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与绘画作品中笔法的相通性分析

2021-07-21 16:52施之博
收藏与投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笔法

摘要:北宋米芾在书画方面颇具名望。他的书法具有雄强俊迈的特点,其笔法尤其丰富而高明。苏轼称之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都说书画不分家,在米芾这里同样适用。米芾不仅书法了得,他笔下的水墨山水同样了得。米芾发挥了创造力,并用于书法绘画和创作,其所创“米氏云山”极大地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本文以宋代书法家米芾为研究对象,从其书法绘画的学习渊源和风格入手,尝试对其作品的笔法进行相通性分析。

关键词:米芾书法;绘画作品;笔法;相通性

一、 米芾书法绘画的学习渊源

米芾,北宋人,生于官僚家庭,五世祖米信为宋初功臣,之后历代为官。米芾的母亲是宋神宗的乳母,遂其自小便随母亲自由出入宫廷,因而可见文人真迹。宋徽宗崇宁三年诏立书画院,米芾成为书画两学士,被允许阅览宣和殿内附秘藏,这对米芾书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米芾从小资质聪颖、才华横溢、知识广博,作文不蹈前人覆辙,养成了傲视一切的性格。官场中,他虽身份相对卑微,却有一种自然抗争和孤高心理,这种心态与北宋当时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造成他心态上的不平衡。米芾性格耿直,因地方官员不为百姓着想,他宁可跪拜石头,与石头称兄道弟,都不跪拜官员。在这样的官场制度下,米芾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因而潛心书法绘画,以书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米芾不仅研习唐人笔法,还研究晋人笔法。只有研究以后,他才会发表相应言论,也显示了米芾对书法独到的见解。如米芾帖中所书:“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他认为书法就应该不矫揉造作,无论是执笔的姿势还是书写的过程都要做到自由无障碍。“学书贵弄翰墨,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所以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由此可见,米芾对中规中矩、字形一样的唐楷体的批判,体现了他不受束缚、自由随意的性格。

米芾认为汲取各家之长需要临摹真迹,而不是碑刻等帖子,古人的笔迹在碑刻过程中经过刻工的手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曾云:“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钻研积累使得米芾眼光独到,评价每一个人都能中要害,恰恰也是这些挑剔成就了他,使得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写字技法掌握得很全面。

(一)书法中的笔法表现

清朝乾隆年间的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里评论各家书法,用得最多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得执笔法”,可见笔法的重要性。笔法即运笔之法,主要指笔锋如何着纸、运行、收住等,涉及角度、速度、停顿、藏露等。从米芾留下的真墨迹、精拓本中不难看出,其笔法丰富而明晰。黄庭坚评价米芾说:“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由此可见米芾书法笔法的独到之处。

米芾在晚年写《自叙帖》时,叙述自己研习书法的历程,先从颜真卿、柳公权的《金刚经》,欧阳询、褚遂良、段季展等入手,之后上溯《兰亭》及魏晋法帖,随后隶书师汉代师宜官,篆书追捧《石鼓文》。书壁以沈传师为主。他学习的顺序由近及远,从离自己近的朝代开始,再上溯高古时期。米芾常是悬肘疾书,心与手合,意在笔先,笔断势连。他书法里面的很多特殊笔法,譬如他常用的“蟹爪钩”,就是集自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张季明帖》和《李太师帖》则具备王献之的许多特点,同时也充分显示了米芾开创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技巧,笔画、字形周围锋棱外露,快速书写中自然飞动所生成的“飞白”更显得洒脱、爽利、劲健。中锋用笔沉厚有力,笔锋灵活多变,调换极其灵跃,单字结构时跌宕有致,上下左右互相依托,在险绝中求得整体的平衡,章法因字势和造型而跌宕穿插。米芾笔法之多,即“一字亦无一笔似”。“一”字不独是字,也是笔画,我们用“一”言米芾笔法可能最有代表性,显得密致多姿。

米芾所创的“八面出锋”有破有立,纤浓、气骨、妍媚兼具,完全不拘于一种笔锋,而是将变化渗透至结体和笔画,刷掠迅疾,灵活多变,质朴率真,多面可出锋、随处可出锋之意。由此可见,米芾笔法运用的无穷变化,为后世打开了笔法的新视界。

