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芮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蚌埠 233000
在脑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途径,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达到缩小肿瘤或切除肿瘤的目的[1]。脑垂体瘤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治疗后,仍需要密切的进行监护,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2]。为获得良好的预后,需要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能够严格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本研究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视力减退;②影像学检查中,颅X线平片正侧位片示蝶鞍增大、变形、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CT扫描提示垂体密度高于脑组织[4];③术前无放化疗史。排除标准:①脑血管疾病;②感染;③肝肾疾病;④入组前3个月使用影响内分泌水平的药物;⑤甲状腺功能异常[5]。观察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9~75岁,平均(52.34±3.67)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0.71±2.54)个月;肿瘤直径1.0~5.0 cm,平均(2.13±0.29)cm。对照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0~77岁,平均(53.13±3.91)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0.54±2.29)个月;肿瘤直径1.0~5.0 cm,平均(2.21±0.41)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强调治疗期间的护理配合要点。经过治疗后,加强体征监护。同时围绕着脑垂体瘤防治和康复护理,制作健康手册,发放给出院患者,对于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予以提醒。
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常规护理(同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提高脑垂体瘤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自护能力为目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按照科学、合理的路径展开各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①术前: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能够对病区环境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住院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的熟悉与适应环境。住院第1天,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并对检查期间的配合技巧进行指导和说明,便于各项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加强脑垂体瘤疾病知识的宣教,讲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有效的治疗方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其情绪波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术前2~3 d,需要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介绍手术方案,强调手术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告知其手术风险所在。②术后护理:手术当日,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询问患者的感受,对于存在紧张情绪的患者,应该给予其言语鼓励,增加患者的信心。通过肢体按摩,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完成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苏醒后的第一时间,结合术后检查结果,告知其手术情况,说明术后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说明鼻腔纱条填塞的目的,嘱其减少咳嗽、吞咽,禁止做擤鼻动作,说明以上动作对于术后恢复的影响。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减少与患者说话,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向患者表达鼓励和安慰。术后2~3 d,加强鼻腔护理,注意观察鼻孔内的渗液情况,鼻腔内纱条在填塞48 h后拔除。观察鼻孔内有无清水样液体流出情况,鉴别是否为脑脊液。保持鼻腔的清洁,使用呋麻液滴鼻。术后4~7 d,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通过口头讲解、视频宣传等多种途径,在康复护理方面进行指导,展开行为锻炼,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呼吸调节、冥想、肌肉放松等方式进行心理减压。记录患者的24 h出入量,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口渴等症状表现,24 h尿量≥4000 ml时,应该警惕尿崩的发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的尿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术后康复的需要,制订饮食方案,在饮食方面,向患者提出相关建议,说明高热量、高蛋白的摄取对于术后康复的积极影响。鼓励患者进食含钾、含纳食物,如香蕉、桔子、咸菜、盐开水等。激素替代治疗,定时复查激素水平。将床头抬高,减轻脑水肿,加强对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预防。③延续性护理: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治疗期间的宣教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在患者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帮助其解决康复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利用微信、电话保持联系,在康复护理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围绕着脑垂体瘤防治和康复护理,制作健康手册和宣传视频,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发送给患者,方便患者进行学习。
①疾病认知程度:自制疾病认知程度调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75),围绕着患者对于脑垂体瘤的症状特点、病因和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价(0~100分),分为优(> 90分)、良(70~90分)、差(<70分)等标准。②自我护理能力:自制自我护理能力调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23),根据患者在用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表现,对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0~100分),分为优(>90分)、良(70~90分)、差(<70分)等标准。③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36个问题,分别围绕着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SF-36评分的降低,反映出脑垂体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6]。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比较[n(%)]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n(%)]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观察组 39 54.71±5.05 78.54±2.89 25.577 0.001对照组 39 54.26±5.39 72.03±3.46 17.326 0.001 t值 0.380 9.018 P值 0.705 0.001
脑垂体瘤属于原发性脑肿瘤,病因较为复杂,涉及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衰竭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7-9]。受到垂体瘤压迫的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等症状表现。而疾病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也会诱发多种类型的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形成损害[10-11]。脑垂体瘤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为了帮助患者更加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应该做好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12]。在患者的康复期间,不能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更需要患者自身加强自我管理,做到认真遵医,积极配合治疗[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充分反映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提高脑垂体瘤患者护理效果方面的优势作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实施,需要参与到脑垂体瘤患者治疗恢复的全过程中,按照科学、合理的步骤,展开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脑垂体瘤疾病,明确治疗期间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14]。在术前准备阶段,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患者可以尽快适应院区环境,熟悉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住院期间的需求,提供所需的帮助,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开展各项诊疗工作过程中,能够围绕着疾病知识、手术方案等方面的内容,详细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在手术前保持身心放松的状态,确保手术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术后康复期间,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用药、饮食、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患者出院后,仍需要持续进行跟踪随访,结合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进行生活指导。经过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有助于增加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改善其生活质量。在夏文敏等[15]的临床研究中,93例脑垂体瘤患者分别接受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观察组48例)、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凸显了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脑垂体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优势。本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性,由于脑垂体瘤患者的样本量较少,同时受到随访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和常规护理的优势和不足,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和延长研究时间,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全面认识自身疾病,掌握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疾病的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