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2021-07-19 06:03潘锐焕刘灵杰何佩仪曾国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浮针针尖进针

赵 苗,潘锐焕,刘灵杰,何佩仪,曾国梁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 中山 528425)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软组织的劳损性疾病,多见于从事经常弯腰或其他不良姿势下工作的劳动者,还有部分患者有急性外伤史。中医认为是剧烈运动或持物不当,跌、扑、闪、挫、牵拉等原因引起的筋脉损伤,气血运行受阻。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反复发作,功能受限,局部腰背肌板滞,阴雨天加重[1]。此外,还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是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2]。中医治疗腰肌劳损不仅效果显著,且安全[3]。本研究用浮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我院中医康复科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3~60岁、(41.52+5.37)岁,病程5~32个月、平均(16.73+2.46)个月。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3~62岁、平均(42.35+5.25)岁,病程5~36个月、平均(17.42+2.2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肿瘤、脊柱结核、坐骨神经麻木、骨折、椎体滑脱等引起的疼痛,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糖尿病,肢体感觉障碍或言语不能表述,检查提示需手术,凝血功能障碍,不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电针治疗。以痛点阿是穴,配合华佗夹脊穴,委中、关元、大肠腧等,瘀血腰痛加膈俞,寒湿腰痛加腰阳关,肾虚腰痛加肾俞。暴露施术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后,以普通毫针按穴进针,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用连续波,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治疗组用浮针治疗。患者取合适体位,在患处准确寻找具有紧、僵、硬、滑特点的患肌,在患肌周围,针尖对向患肌选取进针点,避开皮肤上的瘢痕凹陷、结节、破损等。操作者手指及治疗部位消毒后,将一次性浮针装在专用进针器上,针尖与进针点呈10°~15°角,弹射进针,用右手轻柔、缓慢地沿皮下向前推进,针尖不深入肌层。针尖退回软管套中,手握针座,使针尖呈扇形摆动,动作轻柔,每次约100次。在扫散的同时,做相关肌肉及关节的主动或被动的辅助动作(主要是患侧大小飞燕-直腿后伸,俯卧跪式-抱头弓腰,原地踏步,左右扭臀等运动)。治疗结束后将针芯取出,一次性无菌敷料贴固定,留软管4~6h以达到疗效更持久。嘱患者留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软管脱落。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3 观察指标

腰疼程度;腰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即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在标尺上标出可代表自身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根据标出的位置进行评分。

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用专业量角器法,测量腰椎前屈、后伸、旋转的角度。

临床疗效:腰功能采用日本矫形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4],主要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和日常生活活动,最高分为29分,>16分为优,15~11分为良,10~6分为可,5~0分为差。

4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评分可分别计算出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大于等于75为痊愈,改善率50%~74%为显效,改善率25%~49%为有效,0%~24%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程度比较 (分,±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程度比较 (分,±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0 7.23±1.68 4.27±1.41 9.543 0.000治疗组 50 7.86±1.74 3.13±1.25 15.611 0.000 t 1.842 4.278 P 0.069 0.000

两组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前屈 后伸 旋转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33.28±5.60 38.55±6.21* 14.33±2.70 22.90±5.17* 10.22±3.58 14.17±4.63*治疗组 50 33.17±5.19 44.72±8.10* 14.21±2.32 18.40±4.66* 10.30±3.62 18.55±4.09*t 0.372 4.164 0.557 4.706 0.809 4.327 P 0.721 0.000 0.446 0.000 0.184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多因跌仆闪挫、劳伤积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寒湿痹阴导致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也。”清代叶桂说劳伤久不复原为损,故腰部因久劳致伤引起的疼痛称劳损腰痛。治疗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5]。由肾精亏损所至者,其证多属里、属虚,觉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浮针疗法是由符仲华教授在1997创立的一种物理疗法,其结合血液“缺血--再灌注”的观念提出在咀患肌(TM)周围,针尖对向患肌,在皮下使用浮针,大面积扫散,同时嘱患者主动或者被动活动机体的某些肌肉或者其他相关器官,将邻近丰富的血液重新灌注到缺血的局部组织,在患者主动收缩患肌时医生施加等力抗阻,从而快速改善患肌原本缺血缺氧状态,消除相关的肌肉的紧张,使因肌肉紧张引起的血管受压或者紧缩状态缓解,增加局部血供,从而有效缓解或消除疼痛[6]。浮针优点为:①针刺浮浅,仅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不进入肌肉层,对患者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更不会出现伤害脏器的现象。②治疗无任何不适感,且不要求酸麻胀等得气感,直接提升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③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扫散完毕即可收效。④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留针期可以自由活动,舒适度高[7-9]。

浮针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浮针针尖进针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缝衣针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