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乌苏里江四排段哲罗鱼鲂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07-17 05:15朱山强李黎尹海富
黑龙江水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渔业资源资源保护

朱山强 李黎 尹海富

摘  要:黑龙江省珍稀冷水鱼种质资源丰富,做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维护生态多样性、带动地方特色生态渔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饶河县高度持续增强了乌苏里江四排段的哲罗鱼(Hucho taimen)和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管护力度,通过加强渔政执法、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协作、实施珍稀鱼种增殖放流等多种途径,有效涵养和恢复保护区内水产种质资源。文章就保护区当前管护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饶河;资源保护;渔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S931.2文献标志码:C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为保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设立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1]。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以及总体方案,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更加强调了水产种质资源对于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地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渔业大省,自然珍稀冷水渔业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共建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处[2]。乌苏里江四排哲罗鱼鲂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簡称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哲罗鱼(Hucho taimen)、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俗名法罗)。保护区自2012年经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批准设立以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三级渔业主管部门的精心管护、省内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以及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下,保护区对哲罗鲑、三角鲂等重要经济水生生物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位于中俄边境乌苏里江中游的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江段,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34°01′39.11″至134°06′30.55″,北纬46°50′35.22″至47°02′13.21″之间,共流经饶河县的饶河镇、西林子乡、四排赫哲族乡、饶河农场和马架子林场。保护区总面积2347.4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243.22hm2,实验区面积604.88hm2,特别保护期为每年5月~9月。保护区范围内人口分布密度较低,且大多从事农业种养殖业生产,沿岸无大型工业生产企业,人为生态影响因素较小。同时乌苏里江作为中国仅有的几条未被工业污染的江河之一,水域水化学及环境状况较好,水体pH值、氨盐、磷及重金属等指标适宜鱼类及浮游植物生长繁衍[3],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左右,是哲罗鱼(Hucho taimen)、三角鲂、江鳕(Lota lota俗称山鲶鱼)、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等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是黑龙江省特有珍稀冷水鱼类少有的集中分布区域。

2 饶河县基本概况

2.1 县域水资源概况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俄界河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县域内自然水域资源丰富,主要有乌苏里江和挠力河两大水系,其中乌苏里江为县域内最大水系,流经县域长度128km,流域面积18700km2。分布有外七里沁河、大别拉炕河、小别拉炕河、内七里沁河、大佳气河、小佳气河等支流,具有“一江二十八河”之称。水域内盛产包括闻名遐迩的“三花五罗十八子”在内的16科69余种野生经济鱼类,是黑龙江省北部边陲传统渔业重镇。近年来,饶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以界江生态资源和赫哲族渔猎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已初步形成,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县”“中国饶河乌苏里江国际休闲垂钓基地”“龙江最美区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4]。

2.2 县域渔业资源概况

饶河县自然水域面积约为12万亩,包括河流、水库、池塘、湖泊、泡沼等水域类型。乌苏里江和挠力河水系盛产鲫(Carassius auratus)、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鯰(Silurus spp)、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俗称大白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俗称狗鱼棒子)、哲罗鲑(Hucho taimen)、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俗称鲫花)、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俗称重唇鱼)、鳜(Siniperca chuatsi俗称鳌花)、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和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等15种经济鱼类,县辖区内共有捕捞渔船140余艘,渔业捕捞从业人员310人,自然水域年捕捞产量280t左右。

2.3 县域渔业生产概况

饶河县域内适宜开展人工养殖自然水域面积约为16500亩,目前已利用13630亩,宜渔水域总利用率达到82.6%。其中已开展水产人工养殖池塘2250亩,湖泊3510亩,水库3400亩,以零散放养利用各类宜渔荒地4470余亩。水产养殖从业人口1300人左右。人工养殖品种以鲤、鲫、泥鳅、河蟹为主以及鳜、鲟、鳇等名贵鱼种。2020年县域水产养殖年产量2600t,渔业年度总产值7620万元。

