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美子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漯河 462000)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导致基因发生了突变,致使癌细胞增生失控[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对女性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广泛[2]。近年来,随着高频、宽频探头的出现,及高频彩超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准确率[3]。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超声、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意见。
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自身对照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手术或病理检测确诊为乳腺癌,且伴有乳腺包块、腋下结节、乳头溢液等;未接受放疗、化疗;接受高频超声或钼靶X线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存在既往乳腺手术史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4.82±4.39岁;其中乳腺疼痛33例、乳头溢液17例、乳头凹陷26例、乳腺肿块29例;临床分期Ⅰ期41例,Ⅱ期36例,Ⅲ期9例;浸润性导管癌62例(72.09%),浸润性小叶癌7例(8.14%),髓样癌10例(11.63%),黏液腺癌7例(8.1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高频超声
检查设备:德国西门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线阵探头,频率为5.0~13MHz。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根据病情情况和病灶部位随时调节图像灰阶及深浅度。首先利用高频超声扫查患者两侧乳腺的各个象限,通过横向、纵向、斜向多方位观察记录肿块大小、位置、性质、有无回声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和周边的血流情况。
血流信号分级按照 Adler方法分级[4]: 0级,病灶无血流信号; 1级,血流信号弱,仅1~2处点状或棒状;2级,信号中等,有3~4处点状血流信号,或<3条小血管;3级,血流丰富,可见≥3条血管。
1.2.2 钼靶X线
采用德国西门子乳腺X射线摄影机,对患者双侧乳房的乳腺轴、斜位进行摄影。若局部病灶部位显示不明显可加做其他体位检查,获取相应影像结果。
1.3.1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图像由2名以上(其中至少一名职称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诊断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分析病变性质、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血流信号等影像学特点,诊断医师出现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得出最终结论。
1.3.2 诊断准确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高频超声、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86例乳腺癌患者,经高频超声共诊断出80例,诊断准确率为95.24%;钼靶X线共诊断出65例,诊断准确率为75.58%,显著低于高频超声(P<0.05)。见表1。
表1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例(%),n=86)
高频超声可见肿瘤直径0.68~7.54 cm,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以不均匀为主,纵横比>1,后方回声以衰减为主,微钙化、包膜较少见,多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信号按Adler分级,以2级为主。X线显示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可见微钙化,多伴有毛刺征,多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异常血管或血流较少见。
乳腺癌在我国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最主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4]。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乳腺癌最常用且最主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可更清晰的反应各种类型乳腺癌的病理特征,进而使疾病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5]。
本研究中,高频超声检查发现22.09%的患者伴微钙化,而钼靶X线发现67.44%的患者伴有微钙化,可能是由于乳腺内营养不足,导致钙盐沉积,该征象也是乳腺癌特征之一,且恶性病变与微钙化密切相关。但超声由于密度分辨率较X线差,因此对钙化显示情况不及钼靶X线[6]。而高频超声最大优势是清晰显示致密型乳腺内病灶,且不易受病灶直径的影响。对于乳房肿块、淋巴结转移等判断较钼靶X线更具优势。本研究中,经高频超声检查发现,60.47%的患者后方回声出现衰竭,15.12%的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后方回声衰竭推测可能是因为肿瘤间质组织的胶原含量增高,排列紊乱导致声波被大量吸收。此外,本研究发现,与钼靶X线相比,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准确率更高,可达95.24%。可见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准确率较高,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可有效显示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