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民
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是我们讨论教学问题时最容易被提及的话题,但人们却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中:很多人认为学习是“始于兴趣而终于成果”,更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至理名言加持,使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始终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并且经常提及我们教师如何在培养兴趣方面“不够重视”。其实,这真的有些冤枉我们广大基层钢琴教师们了。我知道很多教师对待钢琴教学的态度非常认真,对于激发孩子的学琴兴趣自然也是倾力而为,但往往收效甚微。
这时人们把矛头又指向了考级,指责考级难度过大,学生因为追求考级导致兴趣下降。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终究是什么问题导致考级难度过大?为何家长(要求教师)过度追求考级难度?这恐怕也不是考级本身的问题吧?况且本文要谈的不是考级等社会原因带来的问题,重点是想纠正一下前面提到的“误区”—“有兴趣才能学得好”—导致的对“兴趣”与“成果”的关系认知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兴趣有一个更学术的名词—“学习动机”,而兴趣的培养则是“学习动机的强化”,学生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就是“学习动机的可持续性”。因此,本文的宗旨是—如何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强化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基本的前提:几乎任何一个孩子,在学琴的最初阶段都是有兴趣的。这是儿童好奇心带来的“原始冲动”(动机),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第一次遇到钢琴这种乐器(“大玩具”)的时候,极少会表现出抗拒的心理。
如果按照前面提到的“有兴趣就能学好”,而“所有孩子在开始阶段都会有兴趣”,那么,应该所有的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都应该学得很好才对,但我们遇到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让家长和老师感到非常头痛,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兴趣开始下降,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和抵触情绪!
很多人把这个问题归结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要求过于严苛,认为这样会导致孩子为了“毫无意义”的手形、指法和奏法进行的训练太苦、太累,因此产生了消极情绪。我完全不能同意这个提法!
我也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位老师教学的水平比较高,但是很严格;另一位老师呢,可能教学水平没有那么高,但是很会哄孩子,让孩子很开心。”有些家长就说:“孩子学琴嘛,首先就是要开心!所以呢,就去找能让孩子开心点儿的老师吧。”
诚然,不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都不应该“板着面孔”教学,而是要用更能吸引孩子的方式,以更加耐心和更有亲和力的态度培养孩子的学习状态。但是这不等于只要能哄孩子高兴就可以了,因为真正的“学习动机强化剂”是良好的学习成果带来的“真实的”成就感。
有人会问:我的孩子都考十级了,还不够有“成就感”吗?为什么反而拒绝弹琴呢?因为,他的这个“成就感”是不真实的。弹钢琴真正的成就感只有一个—弹好听!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如果要深入分析,关于儿童钢琴教学中成就体验的来源问题就是另一篇文章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孩儿,拿着乒乓球拍对着墙练习打球,有时可以练习很长时间,练得满头大汗也不会停下来。如果按某些说法,一个活动过于辛苦或枯燥,孩子就会失去兴趣,那我认为对着墙打球儿要比在家里弹琴辛苦多了、枯燥多了,怎么会有孩子乐此不疲呢?原因很简单—他有目标!就是要通过训练提高水平,取得好成绩,赢得“成就感”。
所以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学得好—能获得良好的技术水平并因此赢得更好的成就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出进一步提高技术的热情(有兴趣),这就是成就感所带来的“动机强化”效果,也可以称为兴趣提升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张简单的示意图(见图1)。
图1
这是一张关于学习动机强化与教学指导和训练相关发展的曲线示意图。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为了让更多没有钢琴知识和经验的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把这个案例从钢琴领域跨越到大家更容易了解的一项竞技游戏活动—保龄球。
图1中的横向坐标代表过程发展(时间线),纵向坐标代表学习动机(兴趣)发展的水平。图中,红色的虚线表示技巧发展的程度(难度发展)水平,这条虚线并不是直线,说明难度系数发展不一定是简单地按正比例发展,有些阶段会产生更大的难度跨越,有些也可能会形成一个平台。当然,这里只是简单示意,不用过度苛求其准确和客观性。
下面这张示意图(见图2)的重点在于其中三类学员的学习动机发展折线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这里分别用红色、绿色和蓝色代表三种比较典型的发展类型。
首先,我们看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折线的出发点(A点)是统一的,这个点不是零点,而是大概在数值1左右的位置,主要代表前面提到的“所有学员都会有一个初始的兴趣”。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对钢琴还存有异议的话,对于保龄球这项运动大家一定会比较认可的,在人类的自然天性中有一种“丢出去一个东西砸烂点儿什么东西”的原始冲动,所以这个初始兴趣水平甚至应该高于我的设定。
但图2中的重点不是这个起点问题,而是几条折线的发展水平带来的启示。
图2
我们先看一下蓝色所代表的一类现象。这个现象的主要特点是初始的成功率很低,对活动的体验感很差,因此从一开始兴趣水平就向下走,到最后可能完全丧失参与的兴趣。而绿色和红色折线代表的是一些人开始就能获得较好的体验—因成功率(有限的)较高而获得了初试的成就体验,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动机强化效果),但这种较好的成就体验是偶然的,可能是因为运动协调性比较好,或者有一定的运动悟性,抑或只是运气特别好,但实际上,真正的成绩稳定性和水平还处于初级程度。
如果随后经常与高水平的人一起玩儿,可能成就体验还会下降,甚至与蓝色折线的人群一样不断下滑。这时我们要关注的第二个节点(B)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就是“专业指导”的介入所带来的显著变化。比如这个时候来了一位教练或者是水平很高的朋友,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持球的方式、步幅、摆臂等动作控制好球的方向,让你明白如何认准球道上的箭头标记进行瞄准等相关的知识,并给予了很好的训练指导,然后你突然发现一出手就是一个全中,并且还不只一次两次,这个时候你的成就感一定得到了极大满足,当然,你的兴趣(动机强化效果)也一定是“爆棚”的。于是这条曲线就会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提升。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在科学指导下获得的正确的操作技巧而带来的成就感所激发的动机强化效果”。
