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旋律

2021-07-21 15:07朱亚圣
闽南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道漳州路面

朱亚圣

路,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一条路,如同一条条缀满着财富和希望的彩练,让整个区域充满活力,让所有民众都能感触“温度”,都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振奋人心:一条条公路缠绕山腰,越过山岗,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一条条水泥路在青山绿水间、江河湖海边纵横交错,遥相呼应,连接起淳朴乡村与活力城区的交通动脉,一幅幅律动发展的精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新中国成立后,漳州公路发展走出了一条非凡的道路。从“车子一颠到了福建”到宽敞平整的国省道,从“扬灰路”到“洋灰路”,从四车道到八车道,从白色水泥路到黑色沥青路,漳州公路人具备突围攻关的胆识、先人一步的布局和狠抓落实的韧劲,脚踏实地,善作善成,打响并引领这场跨世纪的公路大变革。尤其是近些年来,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各项工作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公路人日复一日穿行漳州大地,用脚步丈量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受着它的变化。一路走来,道路由窄變宽,由点成线,由线成网,紧密交织,嵌入龙江大地,在青山绿水间铺就一条条蜿蜒缤纷的彩练。

跨越发展,交通先行。沐浴着喜人成绩,“十四五”正承载着绿色、智慧、平安、畅通的时代梦想款款而来。漳州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黄金机遇期,公众出行的“舒适指数”“安全指数”“便捷指数”不断攀升,公路人紧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这一主线,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真抓实干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漳州公路“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他们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富美新漳州公路大发展的征程中。

路网 从行得通到走得快

从平和西半县的九峰镇到县城小溪镇,路程47公里,以往只有一条两车道的小土路,汽车驶过,车后扬起阵阵灰尘,一路下来,到达县城起码也要两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属于戴云山脉的大协关海拔600多米,常年云雾绕山间,而且人车双向混合,车流量大,汽车轰鸣着从山脚慢慢攀爬到山顶,然后拐几个弯再一路俯冲到山脚的霞寨镇黄庄村,惊心动魄,既不安全又耗时,单独过这个大协关就要近一个小时,这个关隘也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当年,这个路段路况不好,道路损毁严重,为及时养护,公路部门还在这里专门设立一个道班。

1993年,借助全省先行工程建设的东风,这条郊柏线也被铺设上水泥路面,焕然一新,车程缩短三分之一以上。2002年,1070米的单洞双车道大协关隧道打通,从九峰镇到小溪镇的车程缩短到40分钟左右,真正实现了从行得通到走得快。

历史的车轮滚滚转动,1983年至2002年,是漳州公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历史,从海边到山区,总里程1803公里的专养公路发生最深刻的变化,国省干线里程增加到854.441公里,比1983年增加228.271公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达到41.832公里;二级公路大幅度增加,达到589.678公里;国省干线高级路面比20年前增加了66.3倍。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一发展变化是有时代背景的。1992年末,福建省政府根据全省现有公路等级标准低,路网功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全省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现状,为迅速改变公路落后面貌,采取重大措施和政策,加快高速公路,省内国道、主要省道以及交通繁忙路段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并定名为“先行工程”,自此,拉开了福建公路快速发展的序幕。

与此同时,省里将地市公路机构下放给地市政府领导和管理,实现公路管理体制重大变革,从而使漳州公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福建省公路局漳州分局于1993年元月全建制划归漳州市政府领导与管理,并更名为福建省漳州市公路局。

漳州东连厦门、南邻汕头两个经济特区。漳州的公路交通自1993年开始实施“先行工程”以来,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公路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3年至1997年,公路“先行工程”建设是漳州公路发展史上取得最辉煌成就的时期。324、319两条国道漳州段路基从7米至12米拓宽到23米,铺设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里程252公里;省道干线及部分繁忙县道得到全面的改造扩宽,铺设高级、次高级路面894公里。国道324线上的盘陀岭第一座隧道、漳州迎宾路、漳州广场东立交桥相继建成。“先行工程”基本结束后,国道324线漳州东环城路9.03公里改建为城市一级干道、 水仙大街龙文段改线6.1公里城市快速路;国道319线漳州北环城路面改造工程9.44公里;省道西港线华安至芗城43.12公里、省道官九线长泰至漳州20公里、省道漳东线八尺门至东山西埔13.5公里、漳浦路段83.2公里、省道东线诏安路段54.7公里、东山第二通道大产跨海大桥及接线2.7公里、县道山旧线绥安至旧镇13.9公里等改建为二级公路,这些均先后建成通车。

