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主题出版的基本维度

2021-07-22 05:55唐海燕陈思利
出版广角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物选题

唐海燕 陈思利

【关  键  词】主题出版;以人民为中心;维度审视;实现路径

【作者单位】唐海燕,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思利,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1.009

近年来,我国主题出版取得了辉煌成就,主题出版物观点集中、要点突击、思想鲜明,社会反响热烈、文化效应明显,受到读者喜爱。当前,回答“以什么为思想引领、以什么为发展内涵、以什么为评判标准”的重要问题,在主题出版中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主线,是主题出版继续走向繁荣发展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出版的发展理念,也是出版的情怀导向。以坚定政治立场、强烈责任意识、科学价值导向为三大抓手,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是提升主题出版外在理性约束和内在自律自觉的有效途径。

1.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就提出新闻、出版坚持人民性的重要性:“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1]而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人民性为中心开展了新闻宣传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论述和研究。“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涵盖了文艺活动要具备人民、作者、社会、读者、作品“五要素”的内涵。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工作者的初心所在和使命担当,而出版单位作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和人民精神食粮的创造者,要意识到“出版是把思想和精神内容转换为物质形态,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 ,更要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首先,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主题出版的发展主旨。主题出版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先锋队和主阵地,是出版业诠释历史、宣传时政、传播文明的窗口,发挥着铸魂育人的重要功能,因此更要坚定人民性的政治站位,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为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推出引导人民群众求真向善的出版物。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出版,既是出版单位及时传达国家政策方针、紧跟时代节拍的要求,也是出版单位主题出版成果在评优评先、项目申报上的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社会知名度。

其次,强化主题出版“为民”的文化担当意识。出版业要自觉以主题出版作为承载行业使命担当、展现文化底蕴的平台,引导人民群众加强对新思想、新政策的科学认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人民群众之所需、所想、所求为核心,为他们提供更多思想导向正确的优秀作品;努力提高主题出版的内涵质量,弘扬主旋律,高扬时代性,让主题出版物展现应有的人文关怀。

2.培育以读者为中心的责任意识

出版业的服务对象是读者,主题出版以人民为中心,其关键在于树立读者至上的责任观。

首先,培养以读者为上的服务思维。读者是主题出版的受众,也是主题出版成效的最佳评判者。因此,主题出版在选题策划、编辑创作、发行宣传等环节,要时刻考虑读者的感受,以及读者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其次,培养以读者为本的责任情怀。要把读者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主题出版绩效的标准之一;既要聚焦国家政策方针,又要研究读者、了解读者、尊重读者,洞悉他们的阅读兴趣点和共鸣点,紧扣读者需要精心安排各项工序,杜绝将读者置于“真空”状态的现象,避免敷衍了事、应付过场。

最后,培养出版人的“有为”意识。“有为”指对读者负责任的理性态度和科学行为。一方面,主题出版要做好“破”与“立”、融合与发展,勇于创新,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高水准。另一方面,“有为”还要求出版人具有敏锐的感悟力和前瞻性,能正确领会和科学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善于整合资源并且为主题出版活动所用;着力于探索学术化与通俗化有机结合的路径。

3.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首先,构建义利统一的“双效”模式。主题出版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任,因此,要倡导以社会效益为主,突破出版壁垒,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当然,主题出版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如今,主题出版物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有的还成为热销、畅销出版物,呈现高订单、高码洋、高回报率的趋势。因此,出版单位要抓住机遇,以市场反应好、读者反响佳的主题出版物作为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快、稳、准”地推出精品佳作。

其次,打造有价值、有深度的主题出版物。当前,一些主题出版物选题平庸过时、拼凑“应景”,内容枯燥、缺乏内涵,盲目追求数量规模,违背了将精品奉献给人民的初衷。一些出版单位在选题论证、三审三校等方面不按章办事,导致主题出版物投入市场后遭到读者抵触。因此,出版单位要不断改善主题出版的生态环境,严把质量关,遵照相关制度严格管理,打造更多有时代价值、有理论深度的好作品。

二、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生发展贯穿始终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生发展贯穿始终,落实到主题出版工作中,就是在选题策划、图书装帧、内容选择、载体创新等出版环节上不断提升实效。

首先,选题策划要专业、有新意。其一,选题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主题出版与其他出版门类如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等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做好选题策划需要明确选题方向、找准选题切入点。”[3]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多角度、分步骤开发选题,不搞“一刀切”。同时,选题要有新意、有创新、有亮点,让严肃理论“有情趣”,让深邃思想“有温度”。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选题思路,选题既要有“长镜头”,能够“接天线”,又要有“小切口”,能够“接地气”。主题出版应是适合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因此,要多打造与人民群众生活相适应的、有独特視角的作品,特别是切口小而理论深、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其三,要注意避免选题雷同。主题出版往往容易聚焦同一主题进行策划,从而引发选题“拥堵”,导致低层次重复出版,出版单位应根据自身特色打开思路,在选题策划上另辟蹊径。

其次,装帧设计要与读者审美需求相统一。装帧设计是出版物的“门面”,主题出版重内容也要注意“颜值”。传统的主题出版物不仅内容严肃,而且其色彩选择、封面设计和内页编排等都比较单一。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读者群的日益年轻化,主题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应从样式、版面、色彩、插画等方面进行升级,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审美。富有艺术感的图书装帧设计,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目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可以说,精美的图书装帧设计是提高读者审美品位的重要手段,也是主题出版尊重、爱护读者的现实观照。因此,出版单位在主题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上要多用心,精心设计、精良制作,但也要防止过度包装而适得其反。

