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燕,吴 凤,李云龙,陈彩凤,庞叶佳,谭素春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一种病症。睡眠障碍是人体睡眠- 觉醒节律紊乱的表现。有报道称,约有35% 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1]。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受躯体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更高。睡眠障碍属于中医学中“不寐”、“不得卧”等范畴。轻度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入眠困难、入睡后易被惊醒且醒后难再入睡。重度睡眠障碍患者可表现为整夜不能入睡[2]。老年患者若出现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其精神状态,使其出现植物神经紊乱,严重时可加重其病情。因此,对发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院内的中医特色专科在本市享有盛名。我科于2019 年1 月起尝试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疗法对发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改善其睡眠质量,试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用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疗法对发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发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年龄为60 ~96 岁;病情符合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的评分>12 分;最近一周内睡眠障碍的相关症状至少出现3 次;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本研究;其本人(或其家属)了解本研究方案,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患有精神疾病、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及问卷调查;病历资料缺失;中途退出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 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其年龄为60 ~95岁,平均年龄为(75.18±3.21)岁;其睡眠障碍的病程为1.2 ~14.7 个月,平均病程为(9.97±1.11)个月;入院时其PSQI 评分为13 ~20 分,平均评分为(16.28±0.75)分。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其年龄为60 ~96 岁,平均年龄为(74.98±2.79)岁;其睡眠障碍的病程为1.5 ~14.0 个月,平均病程为(10.01±1.03)个月;入院时其PSQI 评分为12 ~20 分,平均评分为(16.35±0.66)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针对其睡眠障碍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是: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将其睡眠障碍分为心火炽盛型、痰热内扰型和心脾两虚型等中医证型。采用泻心汤合黄连解毒汤对心火炽盛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三承气汤加减对痰热内扰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归脾汤加减对心脾两虚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嘱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按时就寝,注意保暖,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此基础上,用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的方法是:用75% 的酒精对其耳廓进行消毒,用剪刀剪下一小块医用胶布,大小为0.6 cm×0.6 cm,将一粒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的正中央。将胶布粘在患者的耳朵上,按压王不留行籽,对其耳上的神门穴、皮质下穴、枕穴、垂前穴、失眠穴、心穴、肝穴、脾穴、肾穴、胆穴、胃穴等耳穴进行刺激,使其耳部出现胀痛感。每次按压3 ~5 min,每天按压5 次(两耳轮流进行按压),共治疗14 d。每7 d 更换一次医用胶布和王不留行籽。对患者进行手指点穴治疗的方法是:选择其安眠穴、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百会穴、四神聪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并结合其中医证候辨证加减穴位,例如:虚火旺盛者加肾俞穴、太溪穴,心虚胆怯者加心俞穴、胆俞穴,痰热内扰者加丰隆穴、足三里穴,肝郁化火者加肝俞穴、太冲穴。进行手指点穴的手法有点、按、拍、掐、扣、捶等。虚证以补,用温和的手法顺着经络的方向点按穴位,点按的力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分钟点按30 次,每个穴位均点按5 min;实证以泄,用重手法逆着经络的方向点按穴位,点按的力度以其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每分钟点按40 次,每个穴位均点按2 min。每天治疗1 ~2次(于饭后1 ~2 h 内进行治疗),共治疗14 d。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PSQI 共包括7 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19 个自评条目,每个因子的分值均为0 ~3 分,总分为21 分。患者的PSQI 评分为0 ~5 分,表示其睡眠质量很好;其PSQI 评分为6 ~10 分,表示其睡眠质量尚可;其PSQI 评分为11 ~15 分,表示其睡眠质量一般;其PSQI 评分为16 ~1 分,表示其睡眠质量很差。
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SQI 的平均总分为(16.28±0.75)分,对照组患者PSQI 的平均总分为(16.35±0.66)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 的平均总分为(7.67±1.26)分,对照组患者PSQI的平均总分为(14.94±0.7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分,± s )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分,± s )
