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亦慧 杨美漪 吴 勋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65)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2019年第十六届竞赛更是结合热点,推出了“累进创新作品”评审方式,旨在鼓励大学生在学术科技作品方面不断的创新、突破。
“挑战杯”竞赛现已举办了十六届。大赛在高校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如何?大赛组织过程有何热点?大赛获奖项目具备哪些基本特征?有鉴于此,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与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围绕大赛宗旨、参赛情况、参赛阶段等视角分析大赛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针对历届入围国赛作品数、参赛高校层次、特奖获奖分析、地区分布等视角分析大赛获奖情况的具体特点;展望中国“挑战杯”竞赛未来发展趋势。
(1)竞赛宗旨。“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2)竞赛承办情况。“挑战杯”竞赛已经成功举行了十六届,大赛承办单位多为双一流高校,见表1所示:
表1 历届承办学校
(1)竞赛参与总人数。从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开始,“挑战杯”竞赛参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见图1所示:
图1 历届参赛人数
经过30年发展,“挑战杯”竞赛普及率越来越高,参赛人数显著增加,也已成为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品牌赛事。第十六届的参赛人数(1100万)是第一届(300)的3万多倍,从300名大学生的小擂台发展到1100万大学生展示成果的大舞台,“挑战杯”竞赛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竞赛入围国赛作品数。参赛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全国总决赛,并再经过最后一次作品选拔进入全国总决赛的现场角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数量如图2:
图2 历届入围国赛作品数
“挑战杯”竞赛入围国赛的作品数呈逐届增长的趋势。第十六届入围国赛的作品数创历届最高达到了1600个,第十二届到第十六届入围国赛的作品数稳定在1300个左右,第十六届入围国赛的作品数是第一届的10倍。
(3)竞赛入围国赛高校类型、层次及占比。“挑战杯”竞赛入围国赛的作品来自不同层次的高校,历届进入“挑战杯”竞赛国赛的参赛学校类型及占比,见图3所示:
图3 国赛高校类型及占比
进入“挑战杯”竞赛国赛的作品多来自“双一流”高校。从高校类型来看,“双一流”高校占比高达75.86%,非双一流高校仅占比24.14%;从高校层级来看,本科院校占绝大数比例,而高职院校仅占比2.00%。不难看出,教育质量越高的学校,参赛的作品质量越高,越容易进入“挑战杯”竞赛的国赛。
(1)竞赛参赛项目类型。通过十五届的完善,竞赛项目类型有了详细的划分,确保了大赛项目的公平竞争。第十六届项目类型,如图4所示。
图4 竞赛项目类型
“挑战杯”竞赛参赛通道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和五个小类。项目类型设置以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工业化高度融合为目的[1]。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吸纳了信息技术、能源化学等新兴产业,基本实现了领域的全覆盖,同时又兼顾了国际化与中国特色。大赛赛道的改变体现了大赛紧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政策导向,也有助于参赛项目的后期孵化。
(2)竞赛流程。大赛参赛阶段及应准备事宜,见表2所示。“挑战杯”竞赛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参赛流程,每阶段存在应准备事项,赛前准备和赛后总结至关重要。
表2 竞赛流程
(1)国赛获奖总数。通过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各个参赛团队将聚集一地,进行国赛。历届“挑战杯”竞赛国赛的奖项总数,如图5所示。
图5 历届国赛获奖数
“挑战杯”竞赛国赛奖项总数呈现阶梯式增长态势。这表明近些年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而出,广大高校以竞赛为契机,不断丰富校内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的能力。
(2)国赛获奖情况。进入“挑战杯”竞赛国赛的参赛队伍将进行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争夺。历届“挑战杯”竞赛国赛获奖情况,如表3所示。“挑战杯”竞赛国赛各项奖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所有经过校赛、省赛选拔的参赛队伍参加国赛争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通过历届国赛获奖数据的收集,发现特等奖占比3%,一等奖占比8%,二等奖占比24%,三等奖占比65%。
表3 历届国赛获奖情况
(1)特等奖获奖类型。“挑战杯”竞赛类型可分为机械与控制类、信息技术类、数理类、生命科学类和能源化学类五个小类。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获奖类型,如表4所示。
表4 特等奖获奖类别
从特等奖类型来看,获“挑战杯”竞赛国赛特等奖类型多为机械与控制类。历届特等奖获奖类型机械与控制类数量最多,占比高达59.37%,其次为信息技术类和能源化学类,占比都为15.62%,获奖数量最少的为生命科学类作品,占比仅为2.01%。
(2)特等奖获奖地区。“挑战杯”竞赛特等奖涉及各个省份并分别在国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历届特等奖获得的地区及数量情况,见表5所示:
表5 特等奖获奖区域分布
从中国“挑战杯”竞赛分布特征来看,特等奖数量区域分布不平衡,省际获奖项目数量差距十分明显,尤其是青海、贵州、西藏、甘肃等偏远省域获奖项目比重不高。高校所在地域经济越发达,获金奖次数越多。这也表明项目获奖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投入程度密切相关[2]。
(3)特等奖获奖数量及高校类型。“挑战杯”竞赛国赛的特等奖来自不同的高校,历届获得“挑战杯”竞赛特等奖高校类型及数量,见图6所示。
图6 特等奖获奖高校类型及数量
从特等奖数量来看,“挑战杯”竞赛国赛特等奖的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第十六届特等奖项数是第一届特等奖项数的五倍。从高校类型来看,在“挑战杯”竞赛中,以“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本科院校是获特等奖参赛队伍的主力军[3]。项目获奖与高校教育水准、教育改革程度密切相关。从高校类型上看,“双一流”大学占获特奖的75.86%,而非双一流仅仅占24.14%。
分析中国“挑战杯”学科竞赛发展现状,研究发现:①从竞赛宗旨来看,“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4],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②从参赛情况来看,参赛高校、提交作品以及参赛学生人数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300名大学生的小擂台发展到1100万大学生展示成果的大舞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表明竞赛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学生学科竞赛的主流平台。项目类型设置以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工业化高度融合为目的,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吸纳了信息技术、能源化学等新兴产业,基本实现了领域的全覆盖,使大学身拥有了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的平台。③从大赛获奖情况来看,入围国赛作品数和国赛的特等奖数都呈现逐届增长的趋势。从中国“挑战杯”竞赛分布特征来看,特等奖数量区域分布不平衡,省际获奖项目数量差距十分明显,尤其是青海、贵州、西藏、甘肃等偏远省域获奖项目比重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经济的实力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创业教育的水平,创业教育的水平影响获特奖能力”这一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展望:①顺应市场提高作品转化率。竞赛举办方与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共同的网络信息平台,把企业的需求发布在上面,帮助学生确定有转化价值的作品方向。同时鼓励高校定期举行创新创业讲坛、创新创业经验交流、创新创业实训等活动,形成意识熏陶、思维训练、创新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循序渐进式发展,提高学生作品的转化率。②强化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的第十六届竞赛分布仍然不均衡,尤其是青海、贵州、西藏、甘肃等偏远省域获奖项目比重不高。主办单位应该将参赛作品的评价标准多元化,设置西部地区赛道,扶助薄弱地区,改善西部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高西部省份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③建立教学科研结合指导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提高学生参赛作品实用性,加快其转化速度,让作品更快服务社会。校内导师运用渊博的理论功底,帮助项目提高可实施性和落地性,建立大赛指导教师资源库,为参赛队伍提供各类指导,为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积极发掘校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为契机,积极与企业沟通,既能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又能密切学校与企业关系,更能体现出学校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