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优化课堂情境的有效方法

2021-07-15 13:46孙春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历史课工具创设

孙春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并不会围绕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而是依赖讲解法,利用整节课时间来解释历史知识的内涵。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仅凭教师的讲解无法切身感受当时的历史文化。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无法使其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切实优化情境内容与情境创设形式,借助情境的驱动、引导与启思作用促使初中生在历史课上实现自主思考,以便顺利推进历史探究教学活动。

一、利用实物创设直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迁移

直观情境是指利用工具在课堂上再现某个历史事件,这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实物资源来创设直观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理解,以便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实现全面进步。

例如,在《原始农耕生活》的教学中,笔者准备了一些传统的农作物工具,如镰刀、锤子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工具的结构,并阐述这些工具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其中,有些学生可以正确使用镰刀、锤子等农作物工具,分享了自己的劳动体验。接着,笔者利用一些照片展示了这些农作物工具的演变过程,借此导入本课主题,让学生想象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历史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视频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因为历史学科涉及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人、事、物,所以,初中生不可能经历历史知识的产生。但是,一些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冲破时空限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视频资源来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真正取得进步。

例如,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了有关香港、澳门的纪录片,准备借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自主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在丰富的视频资源影响下,学生都能自主分析历史知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必然性与积极的历史意义,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期待。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及时内化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与自豪。

三、利用表演创设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解释

学生参与丰富的表演活动时可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同呼吸、同思考,切身感悟历史文化,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利用表演创设模拟情境,再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促使学生在历史课上实现自主思考,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让学生自主解释历史现象,阐述历史规律。

例如,在《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了多个生活小片段,使其从服饰、交通、通信、娱乐等多个角度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通过直观的角色表演活动,学生可以意识到祖国的强盛与繁荣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也能从各个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具体变化,由此丰富了个人历史体验,也积极进行了历史表达。接下来,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我国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全面整合、内化历史知识,让学生取得學习进步,是优化学生思考效果、探究价值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法构建有效课堂,切实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使其在自主思考与探究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历史课工具创设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用”工具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