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辅助治疗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领域的应用

2021-07-21 15:33李想蔡鑫
社会与公益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李想 蔡鑫

摘 要:大量的文献显示,动物辅助治疗可以应用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笔者通过研究和学习,设计出一套动物辅助治疗模式,并以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为例,将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方法运用到了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将动物辅助治疗与个案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手段可以为精神障碍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改善,并且在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情绪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动物辅助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个案工作;社会工作

一、动物辅助治疗方法及其辅助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模式概述

(一)动物辅助治疗概念界定

动物辅助治疗(Animal-Assisted Therapy,AAT)指的是一种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改善或维持病弱或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或帮助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进而适应社会、促进康复的过程。

(二)精神障碍患者动物辅助治疗模式介绍

笔者参考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中的个案工作模式,将工作犬运用到个案服务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清晰的服务模式[1-2]。具体来说,笔者参照我国台湾地区的“金三角”服务模式,结合目前大陆的情况设计出的“精神障碍患者动物辅助治疗模式”图(见图1),全面考虑该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犬类动物的特点,同时将该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相结合[3],在服务前期,先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案主进行评估,在确定案主适合接受这一服务后,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及其监护人一同来设定服务目标,制定出符合案主特点的动物辅助治疗方案。之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和带犬志愿者进行对接,由带犬志愿者引导、带领工作犬来配合社会工作者实现人犬互动。互动过程中,要帮助案主和工作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案主改善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

二、动物辅助治疗模式在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的应用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动物辅助治疗可以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4],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5-6]。与此同时,动物在帮助人类舒缓情绪、减轻压力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7]。于是,经过多方面权衡,动物辅助团队选择在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开展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动物辅助治疗。

(一)服务开展前期

社会工作者(下文中提到的“社会工作者”均为笔者本人)所在团队负责老师通过电话咨询的方法,找到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通过交流,医院科室负责人表示,对于动物辅助治疗这一疗愈手段十分感兴趣,并且同意我们在本院的某病区进行志愿服务,之后经过科室负责人同意,便带领工作犬来到了指定病区,首先与病区主任、护士长、各位医生和护士见了面。会面期间,团队负责老师便向病区各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由来以及在其他国家应用的成果,并详细说明了动物辅助治疗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到场多数负责人表示只要是为了病区患者好的事情都愿意尝试,并且相信团队的专业性和工作犬的安全性。

(二)服务开展期间(2013年3月—2019年12月)

1.问题评估及服务目标确定

在开始正式的动物辅助治疗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服务对象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评估。

社会工作者:听说您在这个病区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据您的观察,您觉得病区患者目前有什么需求?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医生1:我们这个病区全部是康复期的患者,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你也看到了,患者们平时除了抽烟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我觉得他们很需要一些娱乐活动来充实一下生活。但是我们每天照顾他们就很费神了,没有精力再去想办法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每天就想着他们能按时吃药,别出什么意外就好。问题的话,我觉得他们就是与外界接触太少了,平时他们也接触不到什么外人,除了我们这几个护士以外,很少有机会跟其他人聊天。

病区医生认为病区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与社会脱节、社交能力退化等方面,除了日常的医疗需求之外,他们还需要提升自身社交能力,为之后回归社会作准备。

既然是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的服务,在前期评估阶段还是应该走到服务对象中间去。有了与医生交谈的基础,社会工作者在护士的帮助下挑选了几位有一定沟通能力的患者进行了访谈。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我说说您日常的生活吗?

患者1:每天6:30起床,之后就是洗漱吃早餐;我没事的时候爱看看书和新闻。到了中午,就去吃饭,吃完饭开始午休,午休之后能到院子里走走,抽根烟,看一会电视,基本就是这样。

社会工作者:您每天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患者1:我喜欢看书,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看看军事节目。

社会工作者:您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患者2:我没什么爱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

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交流了解到,目前病区患者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娱乐活动的缺乏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动物的加入一方面丰富了患者的生活,另一方面与动物相处也可以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恢复。

2.服务对象的筛选

本次服务选择在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开展,服务面向病区所有患者,以患者自愿参与为原则,不强迫患者参与服务活动或接触动物。选择服务对象的过程中要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因为他们可以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很多有用的意见,包括哪些患者适合参加服务,哪些不适合。所以,在筛选服务对象的过程中,要综合患者意愿和医务人员建议两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与此同时,在首次帶领工作犬进入病区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关注他们是否有与犬接触的意愿,与犬接触时其行为是否适当以及是否有意愿与犬建立关系。服务对象着重选择有较强意愿接触犬,与犬进行互动时无过激反应,行为相对温和、无攻击性,且愿意与犬再次见面,建立亲密关系的患者。