战胜非凡的挑战,必因非凡的举措。近十年来,公路建设总投资近百亿元(含高速公路),其建设里程之长、资金投入之多、工程量之大、速度之快、成就之巨,在漳州公路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跨入新世纪,公路建设更是多点发力,一路阔步前行。

镜头一:2016年1月9日,新江东大桥通车,双向六车道疏通漳厦“咽喉”。该桥连接漳州市区与漳州台商投资区。大桥通车后,市民往返漳厦两地直线距离减少2公里,旧江东大桥继续留用,以步行为主。

大桥起点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吴宅村与国道324线交叉处,跨越九龙江北溪,桥长1188米。大桥过九龙江后至台湾政治人物连战的祖地龙海马崎村,设马崎互通,后与国道324线合并,终点接至迎宾大道,大桥加连接线全长5414米。 该桥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设计速度每小时60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工期30个月,总投资10.7亿元。这座新桥梁的通车意义重大。旧江东大桥地处漳厦的交通“咽喉”,根据监测,该桥日均交通量达五六万辆,又只有双向两车道,与桥头接线的双向四车道路基宽不匹配,导致大桥不到3公里的路段经常堵车,特别是逢车祸必堵。此外,由于重载车辆多、上下游采砂等因素,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2009年至2010年,旧江东大桥经历过大修。2012年1月起,该桥开始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总重30吨以上的货车、大客车通行。

镜头二:2017年7月,福建省重点工程——国道324线九龙岭段公路工程S2标开工建设,至此,国道324线九龙岭段公路工程全线开工建设。项目起点位于高新区九湖镇木棉村深水库附近,顺接324国道,往南向行进到木棉山位置设置花都1号隧道;到烟简山位置设置花都2号隧道,终点位于漳浦县官浔镇山边村附近。项目主线全长约11.71公里,按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总投资约15.7亿元。这一工程,采用隧道方式穿越九龙岭的建设方案,合同工期18个月。其建成后解决了原来国道坡陡急弯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难题,并为每年的花博会车辆分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缩短了龙海和漳浦之间的交通距离。

镜头三: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攻坚。2016年7月,漳州沿海大通道控制性工程——漳江湾特大桥开始打桩基,为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至此,漳州沿海大通道已全线开工,全长171公里,于2019年竣工。大通道成为连接厦门与广东的一条交通主干道,从厦门到漳州所有南部县区的沿海乡镇,均可走这条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高级沥青大通道。

漳州沿海大通道起于漳州招银疏港高速公路港尾落地互通,沿途经漳州开发区、龙海、漳浦、古雷开发区、云霄、东山、诏安等7个沿海县区、31个沿海乡镇(场),连接7个港区,终于诏安县大埕湾与广东对接。目前,从龙海起点至漳浦沙西界的路段已被列为国道;漳浦沙西界经漳江湾特大桥、东山、诏安路段被列为省道。

漳州沿海大通道不仅贯穿漳州沿海县区,同时又是连接厦门与广东的一条交通主干道,串联起厦门湾、诏安湾、东山湾等湾区,构筑起区域立体交通网络。漳州沿海大通道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路线两侧纵深500米区域预留作为工业或其他发展用地。漳州各地建设者和公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持续推进漳州沿海大通道建设。其全线通车进一步推动厦漳同城化融合,拉近闽粤之间的距离,直接带动沿线约1.5万公顷土地的开发,对促进漳州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公路建设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养护 从通畅到舒美

