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蔚
【摘要】本文从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入手,阐述班主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促进作用,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使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疏导;心理健康;班主任教育
在新冠疫环境下,作为班主任,为了帮助学生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工作尽量减少盲目性和无效性,就更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能科学的、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学习提供重要的保证。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身体器官迅速发育,精力充沛,十分活跃;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好胜心强,但又不愿和父母交流,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对于班主任老师而言,要抓住学生成长中这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给他们以满腔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一、受挫心理疏导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小月亮,很少有受挫的经历。因此,学生缺乏困苦的磨砺,学习上稍有困难就退缩,更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即使是遭受很轻微的失败,也会使其在心理上产生非常大的挫折感,觉得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 逐渐丧失信心,产生悲观情绪。我班的小王同学,二、三年级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好少年,可在四年级的四好少年评比中落选了。在这之后,他象变了另一个人,整天精神不振,于是,我及时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了他的成绩,然后帮他分析落选的原因,指出了他一年来有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对自已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了,而且对同学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引起了同学的不满。他听后,表示一定努力改正缺点,继续做好小队长的工作。于是,我又找他谈心,教他学会宽慰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 这个小王同学排除了心理障碍,重新找回了活泼开朗的自己,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二、逆反心理疏导
在我刚接的一个四年级的班里,我找一个学习成绩极差的同学谈心,在谈到学习问题时,他竟说 :“我就是不给她(指老师)好好学,气死她。”后来我逐渐了解到,这是一个身心都不太健康的孩子,经常制造一些恶作剧,故意伤害老师和同学,而且,他越看到老师生气,他就越高兴。经过 调查分析,我感到,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老师又恨铁不成钢,没有掌握好教育的时机和方法,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我用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我了解他的心理特点后,经常主动与他沟通,平时,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的情感,经常肯定他的优点,尽量减少他心里上的对立情绪。我试着与他交朋友,鼓励他参加体育活动,当他有了进步时,我就进行家访报喜,和家长一起表扬他的进步。渐渐的,他开始亲近我,与我聊天。我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教育时机,给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補习多年来落下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真的变了,知道学习了,也懂得尊敬、关心老师了,考试成绩能达到及格了。
三、厌学心理疏导
一个人如果长期的恹恹无生气,总是感到精神疲倦,必然会导致这个人生活没有活力,感到兴趣索然,筋疲力尽。如果老师教育学生,总是一套一成不变的方法,学生觉得无新意,就产生厌倦的情绪,而在厌烦感起主导性的心理机制下,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学习慢慢落下,渐渐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我班的小叶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产生了厌学情绪,只要一提学习的事,他就无精打采,经常借口请病假,以逃避学习。我就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让他经过努力就能达到,以引起他的学习兴趣。比如: 降低作业的难度等。渐渐地,他开始对学习感兴趣了,上学不缺课了,上课能听讲了。我不断寻找他的闪光点,当众对他进行表扬,让他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通过采用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使他消除了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自我封闭心理疏导
焦虑症是人的心理长期受到伤害或受到压抑,而诱发心理封闭,从而产生浮躁、焦虑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去年,我班接收了一个插班女封闭生小张。开学不久,我发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整天焦躁不安,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很少能问出一句话。性格却像男孩子一样粗鲁,经常无缘无故地和同学发火,因此,她很少有朋友,经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于是,我对她封闭的心理进行疏导。
首先,我试着和她交朋友:经常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她记日记,让她把老师作为倾诉的对象,把心里话说出来。渐渐的,我从她的日记中,了解了她的特殊家庭,父母离异以后,爸爸又给她找了新妈妈,前不久,新妈妈生下了小弟弟。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觉得在家里就感到好像头上压了一座大山,抬不起头来,我每天最不愿回家了。”看到孩子开始向我敞开了心扉,我非常高兴。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和她在日记中交谈,教与人交往,要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从而使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同时,我又及时和她父亲取得了联系,争取了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能踏实地坐下来学习了,她身边有了朋友,和妈妈的关系也缓和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变成了一个爱说爱笑的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她疏导了封闭的心理,使她有了一种“同学因为有了你而更加温暖, 集体因为有了你而更加光荣”的心理体验,防止了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
总之,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因此,班主任必须以完整的人作为自己工作的对象,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定会使我们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3(5)
[2]张文涛.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策略 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