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笔法中,飞白与枯笔是有所不同的,但在书法赏析中,常常有些人认为枯笔就是飞白,其实不然,飞白应是已失传千百年的古老笔法,它始创于汉代蔡邕,蔡邕既是书法家,也是一位成就极高的书法理论家,他的著作《笔法》,极为精辟地论述了书法行笔中“急”与“涩”的辩证关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正书之祖钟繇曾向韦诞索看《筆法》未果,竟难过得捶胸以致呕血,幸亏曹操赠以“五灵丹”,才使他脱离危险。蔡邕自称其笔法得于“石室”,他悟出的飞白笔法今已失传,无法考证,但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升仙太子之碑”的榜额,笔法婉约圆转,灵逸飞动,应为存世唯一的飞白体书了,此碑主笔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薛稷和钟绍京。从碑额文字笔法悟道,其飞白笔法应是涩势行笔,笔毫与纸争力,边行边蹲,蹲驭起伏,迟涩飞动,燥润相融,笔势婉雅,以达洒脱痛快。枯笔笔法,往往是书写中途毫中笔墨将竭,顺笔而行,毫飘墨浮,枯燥不润,浅薄无力。现代“草圣”林散之在其作品中常用飞白笔法,以燥取气,以湿取润,燥润相生,神旺气足,以彰“枯墨中写出润来”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行笔的方法,还是笔毫着墨的浓淡多寡,在书写呈现在纸面的迹象,飞白与枯笔,是有质的区别。“笔贵于涩而俗于流”,涩势行笔,沉着有力,流畅贯注应是飞白笔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