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

2021-07-16 11:04李鹏许锦绒张国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脱贫攻坚

李鹏 许锦绒 张国伟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校构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西农业大学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构建的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做法,提出价值认同、互动运行、精准保障的“三位一体”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力求为高校增强社会实践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27-03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培养环节,历来受到高校的重视。但各校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各异。构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实现学校、地方等社会实践育人资源的整合,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有着重要意义。山西农业大学从2016年开始至今,每年组织大学生深入山西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主题社会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基于此,探索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以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构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与地方构建起协同育人机制,对于更好保证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现全社会实践育人资源的整合。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社会实践实现校内实践育人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实现校内师生实践主体与地方接受服务对象的对接,实现校内各类资源与地方需求要素的对接。将地方政府纳入人才培养过程,将社会作为重要的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地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在育人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主体整合、资源整合,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平台。

二是有利于实现校、政、地等多方合作共赢。主体对外部资源的需求是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构建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平台的强大动力。供给侧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必须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目标与地方需求对接,这是高校社会实践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基于校、政、地等多方共商构建的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协助地方政府推进产业、教育等行业发展,协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研发、人力资源补充和科技创新等难题,协助实践基地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等。同样,高校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社会实践育人目标。

三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让大学生参加农村生产劳动、企业生产实践、群众日常生活、群众联欢活动、各类红色教育、各类志愿服务等,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感和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克服的心理素质,培养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大学生将个人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这一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自我实践、自我认知等,将外在知识与能力要求内化成自身素质,并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外化过程,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1]。

二、高校社会实践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面对社会实践育人的新要求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变化,高校在社会实践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性还须加强。高校主要由团委牵头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务管理、社会服务、科研管理等部门的各类社会实践育人资源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与配合,实施社会实践育人的协同性不够。各学院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主动调动校内其他部门、其他学院的各类资源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多。无论是从横向协同还是纵向协同上,都需要逐步探索并建立起运转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二是地方参与实践育人的积极性还须提升。社会实践能否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地方的参与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服务对象不理解、不支持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实践基地、服务对象的互动交流,推动实施一系列既能服务地方、服务群众,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社会实践育人激励考核体系还须完善。高校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并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但大多没有形成系统性和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对师生的考核激励作用有限,还须进一步探讨完善。

三、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主题社会实践协同

育人机制分析

从2016年暑期开始,山西农业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每年组织大学生深入山西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构建校地协同的对接协商机制。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搭建起了学校与各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管理部门的联结机制,实现校地有效沟通。校地双方围绕脱贫攻坚要求、社会实践特点、乡情村情和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社会实践任务和目标,进行对接、协商,确定社会实践内容。各地扶贫管理部门也提供了部分食宿、交通等生活保障。社会实践带队教师或代表赴实践地点,与行政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负责同志进行沟通,进一步商定社会实践内容,确定社会实践方案。这样,既保证了学校社会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还有助于协助地方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建立师生协同的实践育人机制。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中,山西农业大学师生探索形成了“四必访”“四必

进”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四必访”为扶贫干部必访,包括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第一书记等,向他们了解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贫困群众必访,向他们了解国家政策落实情况,推动学生接受国情民情教育;农村党员必访,聆听老党员讲党课,组织学生接受高尚情怀熏陶;脱贫典型必访,学习他们拼搏奋斗的励志精神,感受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四必进”为农田必进,让学生在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既学习农业生产技巧又接受劳动教育;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必进,重在让大学生深化所学专业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升;所在地学校必进,通过支教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红色教育基地必进,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

三是形成校内协同的后勤保障机制。学校成立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从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资源整合、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统筹协调。各学院建立了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分团委负责同志为带队的社会实践队伍,细化和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形式、纪律要求等,实现了专业技术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时,在校内调动各类资源帮扶实践地的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等,比如筹集善款捐资助学、为实践基地贫困学生献爱心等。

四、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的对策建议

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基于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主题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的总结分析,探索建立价值认同、互动运行、精准保障的“三位一体”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使得大学生受锻炼、地方政府得实效、服务群众得实惠。

