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2021-07-16 02:47曹立敏李宇辉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课程

曹立敏 李宇辉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在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主体意识不强。基于影响实践性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因素,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总体教学框架、采用合理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实践教学;学生主体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68-04

【作者简介】1.曹立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31)运输管理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2.李宇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31)运输管理学院城轨运营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是教学及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随着广大职业院校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也由早期的教师活动型向师生活动型过渡。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发挥职业院校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由听课时的一动不动发展为动手操作,也就是在现有的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学生的主体性贯穿教学过程,涵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实践课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能够体现自主性,现实中充斥着枯燥的强化操作和牵强的套用。那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职校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实践课程为例,简要从现状、影响因素、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职业院校逐渐意识到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大规模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听课调研,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现阶段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需要适应企业现场生产岗,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因此实践性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不会主动探索,不会主动锤炼技能,不会主动质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不强,习惯教师直接灌输实践结果或者实践经验,忽略了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体验,导致实践创新能力缺乏。

(二)学生主体性缺失

课堂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设计,这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传统实践课堂大多是教师“一言堂”,强调教师威严,不容学生质疑,教学设计泛泛而谈,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学环节简要概括为“教师示范教,学生机械化反复练”,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死记硬背实践流程或实验结果,成为教学效果满意的假象。

二、影响实践性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因素

(一)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对最基本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人人平等,师生之间也应具有平等的法律效力,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能否平衡好师生关系,是实践性教学能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二)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单一或者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吸引不了学生的目光,很难让学生获得教学的主体感。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具有重大影响。

(三)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考核评价中,课程往往注重结果性评价,未对过程性评价进行量化;学生的评价依赖某一次的设备实操和试卷考核成绩,以卷面分数和实践考核的分数比例构成评价方案,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期末或者实操时通过背一背、记一记即可获得高分,因此对知识的主动求知欲降低。相反,多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机制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意识地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实践性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首先要打破权威,让教师由绝对的统治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从教师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其角色定位,肯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需要合理分析教学对象,跳出既定思维,改变教学模式,在实践性教学中由满堂演示改为学生探索,促进学生激发学习思维。另外,需要接受“教师”头衔的多元化,过去学生主要从授课教师处获得知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微课、学习视频、3D虚拟资源、信息平台都可以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碎片化知识点,“教师”由人变成了虚拟视像。随着校企进一步合作,企业导师也参与教学,教师由“学校教师”向“校企导师”发展。教师角色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力的削减,恰恰相反,教师认清新的角色定位后,要夯实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始终先学生一步,引导其不断追逐知识(如图1所示)。

(二)建立總体教学框架

总体教学框架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总体实践教学框架,凸显学生主体性呢?建议从教学的全过程着手,优先建设多元化、新形态的学习资源,从资源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合理使用资源,让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有效引导,课中小组研学,课后总结反思,生成阶段性学习记录档案,实施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为例,实践课时占比65%。在两大实操项目中,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近年来教学团队已建设线上开放课程平台、虚拟仿真系统、真实场景、微课视频、企业视频等配套教学资源,形成了“学—全过程记录—评”的实训教学框架(如图2所示),实践教学框架彰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评价有迹可循”的核心思想,促进学生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学习档案既可以反馈学习过程,让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学生生成强烈的学习自豪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采用合理教学策略

在实践性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探究、支架式”等方式,更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寻求学习突破。如何突破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学习困境?采取支架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措施为: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构建学习支架,完成发展性实践。不同的课程,实践环节各不相同,学习支架具有独特性。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课程在两大实践项目中包含8个子任务,学生按小组学习,实践教学内容涵盖任务学习指导书和现场案例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因此可以搭建“任务分解—情境引入—任务下达—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支架(如图3所示),以达到学习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目标、独立思考、集体协作、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掌握良好实践技能的同时,又能通过独立思考反刍理论知识,体现了“做中学”的实践宗旨。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单一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参与过程性实践教学,学生注重学习结果,容易忽略过程性积累,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体现了教学的公平公正,堵住了学生的“捷径”,间接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增强。教学评价机制包括教学评价对象、评价元素、评价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课程的考核评价立足党委、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五大主体,积极实现“全周期”“全维度”的评价机制,坚持学生为主体,设计“五育”并举教学环节,进行量化考核,反思过程性成长过程,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重点记录学生的讨论、实践作业等。任课教师从人才培养方向出发,给出客观分数;学生从实践任务角度,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分析参与度、认真度、达标度,给出简要评语;学校从互动性等方面出发,通过问卷评价的方式评价课程;企业立足需求,由企业导师给出五档“优、良、中、差、不及格”评价,党委根据学生社会参与度,对学生整体质量进行考评。

在实践性教学中,应结合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三大因素——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做好实践性教学的总体框架设计,融入“学—全过程记录—评”的设計思路,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全维度、全周期”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下,随着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1+X双证融通的实施,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仍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挖掘实践课程内核,完善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实践性教学中职业院校学生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自行车的发明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