3 保护区主要管理举措

3.1 强化执法手段,维护渔业秩序

一是采取有效手段加强保护区内渔政执法力度。保护区位于饶河县四排江段,该江段既属于保护区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分界水域,也是饶河县乌苏里江段界江涉外渔政重点管控区域。饶河县渔业主管部门以深入开展渔政“亮剑”执法系列行动为契机,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在重点时期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在每年春秋两季禁渔期及保护区特别保护期,组织渔政执法力量采取派船驻守,定点蹲守,不定期巡航等手段,加强重点管控区域巡查执法力度,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及非法网具,对维护捕捞秩序和保护区资源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二是积极更新执法装备,满足复杂条件下执法需求。饶河县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及设备支持,更新升级渔政执法装备,为全县渔船更新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并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夜视仪、无人机等执法工具。执法装备的更新升级,有效提高了保护区渔政执法质量、夜间巡查执法能力以及渔政涉外管控水平。三是通过在保护区设立永久性标志牌,张贴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船,渔民微信群及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对渔民及群众进行《渔业法》及保护区管理政策宣传,形成人人护渔,人人爱渔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重视科学研究,摸清资源现状

饶河县通过向上级渔业主管申请科研调查船,在乌苏里江禁渔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经调查,保护区内目前共有鱼类7目14科61种,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达33种。分布有哲罗鱼、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史氏鲟(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七鳃鳗(Lampetrareissneri俗称七星子)、怀头鲶(Silurus asotus)、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俗称兔子鱼)、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俗称大麻哈鱼)、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俗称斑撑子)、江鳕(Lota lota)、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等。其中有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两种洄游性鱼类。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保护区内目前共有哲罗鲑(Hucho taimen)、细鳞鲑、日本七鳃鳗、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史氏鲟(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等6种鱼类被列入二级水生保护动物,达氏鳇(Huso dauricus)被列入一级水生保护动物。调查表明,自保护区成立以来,保护区范围内未新建污染源企业及水利设施,重点保护对象种群数量明显增长,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功能发挥显著。

3.3 持续优化地理区位,适时调整功能分区

保护区于2012年经农业部批准建立(农业部公告第1873号)。由于设立时间较早,近年来国家生态红线划定以及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的开展对保护区地理勘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保护区原核心区位于饶河县赫哲族聚居地四排乡沿江水域,核心区的划定既限制了当地赫哲族渔猎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开展保护区资源执法保护。为更好发挥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功能,饶河县渔业主管部门在2018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测绘机构以及科研院所对保护区重新进行地理勘界和区划调整论证,对保护区进行了范围和功能分区的调整,并于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农办渔[2019]35号)。经过调整后,保护区的区划更加科学,重点水域种质资源保护功能更加凸显,并把对地方渔业经济发展的原有限定性因素转化为现有的生态优势亮点。

3.4 开展增殖放流,涵养生物种群

保护区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恢复涵养保护区渔业资源。饶河县通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发动本土企业及社会力量,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10年在乌苏里江饶河段水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各级官方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放流各类土著鱼苗4860余万尾(其中鲢3000万尾,草鱼970万尾,鲤450万尾,鳙390万尾,鲫50万尾)。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放流各类土著鱼类苗种(含2龄鱼种)1300余万尾。特别在近3年,饶河县渔业主管部门积极调整放流品种,结合保护区资源分布及流域品种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哲罗鲑、细鳞鲑等地方珍稀苗种的投放。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投放哲罗鲑、细鳞鲑鱼苗20万尾(其中哲罗鲑17万尾,细鳞鲑3万尾)。有效恢复了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对象的生物种群数量,并优化了鱼类结构分布,取得了较大的生态和社會收益。