(一)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价值认同机制的构建路径

价值认同是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前提。通过校地共商共建等途径,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转化为各主体的现实生产要素、现实生产力,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3]87,发挥出各自在社会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校地共同商定实践基地。高校要找准实践育人和地方实际需求的结合点,通过社会实践在地方产业发展、教育扶贫、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可通过高校遍布各地的社会服务基地来建立实践基地,已有前期各类项目支撑,便于争取政府支持;也可通过高校开展扶贫的行政村来建立实践基地,已实施系列扶贫项目,有较好的群众工作基础;还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协商确定、急需学校予以技术支持的实践基地,有较为现实的发展需求。

二是校地共同确定服务内容。要在活动前赴实践基地开展前期调研,精准掌握社会实践服务对象的需求。如果条件允许,可因村、因户、因组织确定服务内容,同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来安排实践师生。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87。有了利益认同,就可以迅速增强群众对社会实践的价值认同。在考虑服务对象需求、增强服务对象满意指数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将服务内容转化为社会实践育人的素材,能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三是校地共同议定服务方式。社会实践服务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服务对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认同。实施社会实践方式多样,诸如技术指导服务、农事生产帮扶、各类公益活动等。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队到达实践基地后,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并对社会实践方案再细化,比如形成的“四必进”“四必访”正是经验的总结,值得借鉴。

(二)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互动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

互动运行是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关键[3]87。从校地协

同、部门协同、师生协同等方面,明晰校内各部门、校地之间在社会实践育人中应发挥的不同作用,打造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把社会实践的各类教育资源转化为社会实践育人的要素。

一是基地协同共建,形成联动合力。校地双方要加强协调联动,确定专门校地合作对接沟通联系机构,签订长期校地合作协议。通过政府部门介入,调动并引入企业、实践地等多方资源,推进实践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提供社会实践岗位,把高校科技、人才、技术等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是教学协同共进,实现同频共振。高校要強化社会实践领导工作,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格局,解决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问题[4]、教师参与积极性的问题。具体到各部门职责,团委负责总体安排推进;教务管理部门要完善学生学分评价体系,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联结;社会服务部门要引导各行业领域专家、教授带头深入到田间地头、企业组织等开展技术指导;科研管理部门要将地方发展难题列入学校科研专项或研究课题,引导师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加强师生协同,增强教育效果。社会实践既要有辅导员带队,更要突出专业教师指导,将其纳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要推动专业教师队伍参与实践育人,提升学生实践活动的专业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逐步探索打造一支专家型、研究型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将社会实践工作项目化、科研化、科学化。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结合实践主题再细化,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三)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精准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

精准有效的保障是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通过校内外资源共享、考评激励制度构建、宣传报道跟进等途径,为师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提供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多方合作落实实践经费。社会实践涉及师生人数众多,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确保社会实践效果的基础。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社会实践的计划安排,做好经费投入预算。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政府或社会支持[5]。山西农业大学争取到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支持,每年组织社会实践服务队赴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地方扶贫管理部门从生活、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极大便利[6]。

二是探索建立考评激励制度。高校要逐步探索建立起社会实践的考评激励制度,将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纳入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推先评优等考核范畴;纳入教师的课时折算、职称晋升、年度工作等考核范畴[7]。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表彰激励、推优参赛、典型选树等方法,进一步巩固社会实践成果,推动社会实践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

三是营造社会实践氛围。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不同途径跟进社会实践的宣传报道,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和影响师生。要及时开展社会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推广育人成果。邀请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实践基地的先进典型等到校做报告,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探索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政府、高校、实践地达成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共识,特别是协调好高校、地方政府、实践基地多方需求“精准对接”的关系,共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格局,更好地挖掘高校社会实践具有的独特育人价值,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晓萍,刘素红,朱以财.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85-88.

[2]李鹏,庄法兴,雷丽君.脱贫攻坚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究——基于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9-92.

[3]孔祥年.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8).

[4]徐美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S大学 2000+ 样本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36-38.

[5]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1-14.

[6]李鹏,杨育智,冯巧兰.高校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准服务模式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9(2):24-28.

[7]方正泉.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79-82.

编辑∕陈晶

作者简介:李鹏(1987—),男,山西壶关人,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分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脱贫攻坚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zxsk201904)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