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波
【摘要】和谐的班级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是民主、公正、团结、友爱的体现,和谐意味着平等、信任和理解。本文通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制定公平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好“辅优转差”工作、努力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来构建和谐的班级,形成民主公平、团结友爱、朝气蓬勃、活力十足的班集体。
【关键词】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意味着民主公平、团结友爱、朝气蓬勃。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定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好“辅优转差”工作,努力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建设中尤为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优秀班级的催化剂,要建立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建设优秀的班级,就必先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做到:
1.学会尊重、理解学生
学会尊重、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的班级的必备条件。我认为,首先要学会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放低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2017届初三(2)班学生李静,她无心向学,不听课,不做作业,得过且过,父母老师都拿她没办法。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我留心观察,试图寻找突破口,我发现她总是背着画板画册,就连上课也在偷偷画画……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后,我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塑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告诉她,唯有打好基础,才能发展特长……我还大胆地让她当宣传委员,让她设计班级板报,发挥特长,适时表扬她鼓励她,她身上的缺点慢慢褪去,从学困生变成学习积极分子,后来,她顺利考上江口中学高中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你才能冷静分析,而不是只顾生气,既解决不了学生的矛盾,还徒增了学生对老师的误解甚至讨厌、憎恨。只有走进学生中去,放低姿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你才不会因为学生的无理取闹而生气。因此,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其次,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做到公平、公正,多点挖掘学生身上别样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特别鼓励、尊重和理解。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懂得了,教师只有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做到文明教学、宽以对生,这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必备条件。
2.学会关心、爱护学生
班级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作为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亲近和信任来与之沟通,使之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在学生迷茫时,为他们引路护航;在学生消极时,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在学生高光时刻,适时鼓励,催其奋进;在学生遇到挫折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学生发生矛盾时,为他们解决纷争。只要学生需要,我们随时保驾护航,做他们的主心骨。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天气热了提醒学生注意防晒,预防中暑;天气寒冷时,让学生注意防寒保暖;学生生病了,带学生看病,照顾好他.....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用爱架起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一条沟通的桥梁!我想,这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关键。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对本班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爱护之外,还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平时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思想上要求进步,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各科成绩,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学习时间,认真制定各科的学习计划,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达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以自身为榜样,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共同营造团结互助,不断进取,和谐共处的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制定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
对于同一事物的衡量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跟学生的公平观念、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以及班级管理的制度有关系。班主任只有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相对公平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解决问题。第一制定的班级制度应该体现全体同学的利益;第二要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应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只有大家都接受和拥护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作用才得以发挥和体现出来。因此,我常常对班干部说,“干部干部,就是先干一步,不要以为戴着班干部的帽子就可以耀武扬威,一定要按照班规校规行事......”,我也常常对全班学生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一定会公平公正处理班级事务......”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都应该一视同仁,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班级闲杂事务,这样才能带领全班同学构建一个健康、团结、和谐的班级。
三、做好“辅优转差”工作,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对于优秀生,班主任应该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脚踏实地,在取得成绩和荣誉时,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对于后进生,班主任应该讲究转化艺术,采取宽容之心,多挖掘其闪光点,及时鼓励,催其奋进。如陈森强同学,无心向学,自暴自弃,常迟到、旷课,甚至想辍学打工,经过班主任的耐心引导和教育,让他重拾信心,最终顺利考入江口中学。班主任切实做好"辅优转差"工作,对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班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除了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及注重做好"辅优转差"工作之外,更需要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经验技巧,通过建设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
【参考文献】
[1] 蒋团保.情感与宽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灵魂学术期刊《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30期
[2]刘凤兰.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优化初中教学课堂教学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6
[3]梁玉琴.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学术期刊《新课程·上旬》,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