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聚力、奋力让学校走得更快更远

2021-07-16 03:45钱红
体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

摘  要:2019年2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体育基地与黄浦学校结对,共同开展“强校工程”工作,高峰计划体育基地遵循“了解需求、找准短板、挖掘潜力、助力发展”的原则,助力黄浦学校的校本研修、学科特色打造、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发展。本文以学校的角度,从助力、聚力、奋力三个层面阐述学校“强校工程”的实施路径,总结经验,为更好地推进“强校工程”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强校工程;黄浦学校;高峰计划;强师强校;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4-0066-03

一、百年老校再出发

上海市黄浦学校是黄浦区人民政府为探索体教结合办学模式,于2003年9月成立的综合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原市第九中学基础上,先后与沪南体育中心、浦西中学、蓬莱中学合并重组而成的,是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2016年12月成为“大同教育集团”成员校,2018年7月成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项目学校、上海市“第三轮提升初中学科课程领导力的实证研究”项目学校。学校由教学楼、体育活动中心、轮滑馆三大部分组成,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体育训练和艺术教育的设施。

黄浦学校历史悠久,前身是美国圣公会教士裨治文夫人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創办的裨文女塾,为上海市的一所女子教会学校,先后更名为裨文女子中学、上海市第九中学等。黄浦学校校址是原沪南体育场所在地,其前身是上海公共体育场,始建于1917年,是全国最早的中国人自建的公共体育场,拥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是该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纪念地。众人皆知的“五四运动”的起源地就是黄浦学校的操场。从“五四运动”开始,以“五四烽火”“五卅怒火”“抗战烈火”等“五把火”而载入史册。

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所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薪火相传的百年老校,不断锐意进取,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与发展。

二、以强师实现强校

学校主动参加市第二轮、第三轮“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成为首批“市新优质项目”成员学校,尤其是2018年7月获批为“市教委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项目后,学校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逐梦“强校”,学校制订了以“强师”为突破口,通过“强师资”实现“精课程、高质量”,逐步实现“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的学校发展目标。

之所以将“强师”摆在首要地位,是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中的决定因素,在实现“强师”的过程中,离不开“助力、聚力、奋力”。

三、借力助教师成长

所谓“借力”就是借助“外力”,为教师提供帮助,使教师能见到努力的成效,这就要形成若干条“借力线”。主要包括:

借“双名工程”政策红利,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攻关计划、种子计划专家进驻学校,学校也尽可能多选送教师参加“双名工程”培训;借优质品牌辐射带动力,充分利用学校是大同集团校的优势获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借参加“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的机遇,争取市教研室专家的帮助;借重点项目研究推进力,通过参加区级课题研究争取获得区专家的指导。

借力之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插翅翱翔的飞翔力。最为可喜的是,学校“借力双名工程”的愿望在市、区政府和专家的关心下得以实现。黄浦学校成为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中一个“高峰计划”、三个“攻关计划”和一个“种子计划”的基地学校。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此“三引擎”助推学校驶入了“强校工程”的快车道。

(一)引擎一:高峰助力

“助力”是指学校借助专家团队之力,专家团队帮助学校之力。借此文,我们尤其要感谢体育高峰计划主持人俞定智老师带领的专家团队的助力。

专家们多次来到学校,亲身下沉到体育教研组与教师们结对,进行面对面的精准指导。

1.若干条“助力线”

2019年2至3月,俞老师多次来校调研,形成了切实可行的体育基地助力“强校工程”工作方案。

2019年4月18日,召开了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体育基地、黄浦学校“强校工程”聚力工作推进会。

2019年5月17日,在黄浦学校强校工程阶段汇报中,俞定智老师亲自点评陈为为老师的课,并分享了高峰团队与黄浦学校强校工程携手共进的感想和感悟。

2019年10月10日,俞老师率领的高峰计划体育基地专家、区体育名师工作室专家,正式与黄浦学校体育教师结对,开始正式的“蹲点助教”带教活动。

2019年12月5日,高峰计划体育基地与黄浦学校共同组织了面向全市的“强校工程”展示研讨活动。

2020年8月22~23日,黄浦区体育名师工作室工作推进会圆满落幕。在会上钱红校长就“高峰助力强校,专业引领成长”进行了成果分享,俞定智老师就“怎样做新时代教育的研究型体育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

2020年12月24日,“高峰助力强校、名师引领成长”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体育基地、上海市黄浦学校“强校工程”巡展活动在黄浦学校举行,线上、线下共6850余人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2.助力助成长

这一串时间数字的背后,正是俞定智老师专家团队助力学校发展的轨迹。俞老师从“做新时代教育的研究型体育教师”的高度,从教学理念、基本技能、创新方法、学生素质提升等全方面进行了指导,使教师们不仅明晰了做“研究型教师”的意义、任务、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等,还明确了做“研究型”体育教师的成长路径。

体育高峰基地不仅为体育组每一位老师配备了优秀的导师,制订了带教计划,还特许两位教师参加区名师工作室学习。在助力学校期间,高峰团队协同区各位体育教研员、区名师工作室教师及市体育界的知名专家多次来校,给予了黄浦学校体育教师极大的帮助,加快了教师成长的进程。

