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忠
[摘 要: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备受教学工作者推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能让小学生的主动性的到有效发挥,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加以探讨,并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异质化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内部合作和讨论,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更加积极,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时长为45分钟,其中包括课堂导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课堂有效时间大约为30分钟左右。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对每个具体环节占用的时间有效把握,明确合作学习的主题,遵循小组合作学习适时性原则,让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服務于数学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参与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之一,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旨在于对全体学生展开教育。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具有全面性。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中,需要兼顾全局,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履行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进而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性。
(三)主动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异质化小组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探讨,丰富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小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知识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需要注重主体性原则,做到“教的少,学的多”,让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四)竞争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相互协作,互相取长补短;而在小组之间通常引入竞争机制。教师通过制定竞争规则,将小组成员之间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调动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小组成员之间写作更加紧密,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
二、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到合理分组
首先,合作学习是建立合理分组基础上的。每个小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智力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进而造成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当,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异质化特征,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应用效率。
其次,在进行小组划分中,每个小组人数基本相同,保持在4-6人之间。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比如:小组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履行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责,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感。
(二)明确合作任务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教师要确保合作任务具有探究性,这样才能避免小组合作形式化和表面化,让每个小组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得合作学习的成果。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在学到“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此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成员在方格纸上绘制出梯形,然后用剪刀将梯形进行分割和拼接,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或梯形,进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将两个梯形进行拼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式变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推导;有的学生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明确合作任务,选择具有探究性的议题能够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探索积极性,让下学生在相互配合,互相讨论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三)进行有效引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密切跟踪,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探讨,为小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开阔。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合作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引入竞赛机制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如: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推导方法的多少以及公式推导用时长短等进行评价,评出“成果最好小组”、“进步最大的小组”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增进小学生对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
(五)加强教学评价
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时,需要重视教学评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当的鼓励,比如:“想法和特别,继续思考!”,“表现不错,再接再厉!”等赞赏是过程评价,能够让学生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在教学结束前,教师针对每个小组进行激励性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合作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巩固合作学习成果。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需要遵循其应用原则,重视过程中指导和调控,将赞赏式教育引入到教学评价中,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朝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9:55-55.
[2]赵小琼.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9:142.
[3]姜雪.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148-148.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板场镇第二完全小学 贵州 铜仁 5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