3.动物辅助治疗在个案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服务中主要采用个案工作法。

在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很难取得患者信任、找不到合适的聊天话题。动物的介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社会工作者以一个“爱狗人士”的身份开始与患者聊天,有相同的爱好便能在短时间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围绕犬与患者进行交流,如询问患者是否有养犬经历,是否想知道工作犬的年龄、品种等信息。

除此之外,在每次访谈开始前邀请患者抚摸犬,这有利于患者舒缓心情、调节访谈开始前的紧张情绪。另外,还可以教授患者训犬的知识和技巧,协助患者完成与犬的互动,使患者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同时锻炼患者的动作协调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力。整个访谈过程中,犬作为一名参与者陪伴在患者旁边,充当话题的引入者、情感抚慰剂、情绪放松剂及互动观察员等角色。

动物的加入除了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能对动物辅助治疗工作提供帮助,还能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带给患者新鲜感,给予患者情感刺激,活跃患者的思维,锻炼患者的语言能力,使患者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患者3:今天狗怎么没来呀?

社会工作者:今天拉狗的车坏了,下周一定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这几年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介入,您有没有观察到患者有哪些改变?

医生1:刚开始狗来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是围观,后来开始有人上手去摸狗,再到后来开始有人尝试着牵着狗在院子里遛弯儿。每周都有人问,大黄狗什么时候来。我们病区有一位Y患者,他从来不跟人接触,但是每次狗一来他都是第一个走出房间来和狗打招呼的。总的来说就是感觉他们心里开始惦记东西了,总惦记着狗会不会来。还有许多慢性患者不会表达,现在也开始主动向我们提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也利索多了。

观察发现,一些喜欢犬的患者在看见犬进入病区大门的时候,表情会发生变化。

4.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1):老X,男,70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合并脑白质病,有比较大的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入院二十多年,有妻子,妻子固定每周三探视时间来给他送吃的。老X喜欢喝水,活动时间离开病房必定会手持水杯。语言表述比较简单,和陌生人(社会工作者)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我媳妇今天来看我”。病情比较稳定,在社会工作者入院服务的三年中,仅仅见过他情绪失控哭闹过一次,发病原因是妻子不同意接他出院。

病区从2013年开始引入动物辅助治疗方法,每周三由社会工作者带领工作犬进入病区陪伴患者。老X刚开始就对工作犬比较感兴趣,每次犬来到病区,他都会面带微笑地走出来看狗,看到狗之后行走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在与老X相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老X非常喜欢拍照,特别是在拿到冲洗出来的照片时,能明显看出他很开心。于是,工作人员就尝试鼓励老X与工作犬合影,并帮助他们取景拍照摆姿势。每一次拍完照片,社会工作者都会拿给老X看,老X满意后才会停止摄影。几次互动下来,每次当社会工作者来到病区的时候,老X都会主动问社会工作者“今天狗来了吗?”,或者说“给我拍张照吧”。时间久了,老X开始与其他人或者植物等拍照,如时常主动要求社会工作者来帮助他和妻子拍照,和病区的花草、运动设施拍照。

案例(2):小Y,49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入院将近8年,大专学历,婚姻状况不明,有一个姐姐,母亲目前在养老院,每周三都会和小Y视频聊天。小Y很少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所思所想从不向其他人坦露,话很少,有时会自言自语。入院前有很严重的暴力倾向,面部表情单一,经常表现为眉头紧锁,胡须较长,身体状态良好。

在动物辅助治疗过程中,小Y對犬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每次见到工作犬,小Y都会主动上前用双臂环抱住犬的脖子,与犬温柔、亲密地接触,能够看出在与犬接触的过程中他的表情十分放松。社会工作者尝试以犬为话题与小Y进行聊天,几次下来小Y也开始愿意和社会工作者交流。交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小Y对病区外面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每次社会工作者来到病区,他都会向社会工作者借手机看新闻。

由此可以看出,动物辅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身情感,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恢复语言及其他社会功能。

三、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动物辅助治疗实践成效总结与反思

(一)动物辅助治疗实践成效总结

动物辅助治疗方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传统医疗康复服务结合,在关注患者个人能力发展的同时,为患者更好地进入社会提供了条件。在实务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情绪与行为两方面。

1.动物辅助治疗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情绪的影响

面对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工作者在前期与他们建立关系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筛选的服务对象均为喜欢狗,或者在之前的生活中有过养狗经历的患者,所以在与患者见面的时候,工作犬的加入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放松心情,降低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敌意。与此同时,在与工作犬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回忆以前的生活,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共鸣。再者,在患者与工作犬的互动中,社会工作者会鼓励患者完成喂食、握手等动作,并在患者完成相应动作之后给予患者鼓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更愿意去与犬完成相应互动。与音乐治疗、阅读治疗等方法不同,动物辅助治疗过程中,患者接触到的是有生命的动物,与犬的成功互动可以折射到与人的互动中,帮助患者建立起人际交往自信。