漳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融名山、名水、名花、名人为一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1.2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之地,国道省道在此交汇,阡陌纵横绵延千里,如一条条毛细血管为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进入新世纪,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壮大的漳州公路人,以大地为纸,挥洒大手笔,勾画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公路蓝图,弹奏出一曲曲让人们传唱的青春之歌。

路建好了,自然离不开养护,因为,它能使公路更美丽更顺畅,使用年限更长。

以“十二五”为例,漳州就把重点放在打造新型五优公路上。全市普通公路路网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共完成养护投资23.85亿元,同比“十一五”增长57.4%。当时全市专养公路总里程1814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000公里,占一半多;沥青混凝土路面166公里,水泥路面1595公里,路面铺装率达99%。根据新一轮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境内国道将由2条267公里增加到6条832公里,普通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立足于新旧交汇的时间点,漳州公路人把全面抓养护提质作为一个突破口。实施路面改造262公里,美丽交通生态公路402公里,农村示范路建设100公里,国省干线示范路303公里;投入5131万元,购置养护机械373台套,实现养护机械化全覆盖。全面抓管理提效,完成集镇整治115公里,绿化1260公里,路容路貌提升892公里,有效破解路域环境整治难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实施危桥改造48座,排水系统整治327公里,安保设施完善892公里,灾害防治工程26处,特别是圆满完成漳州东立交桥的整体拆除工作。加强班站管理,实施公路站改造18座,标准化40座,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使职工生活质量提高。全面抓服务提升,投入1780万元建成路网中心,在国省道沿线设置可变情报板13个,视频监控点70个;在国道增设7个公路服务区,服务公众便捷出行。

与此同时,打造舒适便民的国道319线,投资45.5亿元,完成 106.65公里的提级和路面改造,实现全线路面黑色化;靖城服务区、和溪服务区相继投入使用。打造生态文化的国道324线,结合闽南生态文化走廊建设,把“路畅人和,服务海西”的公路文化与“红砖白墙燕尾脊,马背骑楼和尚头”的闽南古厝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增设马坪服务区和三古服务区,打造生态美、文化浓、服务优的新型五优公路。路面改造中,安保工程、绿化工程及排水工程与路面改造同步实施,同步验收,使省道畅通安全。

“凝心聚力催人进,潮平风正好扬帆”,意气风发的漳州公路人正以崭新的理念,奋进的姿态,开放的胸怀,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富美新漳州建设续写辉煌篇章。

改革 从基础创新到科技赋能

国道324线漳州段是漳州的重要交通大動脉,途经龙海、漳浦、古雷港、云霄、诏安、东山等地,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交通任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发展需求,从2016年开始,漳州公路人用三年时间分段分步实施,完成了国道324线全线“白改黑”工程,投资12.4亿元,实施146公里。2016年6月国道324线九湖至长桥路段路面大修工程正式开工,接着九湖镇院后村路面改造工程、漳浦路段路面大修工程、常山路段路面大修工程、云霄路段路面大修工程、诏安路段路面大修工程等“白改黑”工程陆续开工,紧锣密鼓、如火如荼。直到2019年12月诏安段“白改黑”工程的完工,标志着国道324线全线实现了路面黑色化。道路两旁花木扶疏,枝叶摇曳,沥青路面显得更为平顺、整洁、沉稳、美观,一路风光无限,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行体验。该工程不仅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提升我市道路景观效果,打造赏心悦目的城市名片。2016年,国道324线“白改黑”工程也被评为“漳州市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

这条公路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折射的是漳州公路近些年来的变化,而变化则源于公路人不懈努力、改革创新的结果。

