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广西南宁市一名初二男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影响胃口和睡眠。家长假装带他去医院看消化问题,临了拉他进了心理卫生科。男生当着医生的面和家长吵起来:“我没精神病,干嘛骗我来看这个?”
这幕场景在医院心理卫生科很常见。
专家提醒,青少年“困惑”多,家长若是自己不会解惑,想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一定要先沟通好,不能欺瞒孩子。
骗孩子看病会影响疗效
近几年,随着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接纳度增加,到心理卫生科就诊的人明显增加,其中不乏由家长陪同的大中小学生。有些孩子是因为在学校有“异常”行为,老师建议家长带到医院检查;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体检中筛查出“异常”结果,校方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复查。
“从去年起,抑郁症被纳入在校学生筛查项目,从那时起,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明显增加,占了每天门诊量的一半左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心理卫生科郭文斌教授说。
到心理卫生科就诊的青少年,自愿和不自愿的人都有。不自愿的人就会出现上文这幕,或是发现真相后摔门就走,或是一声不吭,拒不合作。遇到这类家长和患者,医生也很头痛。家长以为把孩子骗到医院,交给医生,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殊不知,患者被骗来看心理卫生科,会增加他(她)对家长、医生的不信任。医患间的信任和平等是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基础,家长的做法无疑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因此,如果家长想带孩子看心理卫生科,首先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家长这样和孩子沟通:“你看,我们的关系好像处不好,交流起来有些困难,一起去找医生探讨一下好吗,让我们的关系以后能更融洽一些。”或是“你最近有什么烦恼吗,说说看,我们一起商量怎么解决。”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如果能以平等的姿态倾听,有助于减少孩子的抵触心理。孩子要是同意就诊,说明他(她)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有助于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郭文斌教授说。
孩子有哪些困惑
虽然就诊的青少年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问题。郭文斌教授和同事在临床中发现,那些被贴上“异常”标签的青少年,有的人确实心里有困惑,自己无力解决,已经出现焦虑症状和抑郁情绪。但有些人的精神状态完全是正常的,那么他们为何会表现出“异常”呢?
一位初二女生被老师要求在教室外罚站,她却爬上4楼的栏杆。老师被吓到了,以为她想自杀,赶紧通知家长,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看心理卫生科。
医生给女孩进行了全面的精神检查和评估,发现她并不是焦虑、抑郁问题,爬栏杆的行为只是一时冲动。原来,女孩和好几个同学一起抄别人作业,老师发现后却只处罚了她。女孩心里不服,一气之下做出吓人的举动。
郭文斌教授说,女孩的行为是对老师处置不公的情绪发泄,并不是真正想自杀。这类事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以后的人格发展会造成很大影响,一旦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孩子就容易出现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如不开心时拿刀片划伤自己、用针刺自己……
“近年来,这种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在学生中很常见。但检查发现,这些孩子并没有患上抑郁症,可以照常学习。如果症状明显,可以边学习边进行心理治疗,一般不会影响他们正常上学。”郭文斌教授说。
但在非专业人士看来,孩子的“异常”举动代表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不“治愈”就回到校园,孩子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正因为很多人这样想,药物滥用、休学或临时停学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多见。最终,错误的处置结果导致孩子越来越难以回归正常的生活。
对于青少年的这些“异常”表现,郭文斌教授和同事更愿意用“孩子心里有困惑”来描述。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困惑,如果困惑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会表现为情绪行为问题,如假性自杀、自残等非自杀性自我伤害,以及厌学、玩游戏等叛逆行为,甚至会不时出现头痛、肚子痛等躯体症状。
“你以为乖巧的孩子没有困惑吗?不是。一部分乖孩子找到了一些良好的宣泄途径,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困惑;而另一部分乖孩子,他们只是习惯了压抑,但这些累积下来的情绪,会造成其人格成长的缺陷,这些情绪也会在成年后因为某事而突然爆发。”郭文斌教授说。
家长怎么帮孩子解惑
在心理医生看来,让家长和老师操心的个性孩子,反而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他们的情绪通过各种“异常”行为得到释放,家长要做的是宽容和积极引导,而不是忽视和压制。
“很多家长没法理解孩子,他们不给孩子解惑,或者方式方法不对。”郭文斌教授说,孩子的困惑刚出现时,及时沟通引导,能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当困惑累积,不良行为已经形成,比如沉迷游戏、厌弃上学,就需要更多的治疗时间,效果却不尽人意。
因为无法和同学相处,小徐觉得上学没意思,家长给他办了两次休学。等他们发现小徐在家越来越叛逆时,想让他复学,却发现孩子再也无法融入校园生活。
“学校不好,我想换个学校。”小陈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家长随他心愿,给他办理了转学手续,还根据孩子要求在校外租房。有一次,家长去看孩子,上课时间,孩子却趴在出租房窗口吸烟。家长不理解:“为了让他继续上学,我们为他做了那么多,难道他就这样来报答我们?”
“這两个家长对孩子很宽容,有求必应,觉得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但他们的问题恰恰是目的性太强。”郭文斌教授提醒,过度宽容和过度奖励会造成恶果,家长一定要有底线,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孩子的所有条件。
目的性强的家长很常见,比如对于沉迷游戏或不想上学的孩子,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愿意上学。如果自己劝说无效,他们会带孩子去心理卫生科,希望医生能按照家长的意思劝说孩子上学。几次心理治疗后,初见成效,孩子愿意回去上学,此时家长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无须继续治疗。多数家长不跟孩子商量,自作主张“爽约”。
“倘若医生没有按照家长的想法来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家长的脸色会很难看,开始对医生有意见。这样非常不利于后续的治疗。”郭文斌教授认为,家长不关心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自己的目的达到就可以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孩子的困惑这次没有彻底解决,下次还是会爆发,并且这个“心结”会更难解。
郭文斌教授建议,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家长别急于行动(批评、休学等)。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找到原因后,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只有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接纳自己,才有希望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培养健全的人格。孩子内心强大了,才不会轻易被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