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巩聪聪
4月24 日下午,为期4 天的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顺利闭幕。作为一次世界各国家、地区和组织共同参与的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交流盛会,本届大会云集政商学界2000 多名嘉宾和代表,聚焦内燃机“绿色、高效、智能、可靠”发展,吸引了全球同行的广泛关注,对行业“产学研”链合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作为此次大会的参与单位之一,潍柴长期以来坚持内燃机技术的提升探索。特别是在内燃机可靠性提升领域,潍柴开展的一系列链合创新工作,不但使其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把会做的事情做好做精,是潍柴对创新内涵的深刻领会。”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佟德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基于这种理念,潍柴很早就意识到了可靠性在内燃机性能改善中的重要性,长期坚持将可靠性作为差异化提升的重要维度,并且特别注重调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融合创新,即‘产学研’链合创新。跟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之间高度协同、科学分工、共建共享,潍柴并不是什么都做,而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
“如果一款内燃机具有很好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但是性能不稳定、经常坏,需要反复维修,那肯定不够可靠。”佟德辉解释,我国内燃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可靠性方面。可靠性的最直观体现是“皮实耐用”,即接地气。这正是潍柴产品受市场认可的重要特征。相比智能化、效率值等高大上或直观性强的内燃机品质提升方向,可靠性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对内燃机的整体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系统化特征明显的工作。
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佟德辉
可靠性的系统化特征决定了其对“产学研”链合创新的高度依赖。只有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形成科学协同,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内燃机的可靠性,避免行业“内卷”问题。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这样的行业综合技术交流盛会,为内燃机行业“产学研”链合创新提供了沟通交流与成果展示平台。依托潍柴落地的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则为行业链合创新打造了重要的探索实践平台,是我国内燃机行业凝聚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深度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在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之前,潍柴就已经围绕内燃机可靠性进行了诸多探索,包括牵头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奥地利AVL 公司等19 家国际内燃机行业领先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发起成立了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对内燃机可靠性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在内燃机可靠性链合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点看,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潍柴可谓水到渠成。
浙江大学教授俞小莉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石磊在跟本刊记者交流时,也都表达了对“产学研”链合创新价值的认同。俞小莉认为,内燃机可靠性提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如果协同不好,就会出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石磊表示,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行业“产学研”链合创新提供了落地路径,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起深入合作的桥梁,助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