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探讨

2021-07-15 17:43孙宏艳
锦绣·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培养策略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局限于教材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材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局限于教材,导致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文化知识相对有限。实际上,想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就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的先进性以及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在教师过分依赖教材的情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讲解的层面,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认知。此外在过分依赖教材的情况下,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脱节,学生无法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也无法发现优秀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驱动力量,但是目前许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导致教学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很少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生疏,教师与学生停留在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的关系层面。此外,现有的教育机制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干涉过多,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观点,而无法主动积极的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

(三)学生对文化自信缺乏深刻理解

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带有极强的功利心,许多学生只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接触道德与法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和体会道德与法治知识蕴含的深刻内涵。在中考压力面前,许多学生只是将道德与法治学习作为提高考试分数的一项途径,而没有真正意识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以成绩判断好坏的评价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错误认知,在学生自身对文化自信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培养效果十分有限。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文化教育资源开发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关于文化方面的教育资源开发,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建立起道德与法治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基于教材主动积极地开发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中涉及到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相融合。此外,教师还应充分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结合本地区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对大多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补充,确保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充分认可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呈现图片和视频等立体化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冲击下更好的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儒家故事”等经典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并且联系现实生活经历,发挥儒家思想的指導价值,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基于立体化的教学素材,学生能够产生身历其境的学习体验,并且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树立文化自信。

(三)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学习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表示传统文化难以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就是应该在课堂上积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在合理划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围绕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发表对文化内容的观点,并且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比如年初美国加州由于极端天气导致电网瘫痪,加州电费一度涨价数十倍,而我国在经历08年雪灾时,电网工作人员众志成城抗击雪灾。通过类似事件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异,感受到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以及中华儿女坚韧不屈的意志。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这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组织和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是,教师应当充分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侧重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价值观念进行引导,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试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33.

[2]仇春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策略浅探[J].新课程,2020(36):217.

[3]马远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读写算,2021(01):81-82.

[4]刘志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新智慧,2021(07):53-54.

[5]李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J].求学,2021(15):63-64.

孙宏艳,女,1990.03,满族,河北承德,大学本科,中学初级职称 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号20212074项目名称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对提升承德市民文化自信的研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河北  承德  067000)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培养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