围绕大局“谋变”。“十三五”期间,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的历史机遇,主动承接省级重点项目国道324线九龙岭段公路工程的项目管理任务。期间,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克服了工程体量大、建设工期紧、施工工艺复杂等难点问题,历时20个月,提前完成建设目标,于2018年11月17日实现了主线通车,累计完成投资15.7亿元。在2019年古雷港“区地合一”之后,按照漳州市委“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战略部署,公路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与古雷港区协调,于2019年11月快速批复成立了古雷港公路分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让漳州公路发展更加密切地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适应形势“转变”。2018年开始,公路养护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全省推行“国省道由公路管理机构管养、农村公路由县乡村分级管养”的全新养护模式,漳州境内专养公路归类移交后总里程缩减了一半,从1823公里减为1051公里。为进一步融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公路部门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积极对接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专业养护部门优势和成熟管理模式,代管代养各县(市、区)的主要县乡道。目前,全市共代养农村公路及新国道辅道(非机动车道)690公里,有效解决了分类移交接养后的养护任务不平衡、资金困难等问题,逐步适应全新的养护模式。

突破瓶颈“质变”。制约漳州公路发展的瓶颈是路况水平,在路面平整度、MQI(路面质量指数)等重要硬性指标上,一直处于全省平均线之下。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制约,中心坚守“质量互变规律”,坚持路况优先的发展理念,近几年,一直举全系统之力积极推进路面改造,实现了国道319线、324线全线路面黑色化,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改造路面500多公里,路况水平持续提升,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值得到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加大路面中修力度和预防性养护,确保路况水平持续提升,共实施预防性养护487公里。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示范路建设,建成262公里生态示范路段。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全省路况检测中,漳州跻身全省前三名,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得民心则事业兴,只要是能让群众受益的事,中心都创新办、努力办、持续办。

之前,市公路中心还开展过公路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建立健全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8项工作机制;完善25个应急抢险物资储备点应急储备;开展隧道突发事件、路面排涝和路面清障等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抢毁能力;加强抢毁工作,维护道路安全畅通。

刚过去的2020年,市公路中心投入3.4亿元,按时按质完成东山G357线、云霄G357线、长泰S507线、古雷G228线罩面等18个路面大中修项目及保林大桥拆除重建、国道324线云霄路段隐患点整治、国道324线和国道319线5处平交路口“白改黑”,实施安防工程166公里,隧道提质升级24座,国省道隐患点整治项目参评并入围“十大暖民心项目”。这一年,实现了“好上加好”,顺利完成交通部对漳州175公里普通国省道路况检测,扎实开展国道324线沿线路域环境整治,迎国评工作得到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公路中心一致好评。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养护投资18.9亿元,实施路面改造 285公里,路面大中修52.6万平方米;专养一级公路里程从“十二五”末的40公里,上升到了2020年末的230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里程从“十二五”末的143公里,上升到了2020年底的489公里。漳州“两纵两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域内互通、域外互联,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发展格局位居省内前列,总体适应、局部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了“先行”支撑。

一路走来,所获殊荣俯拾即是。市公路中心连续六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4年至今连续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绩效考评优秀单位、被市直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起连续5年被评为综治平安一类单位,2016-2019年被评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共获得17个获国家级、省部级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和工人先锋号;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获国家级、省部级表彰,有31人荣获全国、省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

跨越 从单一互通到现代交通

歲序更替,华章日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大漳州”建设的元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强调,“十四五”期间,漳州市要切实抓好难得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聚焦“产、城、人”深度融合,积极策划生成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社会事业项目,特别要突出交通先行。

善用优势,乘势而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改革步伐永不停歇。接下来,漳州积极策划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层设施项目,其中交通先行、加快谋划交通“大动脉”特别突出。

其中一个例子是厦漳同城大道。2019年2月1日凌晨零时,厦漳同城大道全线通车,对接厦门海沧海翔大道。它的通车,意味着连接厦漳两地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实现贯通,对于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线路起点位于角美官路村附近,与厦门海翔大道相接。终点位于漳州动车站,与规划的站前路对接。线路全长26公里,历时6年半建成,分圆山段和角美段。建成后的厦漳同城大道主线双向8车道,两边设有辅道、人行道。主要道口均设置跨线桥或互通立交桥,实现车辆无灯控畅行,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

