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摘 要: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度依赖教材,善于利用情境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
一、 引言
采用情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减少学生对学习难点知识的阻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乐趣。情境图的合理利用,以每本教科书的情境图作为契合点,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富有生活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内在学习的动力。
二、 情境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抽象、复杂,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之中,对于抽象的知识点理解有些困难,知识的串联能力也较弱。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将复杂、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能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数学学科的意义。此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也需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向。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和理解水平上存在一定欠缺,而数学也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较为拓展的学科,容易导致学生对某些内容不能整体掌握。如何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需要充分运用情境图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有动力,从而主动爱上数学,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素养。
三、 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情境图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偏离内容
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情境图的真正价值,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围绕情境图当中的非重点元素进行讲解,偏离了教学中心。比如在一年级数学《上、下》中,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课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也踊跃发言,教师也表扬了学生观察得很仔细,但是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上、下”位置却没有进行讲解,以至于距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间,也只能够匆匆地对位置关系进行讲解。对于这节课,教师是显然忽略了对于素材的选择,以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好像是看图说话而不是一堂数学课。
(二)偏离重点
有些教师并没有认真解读情境图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表内乘法》的讲述,部分教师会照搬情境图从而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比如在运用情境图时向学生问道,氢气球你们玩过吗?好玩吗?接下来提问在玩氢气球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但是整个环节使用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接下来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手里有两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于是学生就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计算:“2+2+2+2+2=10”。再接下来教师又提出了新问题总共有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那么总共有多少个气球?学生又进行计算。到了这里,本节课已经花费了将近20分钟,但是对于教学重点却没有触及,显然这节课是不成功的。主要的原因还在教师,并没有正确解读出情境图的内涵,偏离了教学重点。
四、 教学中对情境图的运用策略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量”的使用
在数学一年级准备课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画面,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插图所蕴含的意思,这样就能够让所包含的信息被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让学生对图中的人物以及各种物品等进行详细的观察,教师需要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图画中有几名学生?有多少棵树木?总共有多少人等。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恰当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与能力。因此,一幅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而是隐含着丰富的数字元素,有多少人?有多少物品以及他们的摆放位置等,因此就需要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以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多看多想,还需清楚地了解到图中所表达的含义,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操作加深记忆,这样的学习才会变得更有价值。
(二)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提升情境图的“质”
有部分教师虽然也在教学手段上進行了革新,也非常注重对情境图的使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过分迷信教材,对于情境图是生搬硬套也没有做相应的处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比如在除法的初步认识当中通过教材情境图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相关讯息,总共有4个盘子,但每个盘里有3个竹笋,最终结果不言自明。显然这种结论式的信息无法真正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就算是教师通过对问题的重新设计,比如学生从图中观察到了什么?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但是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所有的回答都是在已经得到结论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从手段上来看并没有任何新颖之处,也只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以质疑的态度去对待情境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为合理的编排。显然,经过改编以后的情境图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情境图可以更好地进行探究
在教学时的认识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1~9各个数字,对此在课堂活动当中当向学生展示出本节课的主题图以后,就需要询问学生:“通过这幅图,你们看到有哪些元素与数学知识有关?”此时学生就会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整个课堂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也很全面,凡是与10有关的知识基本都包含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0个鸽子,此外也有同学回答道:“总共有9位背着书包的同学和1位教师,加起来刚好也是10。”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热闹,学生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天空中有4只鸽子在飞,但是地上也有4只鸽子,数量是一样多。那么他们又与10有何关系?又有学生回答:“6+4=10,10-6=4。”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已经达成,学生对10有了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