在指导何洁玲、蒋佳璐、李琳教师展示课的过程中,带教导师吴叶丽、徐斌、卜洪生等高峰基地的专家们和区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张建强、徐玉麟、李文耀、陈静娴等教师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钻研教材、磨细节,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环节的掌控、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到场地教具的摆放、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等一一指导。

俞定智老师更是让人感动,不仅每次磨课活动亲自到场,为了让教师们能更好地领悟教材,还带领他们走出去观摩精彩的好课,有时还亲身示范教学,真正体现了第四期“双名工程”所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引领相结合、教师个体专业提升与学校共赢发展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正是这样手把手的指导,使青年教师们不仅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还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教;同时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使教学水平和教育境界都有明显提升。

何洁玲老师在谈到磨课后的感悟时说道:正因为有强校工程这样一个强大的平台,有专家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有了这一次宝贵的实践和感悟,令我受益良多;感谢学校,更要感谢俞老师工作室的专家们给予我开阔视野的机会;导师们身上对于体育教育的激情以及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教师不敢懈怠,必须努力前行。

(二)引擎二:学校聚力

在专家“助力”的同时,学校的“聚力”不可缺少。所谓“聚力”是指学校要积极营造氛围,激励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到“强校工程”实践中来的“凝聚力”工程。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1.若干個“聚力点”

以制度聚力:学校制订了“强校工程三年规划”学期目标,通过日常教学工作以及例会、教研、师训等方面加以落实,从规章制度上确保了“强校工程”有秩有序地推进。

以荣誉聚力:在评价与荣誉评定等方面,向在“强校工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倾斜。

以成长聚力:在职称晋级,职务提升,外出培训等方面,多给予在“强校工程”中表现出色的教师机会;学校还将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梦想驿站,定期开展活动。

以舆论聚力:学校形成了以主动参与项目研究为荣,以研究教学、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学业质量为荣的舆论氛围。

2.“聚力”之策略

在“聚力”过程中,学校从顶层设计到落实实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将“聚力点”以“三动一引领”串联起来:

以教研组为单位,寻找本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问题启动”;

然后将主要问题分解细化,由有热情、有能力的教师负责做“微策略”研究,进行“任务驱动”;

再由教研组长或课题组负责人领衔,“合作互动”,将“微策略”成果进行整合,构建出系列化、序列化的学科课程图谱。

在这个自下而上、几乎全体教师参加的研究过程中,学校千方百计地、适时地为教师聘请专家,进行学科、课程、科研等方面的“专业引领”。

(三)引擎三:教师奋力

教师的自身努力和成长是“强校工程”是否有实效的关键。所谓“奋力”,即教师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奋力拼搏,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作为传统的体教结合学校,学校积极倡导“阳光+运动+合作等于身心健康”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类优质体育资源,从“兴趣化”“多样化”“专项化”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体育素养。学校制订了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三项体育运动技能的高标准,并组织教师研发拓展型课程系列讲义,积极推进初中体育多样化、小学体育兴趣化及各类校级运动队建设。同时,学校重视在“体育”中进行“心育”,积极倡导身心健康的融合,并借学校是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所在地的优势资源,又为教师提供了一方驰骋的天地。

尤其是俞定智老师高峰基地进驻学校以来,基地的“助力”和学校的“聚力”产生巨大的“合力”,使体育组及学校的体育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使青年体育教师在“奋力”拼搏中得以迅速成长,随之带来学生的变化,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两年多来,体育组教师在市、区教学评比、课题立项、征文获奖、论文发表、学生竞赛、比赛等方面都收获颇丰。仅以体育专项比赛统计,2018年12月至今,共获得“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联赛(中小学组)U15男子组一等奖”等市、区级团体比赛奖项26项。

四、展望:我们在路上

回顾近两年来学校“强校工程”的思索与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助力、聚力、奋力齐头并进,才能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支撑,使之迸发出拼搏进取的内驱力,并快速地成长与成熟。在逐梦“强校”的路上,学校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尤其是在俞定智老师高峰基地助力黄浦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三力结合”的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

从“高峰计划”体育基地的“攻坚课题”“强师强校”“辐射引领”三大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中,我们深切感悟到在未来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学校更要倾其所能、“聚所有之力”;需要教师更要脚踏实地、潜心研究,更加“奋力”;因而也就更加需要“体育高峰计划”以及一直以来关爱、指导我校的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公关计划”“种子计划”的专家们一如既往地“助力”,帮助我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校规范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不断进取,使学校内涵进一步提升,真正步入强校的行列。

助力、聚力、奋力,在“强师强校”的路上,我们将走得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徐倩.凝智聚力,育新时代名师——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暨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工作会议召开[J].上海教育,2018(19):12.

[2]夏晶晶.“强校工程”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4):119-120.

[3]李金钊.重新定位再出发 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一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教育,2019(18):18-19.

(上海市黄浦学校  200011)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施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