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 倩
西南财经大学
汉语学习者在进入中高级的学习阶段后,便会开始接触近义词的辨析。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近义词,这些近义词的意思相近,用法差别不大,只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但也就是这一点差别给外国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学习障碍。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者对近义词辨析存在较多的疑问,学生经常提出如何辨析某一组近义词的问题,在查找资料进行对比后,选择了“办法”“方法”“方式”这一组学生也曾询问过的近义词进行研究,通过查找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生的偏误,对学生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学生产生此类偏误的原因,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
笔者主要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这三本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释义,具体释义如下:
表1 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释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三个词的意义很接近,都包含“解决或处理一件事的方法、途径”。但也可以看出,这三本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释义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用这个词的意思解释另一个词的意思,这样的释义方法不仅难以比较明确的表现出这三个词词义的差别,同时也难以为对外汉语教材中词语的解释和近义词的辨析提供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三个词的释义是比较详细和全面的,因此,在下文的写作中,也主要参考这一词典中的释义。
“办法”“方法”“方式”三个词都是名词,因此在句法功能上都很相似,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但在具体的搭配中,这三个词存在着一些差异。通过查找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语料库)中的语料,对“办法”“方法”“方式”的前后搭配进行了整理。
动词+~ 形容词+~ 表数量的短语+~“办法”有、没(有)、想(想)、是(个)、解决、解救、奖励、实施、不是、应对、施行、注册、处理、考核、管理、处置、监督、分配、收费、招生、选举、(最)好、重要、稳妥、困难、可行、有效、聪明、理想、传统、科学、新、旧、具体、特别、合理、高明、简单、公平、长久、不错一点儿、一丁点儿、很多、不少、一些、多种、好多、若干“方法”医治、总结、佩戴、解决、应对、收纳、破解、找、计算、学习、思想、使用、制作、诊断、饲养、观察、记录、处理、报名、研究、教学、教育、参与、科研、实验、分析、观测、(最)好、正确、有效、简单、常用、直接、方便、重要、安全、错误、基本、实用、详细、科学、特殊、传统、可行、普通、新、旧、强硬、适当、先进、特殊、多种、一些、诸多、很多、众多、大部分、多数、少数、若干“方式”联系、行事、支付、定位、处理、生产、查询、上课、回家、相处、改变、说话、报名、参与、交友、计算、出场、投稿、组织、处事、转变、办理、生存、学习、传播、书写、运行、表现、使用、打开正确、重要、最好、不同、合理、特殊、简单、独特、可行、适当、有效、理想、极端、随意、直接、传统、常用、合适、灵活、可靠、民主、明智、文明、新、多种、很多、一些、许多、诸多
从上表可以看出,“办法”“方法”“方式”前的部分动词搭配是较为唯一的,如:(1)这也是个办法。(2)快想想办法。(3)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4)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大部分的形容词可以与这三个词搭配。较为特殊的表示数量的短语是“一点儿”和“一丁点儿”,只能和“办法”搭配,“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通过分析与“办法”“方法”“方式”搭配的词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它们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1)与“办法”搭配的“选举、收费、奖励、招生、管理”等词多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并且只针对某一项具体的工作或者活动。因此“办法”常指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手段或措施,具有一定的直接操作性。(2)“方法”搭配使用的“研究”“聘用”“教育”“科研”“观测”等词都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的活动或行为,并且像“研究”“教育”“科研”等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办法”则不能与这些词搭配,因此“方法”通常指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时使用的系统的完整的程序或者措施。(3)与“方式”搭配使用的“生活、生产、交流、活动”等词的含义多是固定化的具有一定程序特点的活动,人们说到这些行为往往都会想起一些具体的程序化的操作方式,行为也比较固定,这也是“方式”区别于“办法”和“方法”的一部分意义。
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集到的学习者的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办法”和“方法”的偏误。(1)有时候父母的希望和孩子做事的办法不一样。(2)一开始还不太习惯,比如洗澡的办法或吃的菜。(3)这是我的假期,还有我度假的办法。(4)在承认“安乐死”的国家,如果他们的“安乐死”法津不严格的话,一定会有一些人用“安乐死”的办法或者“安乐死”这个词犯罪。
以上例子中的“办法”都应该改为“方法”。(1)我们应该将这群人的饥饿问题尽快想方法解决好。(2)有人认为,这是没有方法解决的。(3)绿色食品问题也是先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后,我们再想方法。(4)集中人们的智慧,做出一个安全而产量高的生产办法是最公平的解决办法。
以上例句中的“方法”都应改为“办法”。
学生误用“办法”和“方法”的情况是比较多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教材中对这两个词语的翻译都是“methods;ways”,教师在讲解时没有把握住两个词的意义的差别之处,也没有对一些特殊的搭配进行强调,如只有“办法”才可以和“没有”“想”搭配,“方法”和“方式”都不能搭配。
2.“办法”和“方式”的偏误。(1)这次我要谈谈,我在家乡度假的办法。(2)可是他对我好几次说,“日本人的不明确的说话办法,是日本人之间才可以有的。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办法”都应改为“方式”。
在语料库中收集到的“办法”和“方式”的偏误是很少的,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差别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较少出现混淆的情况。
3.“方法”和“方式”的偏误。(1)我假期度过方法是很轻松的。(2)也许说我假期度过方法不是买东西,而是市场研究呢。(3)因为妈妈和我们的生活方法和观念不一样。(4)第二个和尚突然开口说:“那这样的方式怎么样?(5)对我来说政府出台的这项规定是很好的方式。(6)引导我的思想,用种种的方式来使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句(1)至(3)中的“方法”应该为“方式”。例句(4)至(6)中的“方式”应改为“方法”。
“方法”和“方式”的误用则是由于对这两个词义的侧重点把握不准确,“方法”侧重的是系统性的措施,“方式”的侧重点是程序化的活动,学生对一些固定搭配如“生活方式”“说话方式”掌握不够是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这些用法。
通过对以上收集到的语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办法”“方法”“方式”三个词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明确的讲解。由于教师对这三个词的词义把握不到位,备课不充分,在讲解时没有向学生解释清楚词义,并且对词语的操练不够,使得学生也并未完全理解词义。
(2)教材中的翻译对教师和学生的误导。由于汉语和英语词义的不完全相等,很多汉语在翻译为英语时并未能完全表现出其原本的意义,不仅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容易误导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从学生出现的偏误来看,有由于对词语意思把握不准确产生的偏误,也有因为对词语搭配不熟悉而产生的偏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事前预想到学生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可能会产生的疑惑,再根据学生的水平、年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全面的了解词语差别,对于特殊的搭配要重点讲解,特殊用法往往也最能表现词义的特殊性。最后要多进行操练,反复练习进行巩固。(2)不可太过依赖教材使用的英语翻译,学生会对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产生混淆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材中简单的将这三个词的英语翻译为“method; way; means”等,也没有过多地解释。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对词语进行释义,如图片释义或者用简单的句子释义,都能方便学习者理解词汇的意思。
掌握一组近义词的区别用法与练习是不可分离的。教材的编写者在编排“办法”“方法”“方式”的相关知识点时,应适当注重与这一组近义词相关联的配套练习题的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巩固汉语习得者所学的近义词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