2.动物辅助治疗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行为的影响

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的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为长期住院患者,很少与外界接触,长期的住院生活和药物影响,使患者的语言功能下降。同时,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除了自理能力有所提升以外,其他的行为能力下降严重,会出现如握手力度掌握不好等问题。患者由于很少接触外界,没有机会与他人一同完成“握手”这个动作,他们不知道与人握手应该使用怎样的力度。同样,在初次抚摸工作犬的时候,也会出现病人拍打工作犬、拉拽牵引绳等情况,这个时候社会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和工作犬进行良好互动,另一方面还提醒了患者,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动作要尽可能柔和,要像抚摸工作犬一样轻。

(二)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动物辅助治疗实践反思与建议

通过实地观察以及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访谈可以看出,病区大部分人对犬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基本上能做到不排斥,偶尔有几位患者不喜欢犬,也不会做出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基本能保证动物的安全,并且有20位左右的患者愿意抚摸犬,由此可以说明,动物辅助治疗在这一病区有实施下去的可能性。通过医务人员的描述,能明显看出患者的变化:一是患者从之前的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到现在每到周三就会询问工作犬来不来;二是一部分语言功能比较好的患者,开始尝试与带犬的社会工作者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从上文老X和小Y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动物辅助治疗的介入,对于患者自身的行为是有影响的。综上所述,在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开展的长达七年的动物辅助治疗是有效果的。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与相关管理机构取得联系,依照规则办事,在相关机构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服务场所进行服务;其次,要尊重服务对象,不能过度诱导甚至强迫服务对象与犬接触;再次,在实际介入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特征和不同的需求设计合适的人犬互动方案,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关注服务对象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另外,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保证自身安全,在此基础上密切关注服务对象和犬只,避免出现人犬不良互动甚至犬伤人的情况。此外,工作犬资质认定及工作犬筛选有待规范。在实践服务过程中曾出现过犬不服从工作员指挥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工作犬筛选及工作犬资质认定还存在很大问题。不仅如此,目前有些工作种类的工作犬还不能被广泛接受,比如文章中介绍的这类助残工作犬。作者也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目前有很多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打着培养工作犬的名义,向犬只主人收取高额费用,但他们颁发的证书和犬证得不到派出所及相关权威机构的认可,出行及服务活动依旧受到很多限制。

除上述问题外,工作人员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没有针对动物辅助治疗师的认证,但目前国内有专业的训犬师,有对于训犬师的培训,且负责考核受试者是否有从事驯养动物的资格。但是,训犬师只需要对动物负责,纠正动物的问题行为,教授动物技能,训犬师和动物辅助治疗师是否能混为一谈?训犬师的任务是让动物经过训练后行为更加规范;而动物辅助治疗师的任务则是建立良性人犬互动关系,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设定目标,并帮助服务对象在这种关系下完成目标。所以,不能将训犬师和动物辅助治理师画等号,专业动物辅助治疗师的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还有待探索。

动物辅助治疗之所以用了“辅助”二字,是因为其目前还不能独立对患者进行治疗,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来说,AAT只是一种补充疗法,其干预效果未能完全发挥,且动物辅助治疗的局限性比较大,仅仅适用于那些喜欢狗的人,加之受到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影响,工作犬的活动范围也很有限。

四、总结与展望

“精神障碍患者动物辅助治疗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在创新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领域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喜欢小动物、处于康复期、状态较为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这样才能保證治疗更加顺利。除此之外,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仅要注重患者心理问题的辅导,也要关注患者行为问题的修正,从综合的角度来帮助患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

动物辅助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工作与医疗康复服务领域的衔接,以动物为媒介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人与动物互动的模式,一方面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为社会工作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社会工作者若想利用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方法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公众对工作犬的认识,增进公众对于这一类工作犬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助残工作犬的知名度,以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其次,在犬只的挑选和培育上要下功夫,同时重视专业工作人员的培养,确保专业性的同时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再次,在服务开展前的服务对象评估过程中也要尽量考虑详细、全面,确保接受服务的患者没有狗毛过敏等生理反应,并且遵循自愿参与原则。以确保患者安全为前提,帮助他们舒缓情绪、树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并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总之,对于动物辅助治疗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的探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的不懈探索和努力,相信有一天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方法可以被更多人熟知,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在动物的帮助下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斌志,王李源.动物辅助疗法:基于人与动物关系的社会工作机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3-42.

[2]刘斌志,王李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动物辅助疗法的模式选择及其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工作,2019(7):27-29.

[3]马若琪.社会工作介入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康复服务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7-8.

[4]金秋霞,张立秀,洪慧敏,等.动物辅助干预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21):2588-2590.

[5]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健康与教育,2006(2):89-93.

[6]杨黎明,沈淳,涂梦璐.近十年国外动物辅助疗法干预自闭症儿童社交功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三峡大学学报,2019(6):99-104.

[7]高博.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动物辅助干预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18-21.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