相信这样的实例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有十分生动的切身体验。无论是运动、游戏、手工、卡拉OK、烹饪,无一不是这样的。当然,有些活动可能并不一定都需要有专家指导,但一定是有一些渠道(如指导性材料、专业介绍或者网络视频等)使你获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技能。在这样的学习动机强化(兴趣)效果推动下,你会非常积极和努力地投入学习和训练,从而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并获得更大的成就体验,这时就产生了动机强化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弹(学)得好才能有兴趣。
我们现在从保龄球回到钢琴学习,其原理是一样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成就体验不可能用“哄骗”的方式,而是要真正让他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知识和科学的操作技能,方法得当自然会有好听的声音、自然的乐句和流畅的演奏,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的美感并由此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称赞。
在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一点:很多人以为,掌握这些正确方法一定很“困难”和“痛苦”,这是非常错误的。导致这个现象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基本技法不可能“轻松”掌握,而在于指导和训练的方法不够得当。
现在我们继续看红色和蓝色这两条线,到了第三个节点(C)突然产生了朝两个方向分化的现象,这说明简单的成就体验所能带动的动机强化的动力达到了它的最大极限,这时尽管依然可以有很不错的成就体验,但最多只能维持动机的持续(绿线)和小幅度的增长(红线),而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在第四个节点(D)这里就产生了很大的分化,一部分逐渐弱化,而另一部分则产生了进一步向上提升的发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再来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动机强化成本。
我们先来看一个公式(见图3)。
图3 学习动机强化效果指数公式
这个公式中,“学习动机强化指数”是指最终对学习动机产生的影响的模拟数值,它是由“成就激励指数”和“动机强化成本”的比例形成的,而“动机强化成本”又是由“客观成本”和“精神负荷”组成的。其中的“客观成本”包含了为获得成就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成本;而“精神负荷”是由学生完成成就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指导、批评、压力和之前的失败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精神方面的负面影响。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成就激励指数”大于“动机强化成本”,学习动机的正相关将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增强);而“动机强化成本”大于“成就激励指数”时,学习动机的负相关将会被放大(学习兴趣削弱)。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强化“成就激励指数”和降低“动机强化成本”来调整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到图2,我们看到在D点的位置,代表学习难度的红色的虚线越来越高,表示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你要保持或进一步提升技巧的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成绩,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就已经不再是前面提到的获得一定的指导和加强一定的训练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各种资源投入,从而导致“动机强化成本”急速增加,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承受不住了,就出现了图中表示的有人持平、有人下滑的曲线(绿线)。
比如一个孩子学习乒乓球,在教练的帮助和科学的训练下,水平很快提高,在班里和学校的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孩子的“成就激励指数”很高。然后他被推荐去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比如去参加省级的比赛,他的水平就有了差距,于是就需要加大训练强度:首先每天要进行八个小时的技术训练,还要完成两千米的跑步,再增加力量训练……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动机强化成本”开始大幅度地增加,同时因为对手的级别越来越高,致使孩子的成绩也不如以前好了,甚至可能输多胜少,于是“成就激励指数”开始下降,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坚持不住,可能会退却。而且,为了更高水平的发挥,训练的高质量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一次发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术的调整都要精益求精、百倍地训练和强化,这个就是“动机强化成本”中的“精神负荷”,一旦超过了承受力,也是会严重影响动机的强化。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红线是怎么回事呢?既然难度加大导致“动机强化成本”增加,为什么还会有人能够获得足够的正相关的“学习动机强化指数”呢?这就要从“成就激励”的性质来说了。
“成就激励指数”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指标。一个是“环境激励”,另一个是“自我激励”。
“环境激励”通常是指所获得的激励来自周围环境—获得的表扬、取得的成绩、别人的羡慕以及老师和家长的鼓励等。这种激励的特点在学习初期比较容易获得,但激励水平较低,持续和稳定性不足。随着难度不断提高、进度不断深入,这样的“环境激励”的获取会逐渐减少,导致激励的水平可能不足以维持动机的强化。
“自我激励”往往首先来自“环境激励”,但它和“环境激励”很不一样:它是学习者内心形成的一种激励机制,它的激发并不是依靠环境的鼓励和表扬,而是自我对希望达成目标的渴望形成的。对目标的理解越深入、对目标的意义越清晰、对目标的企望越强烈,“自我激励”的值就越高。当有一天,“自我激励”的目标和学生有意识的自我人生目标产生“共振”的时候,就达成了“自我激励”值的最大化效果。这时候所要赢得的成就已经不是受家长、老师或其他的影响,而变成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当我们的学生内心产生了“我要把这首曲子弹得像某某那样的好听”“我要当某某那样的钢琴家”的想法,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坐到琴上就“下不来了”,因为他产生了极强的自我认定的目标追求,从而产生了最大化的“自我激励”机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条继续向上发展的红线的原因。在这里我画的这条线可能都已经画小了,因为到这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个新的跳跃!当然,这个跳跃在业余的学习中比较少见,但是在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是比较多的,当然这也是我们老师特别愿意看到的。这个时候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进步,很多老师和家长通常会讲“这孩子怎么突然懂事儿了?”—其实就是因为他产生了这样的一种认定了的自我强化的动机和目标。
到这一步才实现了动机强化的第二句话:有兴趣更能弹(学)得好!
综上所述,学习动机强化首先源于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而这个目标一定会给从事的个体带来极强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是通过规范和标准的操作技能、合理和有效的训练方法带来的。这就是本文强调的重点—弹得好才能有兴趣!(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