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2021-07-22 01:57谭长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肺性内啡肽纳洛酮

谭长友,向 勇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万州 40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由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的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肺部疾病。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该病患者可发生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治疗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在该病患者病情的急性期,用无创呼吸机对其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保留其咳痰、吞咽的功能,减少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该药可拮抗β- 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1]。本文以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 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选取11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试验组56 例患者中有男性30 例,女性26 例;其年龄为46 ~79 岁,平均年龄(56.34±11.25)岁;其病程为1 ~10 年,平均病程(5.65±2.23)年。常规组56 例患者中有男性32 例,女性24 例;其年龄为44 ~79 岁,平均年龄(54.87±11.56)岁;其病程为2 ~10 年,平均病程(6.11±2.3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2)对其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存在2 型呼吸衰竭。3)合并有失眠、精神萎靡不振、昏迷及神志模糊等神经精神症状。4)合并有意识障碍。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意识丧失。2)合并有低血压休克。3)合并有消化道出血。4)合并有肺结核、肺大疱。5)并发气胸。

1.3 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密切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对其进行扩张支气管、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同时使用无创呼吸机对其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将呼吸机的通气模式设置为S/T 模式,将呼气压力设置为4 ~6 cmH2O,将吸气压力设置为12 ~16 cmH2O,将氧流量控制在4 ~8 L/min,将呼吸频率控制在12 ~16次/min。待患者的相关指标达到规定的参数后,增加其呼气压力和吸气压力。呼气压力的最大值为4 ~10 cmH2O,吸气压力的最大值为20 ~24 cmH2O。每日治疗2 次,每次治疗2 ~4 h。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逐渐撤除呼吸机。在此基础上,用纳洛酮注射液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2 mg(与100 mL 浓度为0.9% 的生理盐水混匀),每日滴注2 次,连续用药4 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1 d 内,其意识从躁动、轻度昏迷转为清醒。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的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1 ~3 d 内,其意识从躁动、轻度昏迷转为清醒。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变。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肺功能的相关指标包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及50% 呼吸流量峰值(50%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试验组56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常规组56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TLC 及PEF50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TLC 均大于治疗前,其PEF50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试验组患者的FEV1、TLC 均大于常规组患者,其PEF50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FEV1(L) TLC(L) PEF50(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n=56) 1.32±0.15 1.72±0.23 1.44±0.32 1.86±0.26 1.05±0.16 1.28±0.19试验组(n=56) 1.33±0.13 2.35±0.25 1.43±0.34 3.11±0.24 1.06±0.14 1.77±0.23 t 值 0.377 13.787 0.160 26.436 0.352 12.291 P 值 0.707 0.000 0.873 0.000 0.726 0.000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加重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为特征的肺部慢性疾病。处于急性期的该病患者可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呼吸疲劳,并可发生肺性脑病。轻度和中度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主要的病理特征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烦躁等临床症状。在这种状态下,患者体内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会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在其血液中大量地释放,可显著升高其血浆及脑脊液中内啡肽的含量,从而可影响其意识状态和呼吸中枢。此外,患者体内的阿片类受体与β- 内啡肽相结合可减少其大脑皮质的血流量,损伤其脑组织细胞,并可损伤其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从而可导致其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等问题,甚至可导致其昏迷及死亡[2]。

无创通气疗法是一种无创呼吸支持技术,具有创伤性较小、并发症较轻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该技术可通过人工供氧的方式恢复通气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其呼吸困难的状况。用该技术对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气道的弥散功能,减少其气道的萎缩,使其气管保持扩张的状态,从而可促使氧气进入其毛细血管中,提升其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其肺泡内的压力,改善其通气和换气功能,促进其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3]。不过,该技术在改善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方面的效果不佳[4]。

研究发现,导致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其机体分泌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不足,抑制了其呼吸中枢的功能[5]。纳洛酮属于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促进人体分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该药可抑制处于缺血阶段的中性粒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保持细胞膜的稳定,保护和修复脑组织的功能,并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意识[6]。肺性脑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可因缺氧而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可导致其体内β- 内啡肽的水平升高。纳洛酮可抑制β- 内啡肽的分泌,并可通过血脑屏障逆转β- 内啡肽的作用,从而可增加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促使其意识恢复正常[7]。该药还可提升患者呼吸中枢的兴奋度,提高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控制其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解除其呼吸抑制的症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肺功能[8]。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肺功能。

猜你喜欢
肺性内啡肽纳洛酮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关注肺性脑病
内啡肽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温和灸对脾虚证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