组别 时间 睡眠质量评分 入睡时间评分 睡眠时间评分 睡眠效率评分 睡眠障碍评分 催眠药物评分 日间功能评分 总分观察组(n=30)治疗前 2.40±0.29 2.45±0.37 2.32±0.34 2.30±0.31 2.17±0.30 2.38±0.27 2.25±0.27 16.28±0.75对照组(n=30) 2.35±0.30 2.43±0.38 2.25±0.26 2.31±0.32 2.22±0.31 2.43±0.29 2.36±0.30 16.35±0.66 t 值 0.955 0.280 0.765 0.112 0.795 0.753 1.554 0.341 P 值 0.348 0.782 0.450 0.911 0.433 0.457 0.131 0.735观察组(n=30)治疗后 0.72±0.27 1.10±0.23 1.30±0.44 0.93±0.45 1.01±0.49 1.42±0.40 1.19±0.49 7.67±1.26对照组(n=30) 1.88±0.35 2.06±0.46 2.08±0.23 2.17±0.28 2.04±0.25 2.28±0.22 2.02±0.30 14.94±0.71 t 值 18.063 12.625 7.664 14.103 12.790 9.863 7.424 30.796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睡眠是大脑为维持正常的机能而产生的抑制状态。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是睡眠失调、异态睡眠等。《2015 年中国睡眠障碍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1.2% 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4]。与儿童及青壮年人相比,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更差,更易出现睡眠障碍。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可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神经衰弱[5-7]。PSQI 由美国匹兹堡大学Buysse DJ 等人于1993 年编制,适用于评价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本研究中,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PSQI 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6.28±0.75)分和(16.35±0.66)分。这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较为严重,需要接受治疗。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安眠类药物治疗睡眠障碍,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且其疗效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医认为,睡眠障碍属于“不寐”、“不得卧”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体虚、心血虚,不足以滋养心神,致心神不宁,夜寐不安,神魂无主。《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景岳全书·不寐》说:“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劳倦思虚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类证治裁·不寐》中说:“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中医主张从补气健脾、疏肝降火、调和阴阳、安神镇静等方面着手治疗此病。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聚”、“十二经脉通于耳”,人体的各个器官均与耳密切相关,对耳穴进行刺激可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耳穴压豆疗法也叫耳穴埋籽疗法,是指以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为基础,采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也可选用小米、绿豆、白芥子、莱菔子、决明子等)对耳穴进行刺激,以达到疏通气血、调整脏腑经络功能的目的。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时的按压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点压法。医者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王不留行籽,用力不可过重,以患者耳部出现胀痛感且稍有刺痛感为宜,每次点压的间隔时间为0.5 s,按压频次视患者的病情而定,一般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7 下。2)对压法。医者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在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相对按压,待其耳部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后,再用食指和拇指对其耳部进行左右按压或圆形按压,边按压边试探,以找到敏感点,并在敏感点上进行相对按压,共按压20 ~30 s。3)直压法。医者用指尖垂直点压王不留行籽,待患者的耳部产生胀痛感后再持续点压20 ~30 s,间隔0.5 s 后再重复点压,每个穴位每次点压3 ~5 min。手指点穴疗法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用手指对其体表的特定穴位进行点、按、掐、拍、叩等,以达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指点穴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安眠穴、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对上述穴位进行点按,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头痛等病症。对患者进行手指点穴治疗时的点穴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拇指端点法。医者手握空拳,将拇指伸直,紧贴食指中节,用拇指的指端用力点压穴位,点压时前臂与拇指主动、持续发力。2)屈拇指点法。医者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的桡侧用力点压穴位,拇指端抵于食指中节桡侧缘以助力,点压时前臂与拇指主动施力,持续进行点压。3)屈食指点法。医者屈食指,其他手指相握,用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的突起部用力点压穴位,拇指末节的尺侧缘紧压食指的指甲以助力,点压时前臂与食指主动施力,持续进行点压。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 的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学者刘二兰[8]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发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用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睡眠障碍,提高其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