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宾,王忠良,张宇达,肖维茹
梅州市中心血站,广东 梅州 514011
机采血小板在临床输血应用广泛,枸橼酸盐反应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最常见的献血反应[1]。常规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橼酸钠易与游离血清中的Ca2+结合,形成难于离解的可溶性枸橼酸钠钙螯合物。如果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过多过快,超过机体骨钙动员入血以及肝脏代谢能力,则出现枸橼酸中毒反应,表现为献血者口周及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室颤及心脏停博等。目前机采血小板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为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效率影响因素,以及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等[2]。本研究观察了不同含量的枸橼酸钠对献血者血清Ca2+的干扰,以及体质量、性别与血清Ca2+干扰率、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梅州中心血站2018年3~5月期间男女各10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均符合《献血法》中外周指端血血小板(Plt)>150×109/L的规定。年龄18~55岁,中位年龄36.5岁。
1.2 标本采集 献血前和机采血小板后采集静脉枸橼酸钠抗凝血5 mL(抗凝管中枸橼酸钠浓度为32.1 g/L),将采集的全血标本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上层血清,每份标本取100μL样本用于检测,并在当天完成检测。
1.3 检测仪器及试剂 四通道半自动生化分析仪(XD811F);MCS+增强型多功能血细胞采集仪(美国Haemonetics Corporation)。分析纯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4 检测方法 采用邻甲酚酞铬合酮比色法[3],用生化分析仪平行两次检测血清Ca2+浓度,以均值为定值,将分析纯枸橼酸钠分别配制成0.037 g/mL、0.073 g/mL、0.15 g/mL、0.37 g/mL、0.55 g/mL、0.73 g/mL的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溶液,将其加入到100μL到已定值的血清中,然后再用生化分析仪平行两次测定血清Ca2+浓度。采用邻甲酚酞铬合酮比色法检测机采血小板前后的献血者样本中的血清Ca2+浓度并计算干扰率,干扰率=加入不同含量枸橼酸钠血清Ca2+测定值/不含枸橼酸钠血清Ca2+测定值。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枸橼酸钠浓度与所检测血清游离Ca2+浓度干扰率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加入枸橼酸钠的浓度与血清游离Ca2+的干扰率呈正相关性(r=0.984,P<0.05),见表1和图1。
图1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枸橼酸钠与血清游离Ca2+干扰率散点图
表1 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与检测血清游离Ca2+的干扰率的关系
2.2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体质量与血清游离Ca2+干扰率的关系 男性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时,体质量60~75 kg组游离Ca2+的干扰率为0.85~0.98时比例明显高于体质量55~59 kg组,女性55~65 kg组相应明显高于50~54 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0、16.931,P<0.05)。其中以干扰率为0.52~0.70的女性献血者中毒比例最高(100%,10/10),见表2。
表2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体质量与血清游离Ca2+干扰率的关系[例(%)]
2.3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性别、体质量对其血清游离Ca2+干扰率的影响及与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程度率的关系 干扰率分别为0.52~0.70、0.70~0.85和0.85~0.98时,本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率依次为5.5%、23%和1.5%。男性献血者体质量55~59 kg组与60~75 kg组枸橼酸钠中毒率分别为21.4%(8/28)、6.94%(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7,P<0.05);女性献血者体质量50~54 kg组与55~65 kg组枸橼酸钠中毒率分别为95.8%(23/24)、31.6%(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31,P<0.05)。本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枸橼酸钠中毒症率30.0%(60/200),其中男性献血者为6.5%(13/100)、女性献血者为23.5%(4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24,P<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体质量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与Ca2+干扰率的关系及枸橼酸钠中毒情况[例(%)]
目前有关对机采血小板的研究多涉及的是血细胞分离机本身、献血者血液因素对采集血小板效率的影响,以及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情况的分析[4-6]。本实验则对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枸橼酸钠(抗凝剂)含量对献血者血清Ca2+干扰率做了研究。枸橼酸盐反应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最常见的献血反应,因为常规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橼酸钠容易与游离血清中的Ca2+结合,形成难于离解可溶性枸橼酸钠钙螯合物;当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橼酸钠随血液返回献血者体内时,可使其血清Ca2+下降,反馈引起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动员骨钙入血能力来维持血清Ca2+浓度[7-8]。如果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过多过快,超过机体骨钙动员入血以及肝脏代谢能力,则出现枸橼酸中毒反应,往往表现为口周及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室颤及心脏停博等[9-10]。
本组实验数据显示在所采集、分离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中加入的枸橼酸钠(浓度)与血清游离Ca2+的干扰率之间呈负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说明枸橼酸钠对血清游离Ca2+有负干扰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体质量与血清游离Ca2+干扰率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男性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时,体质量60~75 kg组游离Ca2+的干扰率为0.85~0.98时比例明显高于体质量55~59 kg组;女性55~65 kg组相应高于女性50~54 kg组,说明枸橼酸钠对献血者血清游离Ca2+干扰率随着献血者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分析了本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情况与献血者性别、体质量及其对献血者血清游离Ca2+干扰率关系影响发现:(1)有枸橼酸钠中毒症状的女性献血者明显多于男性;(2)较低体质量的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比例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女性献血者普遍体质量较轻,循环血量少,体内的Ca2+水平较低,枸橼酸钠代谢能力和骨钙动员入血能力可能低于男性献血者,同时女性体质量偏轻,身体耐受性亦不及男性,故易出现枸橼酸盐中毒反应[11]。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的分析,在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时,应该科学地依据献血者不同个体差异与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从献血者的实际出发。例如对低体质量献血者,特别是低体质量女性献血者,可使用预防性口服钙剂[12],同时在机采过程中减慢循环速率,以有效减少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保护献血者身体健康,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更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