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萍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讲话。这些讲话精神与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出的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向前进的统一战线任务是一致的。
关键词: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2-00052-06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奋战“两个一百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围绕这样的新战略,2015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2020年重新修订了《条例》,确定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任务是: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2014年以来,党中央分别在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领域确立了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由于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是统一战线领域两个重要的关系,政党、阶层和海内外同胞等都由各民族同胞组成,铸牢统一战线全体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实现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全体中国人“命运共同体”的属性
在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表现主要有国家主权得到最好地维护,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中华文明的价值得到彰显,全体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本得到实现。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内涵上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大陆各族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各民族成员,虽然也叫“民族”,但是这些民族都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成分;三是各民族同胞,无论分属何种党派、阶层,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者侨居国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共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落脚到全体中华儿女、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国人。比如,2012年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2013年他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每个中华儿女的命运;在201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1]
可见,新时代中华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指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宗教、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等全体中华儿女。换句话说,中华民族是对全体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赋予的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身份,具有全民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属性,这一点在政治学界基本上取得共识[2]。新修订《条例》指出,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就其范围而言,涵盖了十三亿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就具体工作对象而言,包括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海外爱国人士等数以亿计的成员,显示出新时代的统一战线联盟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联盟,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事业中具有“命运共同体”的属性。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是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为基础,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从中华民族演进的历程看,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文化民族共同体,经历各族同胞的自觉,发展为取得国家形态的现代民族,既有全民“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民族共同体”属性,也有“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民族共同体”属性。后者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对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共同缔造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共有历史文化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这就是中华文化认同。
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首先是铸牢全体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其次是铸牢各族同胞共有的中华文化精神家园认同。在2016年建党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同是对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对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爱和坚守;是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爱和坚守;是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热爱和坚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的认同和坚守。因此,铸牢中华文化共有精神家园认同,在当代主要体现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归根结底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新时代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界大都认同建构主义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意识主要是国家通过灌输、引导等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全体国民形成统一意识形态、共同文化价值和共同文化符号认同。建构“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认同比建构政治认同更具有根本性,因为文化心理认同较之政治认同更持久、更巩固。
《条例》强调党的统一战线,要坚定“四个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中华文明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画好中华民族同心圆,就一定能创造更加非凡的“中国奇迹”,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让各民族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更加精彩;让中国道路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四个自信”“五个认同”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华民族成员牢固的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复兴就失去了依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会中断。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也自然是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大团结大联合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遵循。
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
《条例》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目标是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由于中华各族儿女分属不同党派、有的信仰某种宗教;或者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的生活在港澳台或者侨居世界各地,铸牢上述统一战线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工程中需要关注的领域,也是统一战线特别关注的方面。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巩固全体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统一战线领域所有制结构动态重组复杂多变,社会阶层动态重组复杂多样,思想意识多元交锋前所未有。不同党派群体、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新的社会阶层群体、新媒体群体等动态重组复杂多元,他们的思想诉求、利益诉求复杂多样。统一战线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基础上争取人心、凝聚共识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巩固思想政治共识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铸牢统一战线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以“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为目标,对统一战线成员进行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深化政治共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思想防线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历史地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快,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敌对势力也在加紧利用所谓民主、人权、民族、宗教以及香港、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对我国实施分化、颠覆和遏制发展战略。近年来,他们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大做文章,明里暗里支持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制造事端;把香港、台湾作为牵制遏制的砝码,翻新花样,妄图破坏繁荣稳定。
从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看,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任务十分繁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3]
在2019年9月召开的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统一战线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石,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步调。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难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凝心聚力。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团结面,画出最大同心圆。”[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较量,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是巩固思想政治共识的工作,统一战线各领域这个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就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广泛地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推动和保证其他任务完成得好。反之,如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工作做得不好,其他任务也很难完成,甚至正在做的工作也会中断或失败。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民族工作
首先,中华民族在内部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性。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治国理政战略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成员;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成分和要素,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动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是骨肉兄弟、同胞手足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中华民族“多元”性的基本要求。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语言多宗教的,但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对公民进行民族成分识别,国家法律政策强调公民个体权利保护,既没有进行政策意义上的族群(民族)识别,也没有涉及民族平等的法律规定。俄罗斯1997年起发放新的公民身份证,取消了“民族成分”一栏,同时宣布俄罗斯不再基于族群身份,出臺族群(民族)政策,而是保护各族公民一律平等的公民权。
我國有公民民族成分政策。“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有56个民族”这一话语的重要政策内涵是:与世界范围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基于民族身份实行民族政策不同,中国政府有“公民民族身份”认定政策,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承认每个公民的民族成分,基于这种承认,赋予少数民族一定的政治文化权利。国家创建了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级政府还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给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照顾扶持。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有56个民族”的重要政治含义。
“一体”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自古生在一起,长在一起,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演进的这一特点,造就今天56个民族在地域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见民族地区基层民族团结先进分子时再次强调:“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属性和各族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运共同体”属性,决定了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既要尊重差异性,更要增进共同性。《条例》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条例》还特别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通过建设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铸牢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认同,铸牢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使得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各族同胞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广大信教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党外人士,宗教界人士与广大信教群众是“一根头发与一把头发的关系”。团结争取宗教界人士,通过他们把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对于巩固党与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边疆稳定、国家安全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巩固壮大党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在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能够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条例》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条例》特别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文化的阐释,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铸牢宗教界人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宗教界人士的“五个认同”是新时代巩固壮大党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任务。
(四)深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铸牢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队伍日益增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成长起来的社会群体。这些人主要在党外、体制外,思想比较活跃,要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针对网络等新媒体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无论是网络上“搭台”的,还是在网络上“唱戏”的,都要加强沟通,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条例》要求对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原则,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五)深化港澳台与祖国内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所论述了港澳和国家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条例》进一步要求,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增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在对台工作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不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条例》再一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广泛团结海内外台湾同胞,发展壮大台湾爱国统一力量,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铸牢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几千万海外侨胞是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群体。铸牢海外侨胞“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条例》要求加强对海外侨胞的思想政治引领,增进华侨和出国留学人员等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鼓励华侨参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民族复兴伟业;遏制“台独”等分裂势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发挥促进中外友好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条例》第三十八条特别强调,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主题,加强华侨、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工作,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侨服务;统筹国内侨务和国外侨务工作,着力涵养侨务资源,引导华侨、归侨、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维护和促进中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条例》赋予的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核心任务,是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化全体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
[2] 周平.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J].思想战线,2021(1).
[3] 国家安全部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N].人民日报,2020-10-27(09).
[4] 汪洋在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EB/OL].(2019-09-11).http://www.cppcc.gov.cn/zxww/2019/09/12/ARTI15682466781071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