4 开发管护建议

4.1 拓展资源保护与民俗旅游有机结合

饶河县自然生态资源和赫哲民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保护区正处于饶河县着力打造的“乌苏里船歌百里黄金旅游带”,以及中国仅有的三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四排赫哲族乡辖区内。目前该乡镇已建有占地面积12000m2的赫哲族风情园一处,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万人次左右[5]。下一步就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将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县域生态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建议将建设保护区宣教场馆与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结合,在保护区的实验区沿岸四排赫哲族乡现有赫哲族风情园内,新建一座使用面积300m2,总投资约为80万元的宣教馆。实现集标本展览、赫哲渔猎文化沿革、政策法规案例宣教、活体互动科普相结合的综合性保护区宣教馆。既能充分利用旅游人流量达到资源保护宣教社会收益,又为现有赫哲风情园区增添一处游览场所,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同步体现。

4.2 进一步探索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目前,保护区地域生态环境管理主要涉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佳河省级湿地保护区管理部门、水利部门、边境外事部门以及渔政部门,存在多部门交叉执法管理重叠区域。虽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联动执法机制,但在信息传递、硬件共享、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合作。建议在下步工作中,持续深化部门间执法合作,优化执法船舶、装备共享机制,开展定期联合巡查执法。同时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在保护区辖区内各类存在污染项目的立项审批和上征求水产主管部门意见,进行渔业资源环境影响评估,避免对保护区水产物种造成不利影响。

4.3 争取设立保护区管理专项资金

保护区自设立以来,始终未匹配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保护区管理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渔政执法经费,仅能满足日常执法管理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保护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科研监测活动开展的需要。建议由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设立保护区管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于保护区管理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使保护区在生态种质资源保护功能发挥更加显著。

4.4 强化品种开发科研攻关

以双鸭山市与佛山市对口合作、饶河县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院县”科技帮扶为契机,结合饶河县渔业“一区、两带、三基地、一中心”总体布局,依托县域内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楞泡水库、兴旺渔场)和黑龙江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四排水库、六合水库)[6]以及县域内水产龙头企业(黑龙江省蕙银源渔业有限公司)现有资源力量,重点加强保护区科学研究以及珍稀鱼种繁育技术攻关,着力建成以哲罗鲑为代表的地方珍稀性鱼苗繁育放流基地,打造区域渔业“原字号”品牌,解决珍稀鱼种本地供应并拓展对外增殖放流鱼苗销售途径,实现水产种质资源增殖保护与渔业产业发展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引自农业部发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部令2011年第1号)

[2]崔康成,刘伟等.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及空间布局[J].水产科学,2020,39(02),277-285.

[3]刘勇,战培荣,卢玲等.乌苏里江虎头至饶河江段水化学现状及其评价[J].水产学杂志,2001,05:54-57.

[4]摘自饶河县人民政府网站:《大美饶河欢迎您—叫响大美饶河品牌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源网页:http://www.raohe.gov.cn/viewnews.jsp?newsid=13387797.

[5]相华,吴瑶,汤洋.饶河赫哲族地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黑龙江水产,2019,(1):118-122.

[6]王敬元,孙鸿雁等.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视角的渔业发展建议与思考—以黑龙江省饶河县为例[J].商业经济,2019,(08),104-106.

Manage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reserve of Hucho taimen and Megalobrama terminalis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ervein in the Sipai section of Ussuri River in Raohe County

ZHU Shanqiang1, LI Li2, YEN Haifu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Heilongjiang, China; 2. Luobei County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ding Stations, Luobei 154200,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rich in rare cold water fish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logical fishery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Raohe County ha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in Sipai section Hucho taimen and Megalobrama terminalis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ervein in Ussuri River, and effectively conserved and restored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in the reserve by strengthening fishery administr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carrying out fishery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carrying out the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e of rare speci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rea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Raohe County; Resources protection; Fishery resources

作者簡介:朱山强(1993-)男,助理工程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水产遗传育种与繁殖。

通讯作者:尹海富(1965-)男,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增养殖工程,E-mail:haifuyin@163.com。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资源保护
2020—2021年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小黄鱼繁殖力现状
渔业资源基层治理的多元协调
荔波县淇江流域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措施建议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河北沿海焦氏舌鳎资源现状分析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
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联合开发与养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