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虹 林绍珍 张祖娟
摘 要: 研究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产品分散度指数以及贸易强度指数对2009—2019年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与发展潜力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贸易虽然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但整体贸易结构合理,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不重叠且差异性较强,体现出较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竞争性较弱,发展潜力较大,双边贸易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但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样性较弱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中美应加强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优化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并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背景下,中国也应积极制定农产品发展长期战略以提升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品分散度指数;贸易强度指数
中图分类号: F75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21)03-0020-12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3.003
一、引 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农业已经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201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整体进口的22%①。2020年1月中美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
协议》,是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两国就农业领域提出的新调整措施[1]。农产品贸易对于调节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美农产品贸易总量不断增加,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贸易强度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分析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潜力对于更好地推动双边贸易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美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双边农产品贸易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围绕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贸易结构的比较优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杨春艳等[2]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两国贸易潜力巨大,应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刘星等[3]基于CMS模型分别研究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发现世界贸易环境、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以及农产品进出口品种结构是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陈继勇等[4]通过建立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相对竞争力模型分析了实际汇率变动、收入效应、人口增长因素等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的影响。余华等[5]采用CEPII-BACI数据库对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韦正林[6]梳理了2015年中美农产品贸易情况并对2016年形势进行了预测,指出中美农产品贸易将在2016年保持整体稳定和延续传统格局,中国对美国出口难度将进一步扩大。刘建芳[7]分析了新保护主义倾向下中美农产品贸易基本情况,并展望了中美双边贸易的前景。李金锴等[8]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并基于实证提出完善中国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寻求更广泛的贸易合作伙伴等建议。林海等[9]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收益进行核算,发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关系紧密且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将不断下降,同时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两国农产品收益造成较大冲击。殷瑞锋[10]分析了2020年1—4月中美农产品贸易特征,提出对未来的预判及避免中美经贸关系再度恶化等相关建议。李国祥[11]利用2018年数据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提出应不放弃理性反制,坚持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对策建议。
通过文献梳理,目前围绕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从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总体把握,但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以及发展潜力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在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背景下,本研究利用2009—2019年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数据,拟从微观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发展潜力,为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建设参考,进而促进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概况
(一)关于农产品范围的界定
关于农产品范围的界定因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為了确保研究使用的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涉及的农产品范围参考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关于HS编码(2017版海关《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HS01~HS24(农产品范围的界定表述为该标准中的1~24章中涉及的所有农产品)。研究中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相应农产品HS分类如表1所示。
(二)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量增长较快,中国对美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
2009—2019年,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中美经贸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由2009年的170.8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190.3亿美元,增幅约为11.42%。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主要以进口为主,出口额增长相对缓慢,这导致中国对美农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地位,2009—2017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整体呈现扩大趋势,但2018年、2019年以来,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影响,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逆差明显减少。2009—2019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额如表2所示。
(三)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差异明显
在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上,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有明显差异。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以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如传统农产品(油籽及制品、牲畜及其肉类、棉花和乳制品等)、谷物、饲料、肉及食用杂碎等,其中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农产品数量较少且种类较为集中,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水产品以及园艺类产品等。总体来看,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没有变化,其中显著增加的油籽以及畜产品均为中国国内急需产品,两国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较强。
三、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某种出口产品对其出口总额占比与世界该种产品对世界出口总额的占比二者之间的比率,即该商品在出口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ij=Xij/XtjX′jw/Xtw(1)
其中,RCAij表示i国j商品的国际出口竞争力;Xij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Xtj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额;Xjw表示世界上j商品出口总额;Xtw表示世界上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RCA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而言可以划分为RCA<0.8,0.8≤RCA≤1.25,1.25
