。
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图书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普法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N]. 人民日报,2016-04-18.
[2]邵琰. 完善普法工作的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2015(36):158-159.
[3]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 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M]. 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