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颗粒规格玉米芯发酵料对栽培平菇的影响*

2021-07-15 06:15:50靳荣线马玮超鲁欣欣刘翼成
中国食用菌 2021年5期
关键词:堆体玉米芯菌袋

靳荣线,马玮超,鲁欣欣,邹 明,刘翼成,李 峰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Jacq.)P.Kumm]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蘑菇亚门(A-garicomycotina) 蘑菇纲 (Agaricomycetes) 蘑菇亚纲(Agaricomycetidae) 蘑菇目 (Agaricales) 侧耳科(Pleurotaceae) 侧耳属 (Pleurotus)[1]。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在中国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2]。

平菇营养丰富、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也十分丰富。平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谷物和豆类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3]。平菇维生素含量也较为丰富,VC、VB1、VB2和麦角甾醇(维生素D原)含量均较高;钙、钾、磷、铁、钼、锌、铜、钴等矿质元素也有较高含量[4]。平菇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作用,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肝炎、胃溃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5];也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等[6];平菇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实验证明,平菇多糖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达75%[7]。

河南是平菇生产大省,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河南省平菇产量约占全国的17.3%,2018年河南省平菇产量为111万吨,首次突破百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量的20.9%;玉米芯发酵料是栽培平菇的主要基质[8-9],是河南省平菇主要栽培模式之一[10],玉米芯发酵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平菇栽培的成败[11-13]。栽培户在使用玉米芯制备发酵料时,常因选取的玉米芯大小不适宜导致发酵料质量低下、栽培成功率不高、产量低甚至大规模失败。通过研究不同颗粒规格的玉米芯发酵料对栽培平菇的影响,以期为栽培平菇发酵料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新科108为2018年河南省平菇鉴定品种(鉴定号:豫品鉴食用菌2018003),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

1.2 方法

1.2.1 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94%、尿素1.5%、磷肥2%、石灰2.5%,含水量65%。

1.2.2 试验处理

设置4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袋,用于试验观察记录。

处理1:玉米芯直径0.2 cm~0.5 cm;处理 2:玉米芯直径0.5 cm~1.5 cm;处理3:玉米芯直径1.5 cm~2.5 cm;处理4:玉米芯直径2.5 cm~3.5 cm。

1.2.3 菌袋制备

于2020年9月17日建堆,每个处理准备干料150 kg,按配方混匀,搭建高1.5 m、直径2 m的圆锥形堆。待堆温升高到65℃后,每2天翻堆1次,共翻堆4次。发酵成功标准为:玉米芯颗粒松软,呈棕褐色,料面截面布满白色放线菌,有特殊香味。

于2020年9月底栽培,使用26 cm×55 cm×0.001 5 cm规格聚乙烯塑料袋装袋,按20%接种量进行开放式接种。

1.2.4 菌丝培养

培养温度24℃~26℃,空气湿度60%~70%,闭光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出菇管理。

1.2.5 出菇管理

菌袋两端各划一个长3 cm的“一”字型出菇口,控制温度15℃~20℃,适当散射光,空间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800 mg·L-1以下。

1.2.6 温度测量方法

在料堆表面以下30 cm处,取3个不同测量点测定,取平均值。

1.2.7 产量统计

子实体长至7成~8成熟时采收,统计前3茬菇产量,计算每个处理的生物学效率。生物学效率(E,%) 计算公式为:

式中:m为鲜菇产量(g);M为培养料干重(g)。1.2.8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堆体发酵情况

2020年9月17日建堆,随后每天定时测定堆体温度持续10 d。各处理发酵过程的堆体情况见图1。

图1 各处理发酵堆体Fig.1 Fermentation stack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从图1各堆体的颜色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堆体明显呈棕褐色,这是发酵效果较好的表现,处理3堆体颜色明显较淡,处理4堆体颜色最淡,说明其发酵效果差。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堆体温度的影响见图2。

从图2可知,4个处理温度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为先上升,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下小幅度波动。其中处理1和处理2温度稳定在较高范围(70℃~80℃),处理3温度稳定范围明显下降,处理4最低,每次温度略有下降时是刚刚翻堆后的1 d。堆体温度高低可以反映其内部微生物活动的活跃程度,温度越高说明堆体内微生物活动越活跃,各处理温度最后稳定范围的高低,与对应发酵堆体的颜色情况恰好对应。

图2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堆体温度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size corncobs on reactor temperature

2.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洁白,无杂菌污染或发黄变色迹象,定义为菌袋成活。试验组98%以上菌袋长满菌丝,定义为菌丝满袋时间。菌丝生长具体情况如表1~表3所示。

表1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平菇菌袋成活率的影响Tab.1 Effect of corncob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on survival rate of Pleurotus ostreatus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2的成活率高,处理3成活率明显下降,处理4成活率最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处理组不同重复的菌丝品质有细微差别,但基本上处理1、处理2明显菌丝相对粗壮绵密,处理3菌丝品质明显下降,处理4菌丝质量最差。

表2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菌丝形态的影响Tab.2 Effect of corncob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on mycelial morphology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较快,处理3、处理4菌丝满袋时间相较处理1、处理2慢了5 d~6 d,明显较慢。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相互差异不显著,而与处理4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Tab.3 Effect of corncob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on of mycelial Pleurotus ostreatus growth rate

2.3 对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各处理组统一进行出菇管理,观察和记录平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结果详见表4、表5。

从表4中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各重复子实体品质有细微差别,但基本上处理1和处理2子实体品质明显较高,处理3子实体品质下降,处理4子实体品质最差。

表4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平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Tab.4 Effect of corncob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on fruit body quality of Pleurotus ostreatus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2单袋产量较高,处理3特别是处理4单袋产量明显下降,处理3子实体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相互差异显著。

表5 不同规格玉米芯对平菇产量的影响Tab.5 Effect of corncob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on the yield of Pleurotus ostreatus

3 结论

综合试验结果,处理1和处理2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稳定在70℃~80℃,且发酵堆体颜色呈明显棕褐色。处理3堆体温度明显较低,处理4最低,且堆体颜色相对较淡。同时,处理1、处理2明显成活率更高、菌丝生长更快且菌丝更加粗壮浓密,子实体品质较好,单袋平均产量更高。处理3和处理4明显成活率下降,菌丝生长较慢,且菌丝外观相对较差,子实体品质下滑明显,单袋平均产量较低。

分析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玉米芯颗粒较大时,孔隙过大,堆体保温保湿效果差,不利于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和生理活动,致使发酵效果较差,营养积累不足,且发酵效果差会使得堆体温度不够高,杀灭杂菌效果差,导致菌袋成活率下降、菌丝生长效果差,进而影响到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考虑到处理1和处理2各指标相差不大,建议在实际栽培中可选用颗粒度范围0.2 cm~1.5 cm的玉米芯进行平菇发酵料栽培。

猜你喜欢
堆体玉米芯菌袋
发酵菌剂与堆体方式对菇渣发酵效果的影响
不同碳氮比下猪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研究
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及腐熟进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乡村科技(2021年17期)2021-12-05 19:58:04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农家书屋(2018年6期)2018-07-03 06:16:12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0
农科问答
今日农业(2017年10期)2017-02-01 10:26:37
经堆肥处理蚕沙可达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农家顾问(2016年11期)2017-01-06 13:01:48
固定菌袋插杆
科技资讯(2016年9期)2016-05-14 00:55:35
得闲爱搓玉米芯