(二)绘画中的笔法表现

北宋米芾不仅书法了得,他还擅长水墨山水,其山水画被人称做“米家云山”,但米芾的真迹画作现在很难找到。如果要寻米芾绘画的印记,可从米芾的长子米友仁的画中感受到“米氏云山”,能体验到蒙蒙的雾和雨的独特魅力,或可从唯一留在世上的那幅“拙劣”的《珊瑚帖》中,参悟其绘画朴实而又栩栩如生、天真无邪的风格。

米芾在《画史》中声称自己的绘画“非师而能”,这是对自己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也源于他的“自以为是”。米芾的“米氏云山”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自主创新,其笔法和墨法交融,独具匠心。米芾的画作大多描绘江南的山水,但存世的较少。欣赏其子米友仁的画作,可以看到,“米点”是“米氏云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点墨物化成简单的符号,极尽至简地将成千上万的“米点”或横或点集结成面部和块状,构造出山的形状。米点看似简单,实则变化莫测,中锋、侧锋、逆锋、藏锋,浓缩成点,通过或浓或淡,大大小小的勾点,错落有致,恣意洒脱,增强了界面的整体精神和韵律,运用笔墨的变化表现出烟气和云雾。这种绘画的笔法,看似随意,实则不易,表现出“逸笔草草”的情怀,对后世绘画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米芾书法与绘画作品中笔法相通性分析

米芾擅长的水墨山水作品没有得到流传,今天唯一能看到的山水笔迹是他在书法作品《珊瑚帖》中手绘的插图珊瑚礁笔筒。这也恰好是唯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大米绘画”。《珊瑚帖》中的书法用笔充满生气,恣意飞扬,在流畅的线条中,不难看出米芾扎实的笔法,随意出锋已经相当老道,有感意犹未尽而洋溢纸面。这幅画的珊瑚笔筒简直是神来之笔,笔筒的柱子从上到下缓慢移动,并在停顿时画出弧线;抬起笔画,笔从左到右缓慢颤抖,笔触柔和流畅。这里的随意涂抹也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延伸,以书法的用笔和线条入画,是书非书,似画非画之间,意趣盎然,充分展现了米氏笔法的精熟。

米芾的笔法还有一个个性化特征就是“刷”,这种笔法基本上与米芾的绘画相同。在米芾的山水画中,“米点”笔触是用不同大小的水平点描绘山的形状。点和点的排列顺序是随意的,当然可以保留。在山脚下使用了一些缝隙。水平笔用于扫除,其中大多数不使用精制方法,并且笔刷平滑且具有可塑性。这种类型的笔扫样式也具有“刷”的感觉。它们都使用正面向前书写,只是笔的方向不同。米芾用书法在画中的山坡和水边上写了树枝,而落叶则是用各种大小和随机阴影的墨水画出来的。

米芾书法“八面出锋”与绘画中产生自然兴趣所需的笔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米芾将书法艺术运用到他的绘画中,他对书法艺术的个人观点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达。米芾把书法的要点运用到了山水画上,用大笔和水笔的写意画来诠释长江以南的云雾和毛毛雨,开辟了以水墨画写意的设计风格画。他在山水画中使用了丰富多彩的书法,以增强山水画的可组合性,并使它们与文人画在美学上更相关。在山水画中,米芾创造了一种具有可组合性的独特山水技术,并为后世书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米芾的书画造诣与他对笔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密不可分。米芾自由、轻松、动感十足的笔法不仅使他的书法超自然,而且使他的绘画作品成为现实。米芾所处的时代,文人画较为成熟,自文人介入书画后,书写性渗透到了绘画中,形成了成熟的笔墨概念,将线条的规律、法度、节奏等进行组合,最终演变成了绘画作品中的各种物象形态,“以书入画”的产生影响着后来书画艺术的整体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施之博,1984年1月生,女,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书画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健宁.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2021(3):98-99.

[2]魏峤.平淡天真:米芾书法和水墨山水作品形式构成的统一性[J].今古文创,2021(8):82-84.

[3]史可婧.黄宾虹绘画对书法的影响—以手札和画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200-203.

猜你喜欢
笔法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最强大脑
飞白与枯笔的区别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篆书评价标准探究
书法与中国画研习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