从2009—2018年中美两国农产品RCA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2019年相比2009年,约50%的农产品RCA指数变动率为负,这说明近年来两国接近50%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减弱,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第二,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海关编码为HS03、HS05、HS07、HS13、HS14、HS16和HS20,其中HS05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强,HS13的相对变动趋势为正。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海关编码是HS02、HS05、HS08、HS10、HS12、HS13、HS21和HS23。第三,对比2009年和2019年的RCA指数变动率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的RCA指数变动幅度更为明显,如图1所示。如HS15的变动率为120.00%,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明显上升趋势,同时HS17和HS18的变动率为56.52%和50%,说明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美国各类农产品的RCA指数变动相对中国略为平稳,其中变动较为明显的是HS04和HS14。通过RCA指数分析可以看出,从整体来看,中美两国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类别并不重叠,且其比较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说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往来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双边贸易发展潜力较大,出口农产品RCA指数如表3、表4所示。
(二)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Ctjf)是用来衡量两国同类产品的互补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Ctjf=RCAxtf×RCAmjf(2)
其中,RCAxtf代表的是t国f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RCAmjf代表的是相对国在同类产品上的比较劣势,即进口情况。RCAmjf公式表达为:
RCAmjf=(MjfMj)(MwfMw)(3)
其中,Mjf、Mj分别代表的是f产品在j国的进口额和j国的进口总额;Mwf、Mw分别代表的是f产品在世界上的进口总值以及世界进口总值。Ctjf的值越大,则表明两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互补性越强。通常以1为衡量指标,当Ctjf>1时,说明两国的互补性高于其他市场的平均水平,两国的贸易关系较为紧密,反之则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弱。
2009—2019年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如表6和表7所示。从整体上看,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中,HS03、HS05、HS07、HS13、HS16、HS20这6类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说明在这6类产品的出口上,中国与美国具有较强互补性,且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也与中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情相符。以美国为出口国计算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中,以土地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HS05、HS07、HS13、HS16、HS20这5类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体现了较强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实证可以看出,贸易互补性强指标的计算结果与上文中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中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相对竞争力的商品吻合,也体现了中美农产品贸易在进出口结构上较强的匹配度。
四、中美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一)产品相似度指数
产品相似度指数(ESI)主要用于判断两国在世界市场上或在其他第三国市场上出口的产品相似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ESI=∑kminXkacXac, XkbcXbc×100(4)
其中,Xkac和Xkbc分別代表a国和b国在共同的出口市场c的k产品出口额;Xac和Xbc则分别代表a国和b国对c市场的总出口额。ESI指数在0~100之间变动。若ESI=0,表示a国和b国对c市场的出口商品结构完全不同;若ESI=100,则说明a国和b国对c市场的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相同;ESI指数越接近100,表示a国和b国商品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则该类产品在出口中两国竞争将更为激烈。
2009—2019中美出口农产品相似度指数如表8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09—2018年,中美农产品相似度指数保持在50左右的小幅度波动,说明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性不强。其中2009—2011年,相似度指数相对更高,2012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中美两国出口农产品结构相似度指数呈收敛趋势,农产品差异化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有利实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优势互补。
(二)中美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均快速增长。在第三市场上,以2018年为例,中国内地的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越南、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而美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为加拿大、中国内地、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香港、荷兰、英国、德国以及哥伦比亚,如表9所示。可以看出,中美除互为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国以外,两国整体而言在出口的市场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而美国出口市场则除了部分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外,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北美和欧洲国家。
五、中美农产品贸易风险及潜力分析
(一)产品分散度指数
产品分散度指数(ENp)是衡量产品出口多元化程度以及出口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该指数与贸易风险成正比关系,指数越大,风险越大;相反,则说明该国出口的产品种类比较分散,且产品的类别较多,贸易的风险较小。其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ENp=1∑(XikXiw)2(5)
其中,Xik表示的是i国出口k产品的数额;Xiw表示的是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产品分散度指标越大,则表示该国出口产品的多样化程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贸易风险,反之则将因为贸易产品种类的集中而带来更大的贸易风险。2009—2019年中美农产品出口的产品分散度指数如表10所示。
从表10可以看出,2009—2018年间,除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散度指数高于美国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美国。这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样性相对美国稍弱,由于出口产品种类集中导致出口风险较大。同时,201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分散度指数相比2009年的变动率为-0.49%,而美国的农产品出口的产品分散度指数变动率为2.85%。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分散度指数有下降趋势,应引起重视。
(二)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TII)主要用于衡量国家间的贸易紧密程度。研究将借助Kojima[KOJIMA K. The world economy and Japans Trade[M].Tokyo]的贸易强度指数衡量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的紧密程度,并以此来判断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TIIfij=XfijXfiwNfjw(Nfww-Nfiw)(6)
其中,TIIfij代表i国与j国的f产品的贸易强度;Xfij和Xfjw分别代表i国f产品对j国和世界的出口额;Nfjw、Nfww和Nfiw分别代表j国、世界和i国f产品的进口额。当TIIfij>1时,表示i国对j国的f产品在本国所占的出口份额比同期j国的f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更大,即体现了两国在f产品上较强的贸易联系。2009—2019两国对彼此出口农产品贸易强度指数如表11、表12所示。
由中美2009—2019年的贸易强度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贸易强度指数较大的商品主要表现在HS05、HS12、 HS15、HS16、HS17、HS20、HS21和HS23这8类产品上,其余产品的贸易强度指数整体而言小于1,体现了较为松散的贸易关系。相比而言,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强度指数明显高于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强度指数水平。具体而言,HS03、 HS04、 HS05、HS09、 HS12、 HS13、 HS14、 HS16、HS17、HS20、HS23以及HS24 12类产品的贸易强度指数整体而言大于1,说明美国在这些产品上与中国存在较为密切的贸易联系,双边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
(三)修正贸易潜力估计指数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美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以Bano修正的贸易潜力估算方法[12],對2009—2019年中美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整体评价。贸易潜力估算指数公式如下:
TPij=[min(Xi,Mj)-Xij](7)