2021年2月,云霄金霞路和世坂大桥改造提升,沥青路面平顺稳定,降噪减排更环保,交通组织更顺畅,通行能力明显增强。这条路连接云平高速、和田路,真正打通下河、和平、马铺三个山区乡镇大通道,城区进一步扩容提质。要知道,云霄西部山区的下河、和平、马铺等乡镇盛产枇杷、杨桃、淮山等农特产品,每天都有成吨的新鲜蔬果从金霞路运输而过,可以说金霞路是农产品“走出去”的“黄金通道”。作为蔬果运输大军中的一员,云霄杰成团购负责人林剑峰实实在在感受到道路改造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我们蔬果运输最看重的是效率,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新鲜的蔬果送到货主手里,便捷的交通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生命线。”以前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开一段停一段,几百米的一段路就堵上半小时是高峰时期金霞路段的行车常态,改造后的金霞路畅通了蔬果运输的“最先一公里”,大大缩短新鲜果蔬从田间地头“飞奔”到百姓餐桌上的时差。“不僅运输时效提高了,运输损耗也不断减少,公司收益大幅上涨,发展进入快车道。”林剑峰说道。

路通则财通。山区大通道的打通,实现了云陵、下河、火田、和平、马铺等五个临近乡镇15分钟内上高速,20分钟内上动车,物流运输的畅通不仅加速了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让农产品的上行之路越走越宽,彻底打破了“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局面,乡村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蜕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十四五”期间,漳州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提升交通品质,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功能,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0公里,中心城区编制完善城市快速路建设方案并启动建设。建成东环城路及跨江大桥、芝山南路跨江大桥等主干道,实施云霄将军大道、诏安文峰路、梅园中路等改造,启动龙海月港新城区观海路、云霄滨北路等工程建设。推进国省干线城镇过境段与城市快速路的融合衔接,在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增设一批互通口,提高交通疏散能力,实现“大通道大循环、快通道快循环、微通道微循环”。

“十四五”期间,漳州加快构建“一二三”环线路网,芗城、龙文与长泰、龙海、漳州台商投资区等区域之间至少建设两条城市快速道路。打造成集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推进实施福厦客运专线、长泰县武德路连接漳州台商投资区角泰路、锦江大道(三期)C段和D段、益民路北段(益民路-北环城路)、小港南路道路工程、物流城路二期、漳州台商投资区社头片区涉轨道路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漳州公路坚持综合交通发展适度超前、先行先试,实现养护提质增效,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智慧公路。国省道养护、建设投资仍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按照福建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全市国省道计划完成投资94亿元,其中新建国省道项目80亿元、国省道路面改造项目14亿元。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单改双”等建设,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

以长泰为例,当地提出依托闽西南协同发展、“交通强国”“互联互通”“智慧绿色”等交通发展政策与目标,进一步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确保长泰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形成对接漳州10分钟、对接厦门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建设。

有人曾写过一首赞美漳州公路的诗,凝聚和体现了公路人的奋斗精神与别样情怀。

《多彩公路缤纷发展》

如果问漳州最美的是什么

答案里一定会有公路

因为——

它多彩

绿色描绘常青之卷

黑色支撑畅行之途

橘色谱写责任之心

灰色坚守安全之道

蓝色吟唱科技之歌

红色温暖公路之家

它善变

婀娜曼妙身姿如少女

舞在闽南古韵文化中

厚实坚挺背脊如壮汉

伏于仓促往来过客下

它无处不在

于远方山林于咫尺郊野

于喧嚣城间于安逸乡里

于你看得见于你看不见

如果问漳州还有什么最美

大概就是创造了最美公路的人了

声音

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林长河介绍说,这些年来,随着国省道建设走上快车道,漳州公路部门在新形势中寻找方向,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在创造中体现价值,在奋斗中成就事业,建管养并举,用坚毅的脚步踏出一条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之路,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一曲壮丽的公路之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具有新时代特征和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矢志艰苦奋斗,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穿“十四五”发展的整个过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开创富美新漳州建设新局面贡献公路人的力量。

猜你喜欢
国道漳州路面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路面上的新科技
大决心
小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