再次,内容选择要注重权威性与专业性、思想性与优化性相结合。其一,在权威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方面,主题出版不同于一般出版,其汇聚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等内容,组织架构明确、社会关注度高、集聚效应强,这就要求出版单位对主题出版物的内容要加强把关,突出其权威性。同时,由于主题出版的特殊性,对撰写者的要求更高、更专业,因此,所邀请的作者最好是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知名学者,这样既能保证主题出版物的内容更有说服力,又能在源头上保证其正确性。其二,在内容的思想性与优化性相结合方面,主题出版物要做到思想价值引领与讲好故事二者兼顾。主题出版物除了要具备普通图书的可阅读性,还应注重内容的优质性,在内容的选择与加工上精益求精,强化出版物的内涵;在内容的创作上注意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不断完善和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拓展营销渠道、善用新载体。其一,主题出版的预见性、及时性是由主题活动有明确的时间段和时效要求所决定的。主题出版要根据主题活动的进度安排工作,在主题活动的各个阶段迅速组织好主题出版物的开发、策划、编校工作,之后采取相应的营销计划,“稳、准、快”推进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让读者能尽快地阅读出版物,避免因错过时间点而带来库存积压。其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更新和变革载体。出版单位要顺应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便捷化、图像化阅读模式,改进主题出版物的出版方式,使其与读者阅读模式的变化相适应;要积极探索主题出版物向融媒体产品的转变,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纸质产品和数字出版的结合并探索数字媒体转型方向,使主题出版物借助多样化载体得到多元化普及,不断增强主题出版的活力和传播力。

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4]这为主题出版提供了科学的评判依据。总体来看,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以人民的满意度为衡量尺度,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以人民为主体的监督体系,是主题出版坚持人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1.以人民的满意度为主题出版的衡量尺度

首先,树立精品意识。只有制作精良、工艺精湛的产品才能使读者满意,因此,主题出版的每个步骤、环节都应精心安排、合理布置,从科学选题、组织策划、专家团队组织、书稿撰写、编辑审核、修正润色到装帧设计、编排校对、印刷发行等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要秉持工匠精神,反复研磨、精益求精,力争做到出版工作的“零差错”“零失误”。整体来看,主题出版物宁可少做,但要做好,不可因求规模、求速成而草率生产。

其次,重视读者反馈。其一,坚持读者评价标准,关注面向读者的市场反馈。主题出版工作者要多接触读者,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虚心接纳来自读者的中肯建议和意见并汇总反馈,及时改进出版方案。其二,主题出版工作者要加强面向读者的调研和分析,针对具有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读者群,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实现主题出版的多样化、多元化,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最后,树立亲民理念。其一,主题出版工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生产具有“人情味”、贴近读者的好读物,让主题出版真正深入人心。其二,主题出版工作者要改变过去一些主题出版物存在的流于空洞说教、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弊端,多关注普通人的出彩故事,让“内容高深”的主题出版走向大众,以简单亲切、朴实易懂的内容和形式为大众展现国家形象、讲好主题故事。

2.加强主题出版制度保障建设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做好主题出版的前提和保证。“打铁还需自身硬”,规范制度机制是主题出版保持生命力、提高开发能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必要举措。

首先,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出版单位要强化组织管理,做好资金、人员、选题等顶层设计,确保主题出版的高效运作;要把握好形势,准确做出科学预判,同时组织优秀人才,形成主题出版优势;要加快改革,消除机构内部的桎梏障碍,补齐结构、资金等方面的短板,保证主题出版各渠道的畅通无阻。

其次,建立扶持和奖励机制。出版单位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奖励制度,从申报到销售、从投入到产出,对主题出版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要制定结算和考核优惠条例,在利润额度分配上对主题出版给予支持;要对有获奖成绩的主题出版工作者给予应有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开拓市场、关注读者反馈、推出更多精品。

最后,打造强大的编辑和作者队伍。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考核薪酬机制,强化主题出版工作者的荣誉感、认同感,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团队。另一方面,专业的作者群是主题出版的“资源库”,要重视对主题出版作者群的挖掘与培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专业功底和写作能力的高水平作者队伍。

3.构建民主监督体系

首先,建立民主监督联合小组。要组织和聘请来自不同群体、有不同职业的不同年龄段读者组成监督小组,把主题出版物是否合格、是否达标的评价权交到读者手中。

其次,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制定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现履职行权的全程、全方位监督,特别是对项目及参与人员,要在进度、审核、验收等方面制定细则来进行全面、全方位考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奖惩依据、资金投入根据和薪酬获得标准。

最后,要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中肯意见。切忌“闭目塞听”“孤行一意”,不搞“我行我素”“唯吾独尊”,真开门、开好门,让来自人民群众的不同声音汇聚成主题出版的智慧之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王国伟. 再论出版本质与出版人价值[J]. 编辑学刊,2019(5):12-17.

[3]劉亚平. 主题出版如何做好选题策划[J]. 中国报业,2020(7):78-79.

[4]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0-15.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物选题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2017年出版物
中国最美的书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