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研析

2021-07-22 01:57谭映辉杨祥正任伟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消失

谭映辉,杨祥正,任伟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广东 深圳 518000〕

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春秋两季。此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根据致病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可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等。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体温多超过38.5℃)、烦躁、咳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喘憋、肺部啰音等[3]。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肺炎。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方法较多,包括中药内服法、推拿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4]。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 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X 线胸片检查等得到确诊;年龄≤3 岁;存在发热、咳嗽、烦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病历资料完整;其家属了解本研究方案,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患有病毒性肺炎;存在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同时参与其他研究;在本研究期间自行服用其他药物。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6 例患儿。在本研究期间每组各出现1 例退出病例,不计入本研究的整体疗效判定中,故每组最终各纳入患儿45 例。在观察组45 例患儿中,有男25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1 个月~3 岁,平均年龄为(1.56±0.88)岁。在对照组45 例患儿中,有男26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2 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2±0.6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对其进行退热、雾化吸入、营养支持及补液等治疗,并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其进行治疗,方法是:先为其静脉滴注10 mg/kg 的注射用阿奇霉素,每天用药1 次。待其体温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改善后,改用阿奇霉素片对其进行治疗,此药每次服10 mg/kg,每天服1 次,共用药1 ~2 周。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其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的方法是:将用沸水烫过的中药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大小为0.6 cm×0.6 cm)的正中央处,用75%酒精对患儿的耳廓进行消毒。将酒精擦干后,用探针探测其耳部的敏感点,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在耳廓上,对王不留行籽进行揉、按、捏、压等,分别对耳上的神门穴、肺穴、平喘穴、皮质下穴、下屏尖穴、交感穴等耳穴进行刺激。每次按压1 ~2 min,每天按压3 ~5次,两耳轮流进行按压。每7 d 更换一次王不留行籽,共治疗1 ~2 周。对患儿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是:取白芥子35 g、延胡索12 g、细辛15 g、麻黄5 g、肉桂5 g、白芷10 g、黄芩5 g、麝香5 g。将上述中药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和姜汁调和成糊状并压成直径为1 cm 的药饼。将药饼贴敷在患儿的天突穴、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上,外用无菌敷料保护。每天贴敷1 次,每次贴敷2 ~4 h,每周贴敷5 d,共贴敷1 ~2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烦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消失,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未发现异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烦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烦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未减轻,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未缩小。(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退热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如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 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如退热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

组别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退热的时间 咳嗽消失的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观察组(n=45) 3.89±1.12 4.68±2.13 4.59±1.62 7.35±1.51对照组(n=45) 5.89±1.51 7.81±2.62 6.25±2.23 9.89±2.53 t 值P 值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引起此病的病原体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与成年人相比,婴幼儿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其抵抗力较弱,因此更易发生肺炎。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本研究中未纳入病毒性肺炎患儿,故采用抗生素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及半衰期长等特点。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中“肺热喘嗽”、“风温闭肺”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外邪犯肺,寒入肺腑,使肺气不宣,郁而化热,炼津成痰。中医主张从舒经通络、止咳化痰、宽胸理气等方面着手治疗此病。中医认为“肾藏精,开窍于耳”[6]。《黄帝内经》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7-8]。这说明,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它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耳上找到相对应的位置。对肺炎患儿进行耳穴压豆治疗,能通过对其神门穴、肺穴、平喘穴、皮质下穴、下屏尖穴、交感穴等耳穴进行刺激而起到清心安神、舒经通络、交通心肺、温养气血、强身健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进行耳穴压豆治疗能刺激患者耳部的神经、血管,进而可调节其内分泌系统及各器官的功能[9]。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清代医家徐大椿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10-11]。《黄帝内经》中说:“(穴位)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12]。将药膏贴于穴位之上,可使其“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13],进入可达到扶正固本、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的目的。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所用的中药有白芥子、延胡索、细辛、麻黄、肉桂、白芷、黄芩、麝香。其中白芥子可温肺化痰、理气散结、通络止痛,延胡索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细辛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麻黄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肉桂可散寒止痛、温经活血,白芷可解表散风、通窍止痛,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麝香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诸药合用,可共奏宣肺平喘、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功。此外,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不仅能提高患儿的疗效,还能减少所用西药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肺炎患儿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缩短其病情缓解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有助于减少西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消失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消失的童年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美永不消失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