其中,TPij代表的是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潜力;Xi表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Mj表示美国农产品进口总额;Xij表示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额。根据该估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中国与美国2009—2019年以来农产品贸易潜力,如表13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整体呈扩大趋势,贸易潜力从2009年的349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727.6亿美元,增加了108.48%。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2018—2019年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仍有小幅增长,说明由于中美农产品贸易体量巨大,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在农业领域的影响较为有限。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等,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产品分散度指数以及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从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虽然中国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逆差长期存在,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合理,双边贸易竞争性较弱,两国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类别并不重叠,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则在土地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说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往来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贸易匹配度较强,双边贸易发展潜力较大。其次,从贸易风险角度上看,相比美国,中国农产品出口种类过于集中且分散度指数下降,可能会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风险问题,应引起重视。最后,从贸易发展潜力方面来看,虽然目前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影响,双边农产品的互补性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受到限制,但整体来看,双边贸易潜力仍呈现扩大趋势,中美农产品贸易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农产品贸易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优化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双边农业合作,制定有利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合理规则,拓展双边贸易空间,提升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并转化为双赢的效应。
同时,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背景下,中国也应积极制定农产品发展长期战略以提升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体做法包括:
第一,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力度。对于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应不断提升其出口力度,以平衡国内生产和出口水平与进口水平。
第二,实施农产品出口差异化战略。实践证明,过于集中的农产品出口模式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并可能带来一定的出口风险。因此,针对目前中国出口农产品存在出口品种较为集中、产品多样化能力较弱、出口风险较高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上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实施差异化战略。具体来看,在出口产品清单上,应增加高质量出口产品份额并优化产品结构。
第三,加大政府农业扶持力度。中国应借鉴美国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先进经验,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农业扶持和奖励政策,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投入新品种的生产经营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完善出口新品种的风险防控机制并加强对出口农产品的监管,扶持标准化农业企业,建设农产品国际化品牌。这些都有助于分散农产品出口风险,强化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关于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公告[EB/OL].(2020-01-16)[2020-01-16]. http://www.gov.cn/xinwen/2020-01/16/content_5469650.htm.
[2] 杨春艳,綦建红.关于中美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26-29.
[3] 刘星,阎建勍.基于CMS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8(22):112-115.
[4] 陈继勇,隋晓锋.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59-63.
[5] 余华,漆雁斌.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2):102-108.
[6] 韦正林.2015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分析及2016年展望[J].世界农业,2016(8):102-105.
[7] 刘建芳.新保护主义倾向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分析与展望[J].世界农业,2017(9):39-42.
[8] 李金锴,陈珏颖,刘合光.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11):1-8.
[9] 林海,任慧.中美农产品贸易收益核算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20(1):4-16.
[10] 殷瑞锋.2020年1—4月中美农产品贸易特征、未来预判及相关建议[J].世界农业,2020(7):4-10.
[11] 李国祥.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农业影响[J].东岳论丛,2020(4):17-25.
[12] BANO S,TAKAHASHI Y,SCRIMGEOUR F,ASEAN-New Zealand trade relations and trade potential:evidence and analysis[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13,28(1):144-182.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ino US Agricultural Trade
PENG Hong LIN Shao-zhen ZHANG Zu-juan
(Jinshan Colleg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Fujian, 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uses the indicators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complementarity, product similarity and trade intensity to measure the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ino US agricultural trade from 2009 to 2019.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long-term trade defici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overall trad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categor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he two countries do not overlap and have strong differences, reflecting strong complementarity, weak competition in bilateral trade,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large space for bilateral trade to rise.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is less diversifi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t is proposed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strengthen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cooperation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bilater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n ad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ing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should also actively formula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trad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product similarity index,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product dispersion index; trade intensity index
收稿日期: 2020-06-03
基金項目:2017—2018年度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120/K41SCE08A);2016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农产品贸易发展与转型研究”(JAS160828);福建省教育厅特色专业项目“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Y163702);福建农林大学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年度课题(KXJD1819A)。
作者简介:彭虹(1980—),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林绍珍(1981—),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人力资源及保障。张祖娟(1997—)女,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国际贸易。
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在线查询站查询计算所得,http://43.248.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