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秋菊 张学茹 潘莉 常奕 李慧 赵欣 陈志强 张艳慧
摘 要:“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以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以党建为引领,坚持OBE教育理念、秉持多样化原则、体现中医药特色,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同向同行,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OBE理念;党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177-04
Abstract: 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school, and every course has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is the core course of the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it is the basis of all clinical subjects. Based on the first batch of "double leaders" teachers'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tudio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udy takes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s the guidance, adheres to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t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sdeepl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o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re integrated together, which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words: OBE concept; party construction; internal medicin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種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现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理念。课程思政不是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专业课和真善美的结合,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河北中医学院为例,以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以党建为引领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进行的实践探索对实现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必要性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一)课程思政是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使命所在
按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具备较强中西医结合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当今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具有人文属性。由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临床各科的专业核心地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即要“授业”,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做到“传道”和“解惑”,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发挥教育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不只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还是有温度的医学,把学生培养为有政治信仰、有社会责任、具备“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二)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有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也是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实施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了一门课,没有改变专业课的性质,也不是增设了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全过程。深入发掘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资源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引申出做人做事的道理,用学术讲思政,让专业承载思政、潜移默化地育人,进行隐形教育。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的思政教育体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三)课程思政是医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为“健康中国”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和卫生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医学院校的职责和使命。今天的医学生,未来的大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锤炼坚定的思想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坚持OBE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回应医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就是实现医学生健康成长“育才”和“育人”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了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等,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全面提高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德为先,强化铸魂育人
1.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课程思政模式。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所属党支部是河北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此为依托,发挥省、校两级师德标兵示范作用,按照“建机制、谋创新、强特色、创品牌”的思路,组建以工作室负责人为带头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坚持OBE理念、秉持多样化原则、体现中医药特色,从医德、医史、医理、医家、医案五方面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理念引领,师资引领,教法引领,教材引领,质量引领的课程思政新模式。
2. 促进党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全体教师都有育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教育者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5]。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放在教学顶层设计的首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同频共振。建立素材库、案例库,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中;建立符合OBE理念,反映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标准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学生讲大势,传大道,“润物细无声”地在知识学习中增强了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优势互补,提升育人意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团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年资专家教授加入团队,引导专业课教师充分领悟思政教育的关键性作用,明确专业课程所发挥的育人功能,使专业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使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通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动机制,博览群书,共同研讨、共同促进,有效融合,充实了思政理论,丰富了人文素养,提升了育人水平。
(二)以专业课为载体,发掘思政案例
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关键在于浸润、深化,拓展,在于落实、落细、落小,更贴近需求的实际[6]。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说: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7],因此,专业教师在推动课程思政效能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化每位教师都有“育德”“育人”责任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潜心备课,深入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通教材,找准“道”与“术”的切入点,把思政教育的“盐”融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汤”里,使专业课程体现出“思政味”,使更多的教师挑起“思政担”[8]。教学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纲领,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基本价值准则出发,注重引入“育人”元素、播撒德育种子,包括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政治认同、法制意识、人文修养、家国情怀等,把课程思政做得更主动、更有温度、更有人情,更系统、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1. 爱国。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讲授中适时引入时政内容,唤起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这是高校课程思政的最好案例素材,使课堂保持永恒的“新鲜度”。