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1-07-22 01:57秦锐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病毒性低剂量外周血

秦锐莲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病毒性肺炎属于儿科的常见疾病,具有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等特点。该病可诱发肺脓肿、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2b(INF-α2b)属于糖蛋白类制剂。该药可增强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及T 淋巴细胞的活性,诱导细胞组织分泌抗病毒蛋白,从而可发挥广谱抗病毒的作用[2]。近年来,INF-α2b 在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关于INF-α2b 的使用剂量,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在2018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收治的160 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用不同剂量的INF-α2b 对该病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在2018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中选取160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实用儿科学》(第8 版)中关于儿童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从发病至入院的时间≤5 d。3)在入院前的2 周内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其排除标准为[3]:1)近期接受过抗病毒治疗。2)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过敏。3)存在免疫缺陷。依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这160 例患儿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80 例患儿中有男患儿41 例,女患儿39 例;其年龄范围为6 个月~5 岁,平均年龄(2.87±0.64)岁。低剂量组80 例患儿中有男患儿39 例,女患儿41 例;其年龄范围为6 个月~5 岁,平均年龄(2.93±0.6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的静脉补液、呼吸支持、止咳、消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使用INF-α2b 注射液(生产厂家: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00013,规格:300 IU/ 支)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4]。用低剂量的INF-α2b 注射液对低剂量组患儿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对于轻症肺炎患儿,按照10 万IU·kg-1·次-1的剂量对其进行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儿,按照20 万IU·kg-1·次-1的剂量对其进行治疗。每日治疗2 次。用高剂量的INF-α2b 注射液对高剂量组患儿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对于轻症肺炎患儿,按照20 万IU·kg-1·次-1的剂量对其进行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儿,按照30 ~40 万IU·kg-1·次-1的剂量对其进行治疗。每日治疗2 次。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将INF-α2b 注射液稀释至4 mL,然后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装置对其进行治疗。将氧流量调节为6 ~8 L/min,将每次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控制在10 ~20 min,将进行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控制在6 h 以上。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7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水平。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儿5 mL 的外周静脉血(在晨起空腹的状态下),分离出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用细胞分离试剂盒分离出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CD4+、CD8+及CD4+/CD8+的值[4]。依据《全国小儿肺炎诊断治疗标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三个等级[5]。治愈: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有啰音、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对其进行胸部X 线检查的结果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有啰音、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对其进行胸部X 线检查的结果明显好转。未愈: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肺部有啰音、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进行胸部X 线检查的结果均未发生改变。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PCT 及CRP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PCT 及CRP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高剂量组患儿血清PCT 及CRP 的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 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 s )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高剂量组 80 0.79±0.18 0.43±0.09 24.68±3.54 7.88±1.43低剂量组 80 0.81±0.21 0.52±0.11 24.73±3.49 9.64±1.38 t 值 0.6467 5.6638 0.0899 7.9213 P 值 0.5187 0.0000 0.9284 0.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值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及CD4+/CD8+的值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的值均高于治疗前,其外周血中CD8+的值均低于治疗前,其中高剂量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的值均高于低剂量组患儿,其外周血中CD8+的值低于低剂量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值的对比(±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值的对比(± s )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高剂量组 80 49.21±3.76 67.68±5.34 26.63±2.53 35.18±2.33 33.29±2.26 24.13±2.31 0.78±0.14 1.62±0.24低剂量组 80 49.36±3.59 61.49±5.27 26.56±2.42 31.47±2.28 33.31±2.21 27.54±2.29 0.79±0.12 1.14±0.28 t 值 0.2580 7.3794 0.1788 10.1790 0.0565 9.3767 0.4850 11.6417 P 值 0.7967 0.0000 0.8583 0.0000 0.9549 0.0000 0.6283 0.0000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高剂量组80 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低剂量组80 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5%,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发生病毒性肺炎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对该病患儿进行常规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止咳、消炎、鼻饲、氧疗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科学高效的抗病毒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十分重要[6]。INF-α2b是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生物制剂。该药中的主要成分糖蛋白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相结合,促进靶细胞合成并分泌抗病毒蛋白,进而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用该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整体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免疫力低下、对用药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较差的病毒性肺炎患儿[7]。现阶段,在用INF-α2b 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时,关于该药的使用剂量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部分学者认为,用低剂量的INF-α2b 注射液对该病患儿进行治疗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8]。但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高剂量的INF-α2b 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在降低患儿血清PCT 及CRP 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其免疫细胞的功能方面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为,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易受到雾化药物颗粒的大小、溶解性、在气道留存的时间及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药物存在损耗大或失效的问题,因此适当增加INF-α2b 注射液的用量可保障疗效。这一研究结果与黎小年[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高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可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病毒性低剂量外周血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