在讲授肺炎时,伟大的“抗疫精神”,成为课程思政的“主旋律”,教育学生从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的胜利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发学生制度自信;讲述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采用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取得较好疗效的事迹,激发学生对中医文化自信和内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敬业。凡大医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大医精诚”是医德医术的体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即医者应有精湛的医术;诚,即医者应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和高超的医术,专心勤奋不懈怠,才能把自己雕塑成器,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在讲授消化系统疾病时,就会引入胃病罪魁——幽门螺杆菌的故事。澳大利亚马歇尔博士口服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亲身试验,后来胃镜发现了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在此后的21年,终于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这一勇敢的行为、敬业的精神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值得医学生们尊敬和学习,也启示学生们: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讲授临床误诊案例时会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航天专家孙家栋的故事。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过失败的教训。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失败后,他花了几天几夜时间找回残骸,逐一分析原因,最后发现是火箭导线小铜丝断裂。从中教导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要一丝不苟,并以此教育学生,培育他们尊重生命、关爱患者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提高诊断率,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3. 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介绍疾病的辅助检查和用药时,一再叮嘱学生避免过度检查、开大处方。在讲授慢性肾衰竭致病因素时,涉及到损害肾脏的药物,其中必须讲到的就是龙胆泻肝丸毒性事件。几年前,新华社记者的一篇《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的报道引起轩然大波,民众开始关注该药的不良反应[9]。服用该药后造成马兜铃酸肾病,出现不可逆转的肾损害,百余名受害者起诉该药厂,部分受害者被确诊为尿毒症,必须采用肾透析来维持生命。由此,教导学生要对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谨慎使用,复方药物一定要弄清成份,不得隐瞒。
4. 友善。人道主义是社会的道德规范,特别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爱相助,也是中华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现实表现。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要关爱患者,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医病,更要医治患病的人。讲授冠心病时经常提到“双心医学”诊疗模式,不仅要解除患者的躯体痛苦,还要注重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要让患者感到他并不孤单,医生与他们同在与疾病斗争。发挥中医在治疗情志疾病方面独特的优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舒缓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症状、缓解不适,既加强了医患沟通,又减少了医患纠纷。
进行体格检查时,一再告诫学生冬天一定要用手把听诊器捂热,然后再为病人听诊。不仅要看学生放听诊器的部位是否正确,而且还要看放听诊器的方法。小小的一个动作,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关爱,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医学的温度,培养了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和医者仁心。
为学生讲述新冠肺炎期间武汉中学生陈琪方写给患者的公开信:“挺住,把我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她的妈妈刘凡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在武汉儿童医院主动承担一线临床救治,收治了19位患儿,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73岁的外公作为返聘的老专家也选择坚守在全科门诊,他表示: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感,是医生没有哪个往后退缩的。妈妈刘凡说“最多的是受到父亲的感染,让我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动力”。外公和妈妈的坚强与勇敢给了琪方信心,她希望自己给家人的文字同样能够带给更多人温暖。学生们从故事中感受到这些先进人物身上的社会主义高尚品德,充分体会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中医特色课程思政
1. 坚持OBE理念。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集体备课、互动交流、挖掘整理等方式,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新认识,重构和整合教材内容,梳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凝练特色鮮明的思政育人元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过程,并作为一系列重要的评价监测指标点,构建全放位、全过程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2. 秉持多样化原则。教学设计则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育人目标或思政融合点、思政元素、专业知识、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考核评价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推动线上和线下课程思政同步进行。编写思政教学案例库,挖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与课程思政目标相匹配、教育成效好、学生反响佳的反映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法制思维方面的教学案例,案例内容可包括案例叙述、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及延伸,其中案例分析和讨论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即所凝炼的思政元素,能体现中华文明灿烂文化、奋斗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等精神,启迪学生感悟专业职业道德精神。
3. 体现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应当结合中医药的优势,发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感,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宣传中医、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药引,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君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大医精诚的医者仁心为臣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以悬壶济世的人道主义为佐使,塑造学生医者使命感”[10]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三、结束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学生讲好为人处事的道理,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尽管课程思政已在大多数学校开展,但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不少教师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范围,不愿讲,不会讲,不能融会贯通;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课程思政的方法,缺少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统一遵循的原则、随意性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在OBE的大背景下,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掌握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做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20〕3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
ent_5546373.htm.
[2]高德毅,宗爱东.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郑晋鸣,许应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N].光明日报,2019-4-2.
[4]周凌华.德才兼备 方堪重任[J].红旗文稿,2018(24):36.
[5]宋强.奋斗者须志向高远[N].光明日报,2018-11-24(6).
[6]曹勃.高校课程隐性隐形思政元素的生成路径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47-50.
[7]“三个认同、四个统一”融入课程思政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方法[EB/OL].https://www.360kuai.com/pc/9ce682fc5bfb5b26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2020-08-2302:32.
[8]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N].光明日报,2017-7-20.
[9]李俊伟,张翼宙.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127.
[10]王筝,许庆友,司秋菊,等.课程思政在中医内科学中的教学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